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光明
刘宝生还不到五十岁,却已华发苍苍,满脸皱纹。他揣着刚从街道办事处领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心头悲喜交加。喜的是儿子十二年寒窗苦读终于结出了甜果,悲的是妻子已无法与他分享这份喜悦了。
唉,说起来让人心酸。用宝生自己的话说,淑琴跟着他没过几天舒心日子。他是货车司机,时常十天半月不着家。淑琴又带孩子又上班,连坐着喘口气的工夫也没有。后来,单位裁员,她含泪下岗。在家歇了两天,闲不住就弄了个成衣店。她心灵手巧,针线活好,因此,小店挺红火,接活接到手软。钱挣得多了点,可她身体越来越差。看着妻子熬红的双眼,生茧的手双,瘦弱的身板,宝生心里不是滋味:“淑琴,歇歇吧,身子骨要紧!”淑琴停下手里的活计,接过丈夫递过来的茶水,笑着说:“咱也不作大富大贵的梦,只想多挣俩,有一天你能带我去北京城转转,看看万里长城!”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却让宝生心头一颤,几乎落泪。他拉住淑琴的手:“老婆,放心吧,我一定带你去北京!”小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不幸却也悄悄逼近。去年春天,淑琴觉得身体不适,去县医院一查,医生一脸凝重地建议他们去省城大医院再看看。宝生慌神了,连夜带淑琴去了省城。跑了几家大医院,都建议他们去北京。一听说去北京,淑琴直摇头:“算了吧,咱不花这冤枉钱了!以后儿子上大学还得不少钱呢!省了吧!”宝生抱住她几乎哭出声。一个月不到,她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她拉着儿子的手,哽咽着说出了最后一句话:“照顾好…爸爸,好好学…好好考!”爷俩哭成了泪人。
宝生回到家,把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端端正正地摆放在淑琴的遗像前:“淑琴,儿子为你争脸了!你的愿望实现啦!明天我就带你去北京!”
第二天,宝生从抽屉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带框的10寸彩照。她年轻时候多漂亮啊,细弯弯的眉毛,水汪汪的眼睛,直挺挺的鼻梁,红彤彤的小嘴。愈看心里愈酸楚。给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儿子打了个电话,仔细交待了几句就上了北去的高铁。宝生将妻子的照片挂在胸前,进了北京城。外地游客的首选打卡地天安门广场,皇家园林颐和园,白塔耸立的北海公园,都留下了他的足跡,边走边念叨,就跟导游一样,路人频频回头看他。第三天,他又爬上了长城。在第一座烽火台前,宝生高高地举起妻子的照片,声音颤抖地说:“淑琴,你好好看看吧,这就是长城,就是你想看的万里长城!”说着说着,潸然泪下。围观的游人越聚越多。听了他断断续续的诉说,人们无不动容。其中两个碧眼黄发的外国姑娘听了导游的翻译,冲着宝生翘起大姆指,咕噜了几句。啥意思呀?宝生扭头看向女导游。她粲然一笑:“她们夸你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丈夫!”宝生咧开嘴憨厚地笑了。
都市头条编辑:都市眼光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