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怀远素有“淮上明珠”美誉,也是著名的石榴之乡,正值五月,榴红似火,我们特意来到位于怀远县大禹宾馆的怀远墨趣会办公室,走访了墨趣会会长、蚌埠华夏研究会高级顾问、著名企业家、烧全鸡创始人张友会先生。
今年已73岁的张友会先生,精神抖擞,思维敏捷、说话风趣,我们的到访,张老十分开心,即兴挥毫,以书法作品相赠,他的书法苍劲有力,挥毫洒脱,彰显着扎实的书法功底。十月份墨趣会就要举办第四次书画展,正在征集书画作品,在我们交谈的一个小时里就有十多位会员送来精心创作的参展作品,他们当中最大的已是84岁高龄的长辈,他们有的是退休干部、教、企业家和农民,看到这些仍活跃在乡村舞台的老人们,我们不由地对他们的精神所感染,同时也对张友会先生凝聚力和对乡村文化发展所付出的努力而倍感敬佩。
张友会先生从振兴乡镇企业到创办民营企业,晚年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忙绿。四十多年来,他始终保持党员本色、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勇立潮头,致福不忘回报社会,深受人们称赞。
―·振兴乡镇企业的能人
七十年末期,中国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冲破了我国城市发展工业,农村发展农业的格局,走出了一条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1978年,张友会先生所在的乡镇建了一个砖窑厂,没有资金就向信社货款,没有场地就买下有二个窑的破旧窑厂,由于当时都是土窑,缺乏专业设备,全靠人工制坯、烧砖,产能较低,烧出的砖质量差,销售困难。1980年,窑厂又建了一个有十八门轮窑的窑厂,进行扩大生产,当时因管理不到位、技术落后,吃大锅饭等因素的影响,产品质量不过硬,至使企业亏损,所欠信用社贷款达到39余万元。面对巨额的亏损,镇领导决定由张友会先生任厂长,全面负责窑厂的工作。
张友会先生上任伊始,也承受着很大的思想压力,当年正值年轻力胜,敢想敢闯,为了办好企业,张友会先生吃住都在企业里,和工人同吃、同劳动,不懂技术,他主动到其它企业虚心求教,不懂管理就认真学习企业管理知识。新官上任三把火,而张友会先生上任却只烧了一把火,那就是打破大锅饭,实行多劳多得的绩效工资制,这样的改革在当时的企业决对是首当其冲,一时在乡镇和企业议论纷纷,张友会先生坚定认为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他不解释、也不争辩,每天同样和工人一起劳动,开工资的时候,工人们拿到比改革前高出一倍的工资时,各个都绽放出开心的笑容,工人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管理人员也坐不住了,要求业余亅时间到生产一线加班生产。十八门砖窑三天出一窑砖,企业开始逐步扭亏为赢。1985年底,企业共销售一千多万块砖,销售额达到近八十多万元,比去年翻了一倍多。1986年企业不仅偿还了欠信用社的贷款和利息共汁39万余元。为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张会友先生还用结余的利润,购置了四辆运输小货车;一辆大挂车;四部推土机和一部铲运机,并盖了一栋办公用房,提升了企业形象。
张友会先生在经营上讲诚信、守信用,他经营也在成为周边地区闻名的乡镇企业,县信用信领导多次上门,主动给企业贷款,都被他婉言谢绝,并不是企业不缺资金,而是他良好的信誉让供应商放心,每年冬季,他总要备足土方、煤干石、煤炭及大量草帘,为第二年春季开工生产做备,而供应商们都会主动按时将这些原材料运到企业,从不要求结算。第二年生产后资金一旦回笼,马上就通知供应商结清原料款。张友会先生常对下属说:企业的信用,就是企业发展的本钱,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和我们同甘共苦的朋友们。
1989年,张友会先生在乡镇企业整整打拼了十年,企业从小发展到大,从亏损发展成赢利的明星企业,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汗水,他也被誉为振兴乡镇企业的能人。
二·下海经商办企业靠烧全鸡名扬四方
1998年,张友会先生已在乡政府任职多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响彻大地,计划经济彻底转向市场经济。不仅优化了市场环境,非公有经济也得到发展,47岁的张会友先生按纳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想下海经商,经过考察他决定在怀远五岔新河村办一家以生产烧鸡为主的加工厂。
怀远县五岔新河村,毗邻206国道,是进入怀远门户、也是通往宿州到徐州的主要道路,这里每天客货车川流不息,村民们也把道路二侧的住房改为商店、旅馆、饭店,生意兴隆热闹非凡。张友会先生选择在五岔新河村办厂可谓是占了天时、地理、人和。烧鸡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也是大众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传统的烧鸡在制作工艺上都采用卤制方法加工成味,而张友会先生创办的烧全鸡却采用农家铁锅烧制的方法,就是用三年左右的成年鸡剁成小块,鸡血、肠、肝、腰、肾全部入锅合烧,故为烧全鸡,为了达味美,可口,他精心选材,亲自烧制,经过反复研究和实验,他总出一套烧制全鸡的方法,他烧制的全鸡辣香、漺口、色香味具全,产品推出后,五岔乡村饭店争相订购,纷纷将烧全鸡作为饭店的招牌菜,五岔烧全鸡从此名扬四方。
张友会先生心胸宽广,待人和蔼可亲,五岔烧全鸡出名后,有饭店老板托关系找他,学习烧全鸡的技术,他总是好不保留地传授,他认为:一枝独秀不是春,企业只有竞争,才会得到发展。一时间,仅五岔就有多家烧全鸡的厂家,一个烧全鸡却振兴了一方经济。
张友会先生是位善于经营的企业家,为了让烧全鸡进入更多、更大的市场,他想法在产品包装上下功夫,他多次到上海、苏州、南京学习求教,回厂经试用,其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他就自己设计、研发包装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会友先生不懈的努力下,他设计的新型包装材料获得成功。他的烧全鸡在新型包装材料中,不放添加剂和防腐剂,延长了自然保存的时间,他的烧全鸡也通过超市进入全国市场并远销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
张友会先生在企业发展中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他注册了“金涂山”作为产品的商标,多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他注册的“金涂山”商标多次获得“著名商标”荣誉;企业成为“老字号”;烧全鸡也被入选为安徽省“特色美食”;省“乡味江淮”第二届特色农家菜金奖。张友会先生在创业二十多年里,把一个小企业发展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他的创业精神令人敬佩。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五岔村也获得发展的新机遇,张友会先生抓住机会在县城置地,盖起大楼又开了一家“大禹宾馆”,2004年又成立了安徽大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形成前店后厂,使企业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新阶段。
张友会先生勤劳奋进,踏实创业勇立潮头的事迹被广为宣传,他先后获得安徽省“优秀企业家”、“致富带头人”、蚌埠市“劳动模范”、“著名企业家”等荣誉称号,企业也被评为安徽省“优秀企业”、“最佳品牌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
张友会先生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汶川地震、抗洪抢险、疫情防控、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守护留守娃点亮微心愿他都慷慨捐款、捐物、仅近几年,他所捐赠的款物就达20余万元。
张友会先生随着年龄增高,他把企业交给孩子管理,为了让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开始练习书法,静心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著名的毛体书法艺术家。张友会先生被推选怀远墨趣会后,他又开始为繁荣乡村文化而忙碌着,当时墨趣会成员只有十几位书画爱好者,为了提高会员的创作水平,张友会先生不定时把名家请来,为会员培训书画技能,逐渐扩大了墨趣会的影响力,入会人员不断增加,如今已达120名会员。他就每月举办一期培训班并定期对会员的书画作品进行点评,使会员们的创作水平迅速扩提升。为了不断地扩大对外交流,张友会先生自己出钱,带領会员先后到合肥、宿州、蒙城等地参观书画展;开展笔会交流,每到节假日,他还组织会员深入学校、乡村,把书画作品送入孩子们手中和乡亲们的家中。他们就是繁荣乡村文化的使者,近年来,80%会员入选为入县书法、美术家协会会员;30%的会员入选为市书法、美术家协会会员;10入入选为省书法家协会员。怀远墨趣会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民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