
戈壁马兰花
杨自坤
2018年11月3日、是十九连的战友们、在洛阳聚会一周年的日子,王志同战友却因核辐射白血病与我们永别了!
战友们惊闻噩耗,一夜无眠。无数条唁电从全国各地飞向了古郯…。
一位优秀的连长走了,白发高堂念子心不久也跟去了…。
当初我们怀着满腔热血,听从祖国召唤,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天山脚下,一个个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犹如一朵朵绽放的马兰花。
为了国防事业,置生死于度外…核试验的灰尘还未散去,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战友们争分夺秒奔向污染区…何谈个人防护?!
志同是1970年冬和我们一起从山东省郯城县入伍的。他出类拔萃、处处表现优异,受到领导和战友们 一致赞扬!所以从一个普通战士、一步步提拔到了连长的位置!他身先士卒、危险在前,享受在后…。
铁打营盘流水兵。战友们陆续复员后…几十年了、天各一方、无比思念!能在有生之年见上一面,是战友们最大的夙愿…所以才促成了洛阳战友聚会。
因为我在连队呆了不到五个月,就到卫生队了,所以很多战友都不熟悉,何况这次聚会汇集二十多个年头的入伍批次…。
刚到洛阳时,除了同去的郯城战友,我只认识河北遵化的冯立生排长。战友们都互诉衷肠,只有我傻乎乎地呆在一旁。志同说:咱俩住一个房间吧。
前来拜访志同的战友络绎不绝,欢声笑语、烟雾缭绕、每天几近子时;志同也抽空带我拜访老领导、老战友。随着接我们入伍的涂顺生、袁香元、杨焱华等老领导、老战友的到来,逐渐融为一体。
庆祝大会,肃穆庄严,战友们踊跃发言。志同知道我和秦国栋战友写了几句顺口溜,就向大会主持人报名,推荐我上台。可能受气氛的烘托,我的发言也慷慨激昂,博得掌声阵阵。
聚会结束后,我们游览了洛阳龙门石窟,又买了3号到徐州的高铁票。
次日凌晨五点,从酒店出发。前台联系了多辆出租车,这个点都不愿意出车,不得已志同告知了董牢战友。
董牢毫不迟疑,自己驾车并带了一辆车,超员拉着我们十个人准时来到高铁站,一 一握手道别。这时志同突然扑向董牢,两人抱头失声痛哭…。
回家后,志同对我说:你负责把战友们的合影照制作,也把你的发言稿多印几份分发。
照片制作完毕,以洛阳战友聚会的旗帜为样板做了两面旗:左上角八一、五星军徽图案,右上角为太阳☀️蘑菇云国徽图案。标注四个字:军威 国威 印上国栋和我写的顺口溜:
献给为国防事业而逝去的战友和岁月
忆秦娥.南疆行
秦国栋 杨自坤
塞风寒,
西出阳关赴楼兰。
赴楼兰,
苍桑浩瀚,
红旗漫卷。
青春只为蘑菇云,
热血铸就大漠魂。
大漠魂,
马兰花开,
胡杨忆人。
从军
杨自坤. 秦国栋
梦回庚戌隆冬天,
郯城健儿出阳关。
饮风餐雪卧戈壁,
蘑菇花开青春献。
解甲披尘返故土,
总见战友染黄泉。
支起帐篷垒好灶,
百年仍是一个连。
中国 新疆 马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核试验基地 郯城退伍老兵
战友们约定:此旗作为每年聚会在室内悬挂。不准上访、游行等别的用途,以免招惹是非,因为我们这个年纪经不起折腾了。志同说:我保管旗帜,战友们无不担心地说:你是战友协会的理事,又是重点监控的对象,对你不好。志同说:我不怕!
年后的正月初八,又在郯城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战友聚会。志同如约把旗悬挂,大家拍照留念,其乐融融、欢聚一堂。一年相见一年少,能得几时为弟兄?
中秋节前夕,国栋战友来电话:志同白血病复发,在临沂住院。决定中秋节后、赶紧为儿子举办婚礼。
酒宴上,志同憔悴瘦削的脸上,挂着刚毅的笑容,祝酒答谢亲友们的光临;战友们都心情沉重…。
送别时志同对我们说:总算完成了孩子的终身大事,下午我还得住院。
儿子是华为的技术骨干,长年在国外脱不开身,因而一再推迟婚期。如今已经四十多岁了,整整耽误了一代人!一个为国捐生命,一个为国献青春,可敬的父子兵!
据统计:俄国参与核试验的人员超过了50万,因条件所限、防护不力,有7000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其中包括最顶尖的科学家;有20万人因为核辐射的痛苦度过了余生…。
我国从1964年10月16日到1996年7月29日,一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有多少人参加了核试验?有多少人献出了生命?又有多少人因核辐射后遗症的折磨而度日如年…?
截止今天发稿为止,郯城县1970年赴疆参加核试验的273名战友,已经去世80多个了…余下的也多病缠身…。
碧草青青,蛙鸣阵阵。
西出阳关的孩子啊!陆续回到了母亲的身边;不幸染尘的赤子啊!又一个个相继倒下…升起的蘑菇云、凋谢了马兰花,化作春泥沃家园,那是对父母永远的陪伴。
丹心照大漠,血汗写艰难;青春无悔,生命无怨。
远处传来了布谷鸟的啼鸣、如泣如诉…呼唤着一个个战友的名字,难忘罗布泊核试验场那悲壮的昨天…不哭、不哭、不哭…!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铸造大国利器的丰碑上,深深地镌刻着一个个不朽的名字、花儿一样的面容。
2024年清明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杨自坤:男,1952年出生党员,中学一级教师、副主任中医师。
1970年作为特种兵、服役国防科委在新疆罗布泊的、第二十一核试验基地。
自幼酷爱文学。从戎入医门,先后在部队受嘉奖、立功、入党。
1996年入编中华特色名医辞典、并入选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7年应邀参加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研讨会。
2010年就读临沭县老年大学文学班。
2012年先后在《临沭文学》发表作品:《上大学》《母逝十年祭》《卖豆腐》《贺女儿读研》《游台湾》
2022年5月15日在临沂客户端发表《灵性的小黄猫》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