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荷花
開甯.宁夏银川
宋.周敦颐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清新脱俗,美丽而坚强。
夏日到来,正是荷花盛放的时节。一朵朵粉色的荷花,片片花瓣托着莲蓬伫立在水中央。花瓣底部是深粉色,向上逐渐变淡,尖上泛着白,像极了浓妆淡抹的少女。
莲叶是那样绿,把池塘里的水也染成了绿色。想到了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描写荷叶与罗裙一样绿。其实,难道您不觉得,荷叶根本就是一条漂亮的绿裙子吗?
一直以为,诗人们可能对荷花有偏爱,或情有独钟。要不然怎么会写出这么美的荷花诗呢?如南宋.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盛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李商隐《赠荷花》"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都成为了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同为"明末清初四大高僧"之一的朱耷、石涛都是画坛高峰,两位大师都画荷。如果说八大山人朱耷画的是"清冷",那石涛就是"热烈"的。石涛的热烈,表现为画面中的生动与恣肆:粗犷率意的线条、繁复厚重的墨点……
原本以为石涛大师只是大画家,竟然也写了一首《荷花》七言绝句。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写到了荷花,就不得不说到采莲女。唐.李白也曾经写过一首《采莲曲》。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通过描写精心装扮的采莲少女们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快乐嬉戏的旖旎美景,以及岸上的游冶少年们对采莲少女的爱慕,来表达春日里,少年男女之间微妙萌动的爱情。不过最后两句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
尤其喜欢《江南》
汉乐府〔两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描写的是江南的采莲季节,采莲女撑着小船,穿梭于荷叶丛中,愉快地采摘莲子的情景。水中的游鱼在池塘里、莲叶下悠然地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边,一会儿游到西边,一会儿游到南边,一会儿游到北边。
汉乐府就是汉代政府采集的民歌,这首民歌正是采莲女们在采莲时所唱的歌曲。一幅明丽秀美而又生机勃勃的江南水乡画就这样呈现在读者面前,夏日的清新与恬静也扑面而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其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
荷花的美,她可以是婀娜多姿的美人,也可以是清廉不染的君子。她的出现犹如一缕清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无论风荷、雨荷、晨荷、夕荷、娇荷、枯荷……都美的令人沉醉、美的令人心动、美的令人怜惜……
刘开宁写于2024年5月9日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