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七律五首】
作者/史 桂 发
(一)端午怀念曹娥
题记:曹娥(公元130年一一143年),东汉上虞人,父亲捕鱼突遇狂风暴雨,不幸溺水亡于舜江(又名姚江)。年仅14岁的孝女曹娥,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十七天后(即五月初五),遂自投于江中寻父而死,几天后父女尸体拥抱浮上水面。后来舜江更名为曹娥江,并立一石碑悼念曹娥。
恰逢端午祭曹娥,巾帼须眉溺舜河。
含泪眸中寻老父,投身江里撼惊波。
冤魂懿德千秋颂,孝女英风万世歌。
恍惚斯人依旧在,碑文墨迹赞言多。
(二)端午怀念伍子胥
题记:伍子胥(公元前559年一一公元前484年。春秋时期,楚国人。父兄均被楚王冤杀,后来伍逃亡吴国,助吴伐楚。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更强大,攻打越国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此时,夫差骄傲自大,听不进逆耳忠言。伍建议灭越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馋言,逼迫伍自尽,并令人将伍尸体于五月初五抛入钱塘中,伍死后九天,吴国被越国所灭。
挟忿逃亡舍故乡,韶关夜度惊恐慌。
投奔吴国楚王灭,进献谋言性命丧。
奸佞恶生遭报应,忠臣冤死弃钱塘。
坚贞节烈千秋义,世代留名万古香。
(三)端午怀念屈原(新韵)
题记:屈原(公元前340年一一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爱国诗人,政治家,为人正值,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变法图强,但屡遭小人馋言迫害,再之,楚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屈原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前278年,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五月初五日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汨水无情丧俊良,神州大地祭国殇。
《离骚》百句歌英烈,《天问》千言诉肺肠。
怒恨楚王听佞语,痛惜屈子殒端阳。
忠魂豪气垂青史,亘古扬名永世芳。
(四)端午怀念溧阳史氏始祖崇公(新韵)
题记:史崇(公元4年一一82年),杜陵人。20岁那年,投军刘秀(光武帝),沙场纵横,屡建奇功。公元27年,刘盆子手下两名降将妄图叛逃,崇发现,便杀之,光武帝不但不加赏,反而责怪。崇公为使自己勉遭陷害,于次年辞官归隐,择地江苏常州溧阳安居。光武帝驾崩后,明帝(刘庄)于公元60年封崇为溧阳侯。溧阳有一湖名曰长荡湖,常有渔霸匪盗出没,祸害百姓,为平匪患,崇于82年端午之日,亲自驾船下湖捉拿匪霸,是夜,突遇狂风暴雨,于是,崇驾船靠岸休整,不料一群匪徒夜袭,因崇年迈体衰,寡不敌众,殒命长荡湖,享年79岁。
史氏家族一俊雄,溧阳始祖我崇公。
匡扶刘秀建东汉,刬灭新朝立懋功。
霸匪偷袭深夜里,忠良殒命荡湖中。
英魂豪气传千古,端午倾怀表寸衷。
(五)端午感怀(新韵)
《七
欣逢盛世又端阳,柳下吟诗纳夏凉。
户户驱邪插艾草,家家避疫洒雄黄。
江河喜见龙舟影,街巷常闻粽子香。
梦绕魂牵千里外,临窗遥望眷亲乡。
作者简介:史桂发,网名贵人大发,江西永新人,毕业于永新师范学校,退休教师。永新诗词会会员,庐陵诗词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中国诗人作家网终身认证会员,中国文学黄金诗院认证诗人顾问。获“2022年全球华语名人名家‘文豪至尊杯’十大实力成就奖”,获“第二届‘华语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优秀奖”,获“2022年中国文学黄金诗院‘迎新年,诗文赛’季军”。有拙作散见于多个网络平台,有作品发表在《永新诗词微刋》、《永新师范微信公众号》等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