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头七律❈祝朋友端午节快乐
文/文成武就
【祝】语绵绵网线传,
【朋】情屏聚结诗缘。
【友】人把盏齐欢勉,
【端】砚滋毫共赋联。
【午】夜梦回江粽祭,
【节】操德仰国魂牵。
【快】擂鼓点争标去,
【乐】竞龙舟赛比肩。
☆端午节成联:
祭酒雄黄怀屈子【文成武就】;
擎旗鼓点赛龙舟【文成武就】。
节赛龙舟思屈子【文成武就】;
粽投汨水唱离骚【文成武就】;
酹酒叩拜贤卿相【文成武就】;
起棹追寻古圣人【文成武就】。
冰心包入五香粽【文成武就】;
绮梦缅怀一圣人【文成武就】。
离骚再唱忠魂祭【文成武就】;
天问常吟屈子伤【文成武就】。
谁占郢都悲楚国【文成武就】;
屈沉汩水怨怀王【文成武就】。
粽香颗颗投江祭【文成武就】;
艾叶枝枝辟鬼邪【文成武就】。

☆七律·端午悼屈原
文/邱建铭(文成武就)
汩水哮天问屈长,追思投粽祭贤尝。
忠魂浪底冲霄出,艾叶门头镇鬼伤。
谁责昏君终失楚,棹飞战鼓渡还乡。
离骚泣赋千秋恨,拍岸涛声涅凤凰。
☆七律.端午吟怀
文/云水禅心(聂尚奎)
汨罗江胖祭端阳,屈子英魂浩气长。
犹记诤言昭日月,更容雄魄赋华章。
离骚吟啸荆门老,天问歌行泽宇荒。
一曲悲叹千古恨,青山依旧鉴忠良。
☆七律·甲辰端午节
文/隆光诚(广西南宁)
龙舟箬粽庆端阳,天问离骚诉九章。
忠耿臣司谋美政,昏庸君主溺柔乡。
恩波不顾三闾恨,悲浪难消百世殇。
郢阙劫尘成秽土,无人诽议楚怀王。
☆端午节
文/云雾
又到端阳艾草黄,龙舟击竞渡河塘。
菖蒲小结门边挂,彩线轻缠腕上妆。
苇叶罗裙量体裁,葡萄红枣腹中藏。
离骚几读思忠骨,祭酒频斟叹楚良

☆缅怀屈原
文/心悟
本是贤臣辅圣皇,奈何祸事起萧墙。
良谋善议为湘楚,逆耳忠言惹帝王。
身贬汨罗心念国,胸怀云梦日叹伤。
悲翁一跃乾坤恸,自此千年米粽香。
☆夏思(新韵)
文/云雾
横塘把酒藕花飞,子夜兰舟怎未归?
床上钗裙垂粉泪,烛前俊影诉心悲。
半壶茗饮光阴瘦,一水流波鹭鸟肥。
常忆亭中多少恋,还思月下暖香偎。
☆七绝·晚来幽思
文/方言
一抹残霞燃卧岭,三分夜水映山楼。
时维五月临端午,却又回眸屈子愁。
☆端午
文/老头儿
美人香草卧松萝,山鬼迷情颂九歌。
百里龙舟寻屈子,楚天千古忆蹉跎。
☆七绝.屈子魂(通韵)
文/周尤川(四川苍溪)
艾草菖蒲挂柱前,龙舟竞渡箭离弦。
桨楫声震魚鳖动,踏浪齐翻天问篇。

☆寻芳草•端午写怀
文/方言
华夏数千岁。节端午、口传周起。赶龙舟、又艾蒿粽子。饮雄黄、辟魑魅。
自古乞安康,却难断、汨罗愁水。忆三闾、一部离骚字。余所见、行行泪。
☆七律 .端午
文/十三香
端午迎来倚小楼,罗江十里赛龙舟。
喧天响鼓伴心额,葬水冤魂催泪流。
一曲离骚千古诵,万家粽角百年投。
忠君爱国垂青史,艾叶悬门遍九州。
☆粽子情深深
文/末代耕夫
采张芦叶嫁衣香,父母亲情里面装。
言语万千揉一起,与儿屏上过端阳。
☆端午节
文/刘善言
千古习俗到如今,端午到来有话说。
先有端午后屈原,屈原为国又为民。
那年屈原被奸害,不幸消息传民间。
屈原死于汨罗河,正逢五月要过节。
民间共同提建议,端午包粽投河中。
让鱼吃粽保屈原,从此就有千古传。
此传便成民族节,人民都将习俗记。
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今日粽有情。
2024--6--9于舟山

☆七律•端午祭屈原(新韵)
文/杜宝珩(北京)
每逢端午备思殇,破碎山河覆雪霜。
问地问天何所有,出谋出策倶凄凉。
阴云蔽日难回首,百姓离家欲断肠。
千载龙舟游九域,滔滔江水唤贤良。
☆端午节颂
文/张培贞(北京)
汨罗江上粽飘香,追忆先魂惊四方。
欲吊英灵何处去,且闻端午赛舟忙。
离骚一曲传千古,浊酒三杯诉衷肠。
壮志豪情遗万代,炎黄春夏保安康。
☆七律·端午感思
文/毕风华(山东)
菖蒲粽酒端阳近,目接南云诵九歌。
泣路追风思浩荡,涉江采菊意蹉跎。
忍看故国奸邪剧,痛惜生民苦恨多。
最忌人间能独醒,怀沙凛烈逝沧波。
☆清平乐 .端午谣(李白)
文/胡旭军(河北保定)
泪罗江水。远古谁之罪。屈子沉浮生么鬼。今世赖闲修对。
北宋轼逗张先。现有范续新缘。所谓谁人搂抱,无非一笑翻篇。
☆别舟
文/云雾
悄语送兰舟,眉间含别愁。
堤花香易散,纸伞客难留。
弄柳摇悲曲,聆风过冷楼。
天涯何处问?谁共我春秋。

☆南乡子 · 楚词酬午日
文/柳卧
重午楚词彰。香艾丝缠共恨攘。洄溯故人知此意,泱泱。空向龙门觅祸殃。
衔梦任追航。读罢离骚欲犯狂。苦笑汩罗空浩渺,惶惶。莫负残魂涕泗滂。
☆七律·端午咏
文/郭仙林
端午逢迎赛彩舟,倾心奋桨博江流。
菖蒲秀出生香粽,艾叶高悬护碧楼。
意气时来家国恨,离骚颇解世君忧。
忠贞屈子潇湘祭,颂赞英名贯九州。
☆端午安康
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借得梅上雪,烹茶别用香。
一年一端午,岁岁皆安康。
☆端午节赞屈原精神
文/杨传熙
一梁巨栋欲支倾,千丈豪烈贯日明。
忠义飞章良杰震,奸谀消靡汨湘惊。
霄韬海略叩天问,地纬江经邦策呈。
道顺天机尽臣事,怒波一跃励贤英!
☆屈原
文/张建彪
十载清江终抱石,离骚从此绕乡魂。
大夫纵有安邦策,不及小人谀谄言。
☆端午逢雨有怀
文/南浦云
天逢端午阴阳逆,晨雨急催夜雨沱。
感应心池愁涨满,浮沉节义叹蹉跎。
从来堂庙逐屈子,无处江湖不汨罗。
英魄但得龙艋济,世人千载不逐波。
☆端五挂艾草
文/张长弓
食风沐雨剪裁春,艾灸熏蒸康益人。
端午前朝门外挂,五毒闻气远方循。
☆ 端午咏屈子
文/张长弓
龙凤竞发天楚穹,鼓声飞传艾汀蓉。
菖蒲郁郁开黄伞,千载贤臣念烈忠。
荤素荷叶莲米粽,离骚长剑响宏钟。
高风节亮人人赞,自古至今扬颂中。
【八声甘州】端午即事(柳咏体)
文/剑如虹(河南)
(一)
忆当时五月正端阳,菖蒲泛金觞。看榴花照水,艾枝垂地,兰芷飘香。谁信人生如寄,岁晚鬓成霜。回望天涯路,几度苍凉。
遥想故园风物,有小山丛桂,依旧芬芳。叹年华荏苒,何处是仙乡。谩赢得、凄然感慨,向尊前、空自惜流光。凭阑久、数声啼雁,飞过横塘。
(二)
记当年时序又端阳,佳节共谁觞。想龙舟竞渡,兰桡载酒,箫鼓连航。此日中原草木,何处望吾乡。回首苍波路,烟水茫茫。
遥寄故人千里,但梦魂飞去,云树苍凉。念天涯倦客,憔悴鬓边霜。叹而今、风波满眼,对青山、空自惜斜阳。思量遍、旧时游戏,都作凄惶。
【正宫·塞鸿秋】端午
文/邱建铭
江中浪啸滔天忿,檐前艾挂驱邪镇。舟边桨起吆声奋,龙头鼓捶擎旗近。屈原何处寻,号子惊魂震。棕香遥祭丹心蕴
☆祭天神·端午悼屈原
文/邱建铭(文成武就)
叹汩罗掀浪翻波忿。哭忠良、被贬沉江千古恨。离骚泣楚幽伤,惜诵怀沙悯。九歌山鬼国殇殇,朝天问。
粽子祭,龙舟引。棹齐奋、擂鼓吆声紧。灵均觅,端午渡,艾草钟馗镇。念湘君、排箫倾怨,司命夫人,逝水悠悠,不忘先贤训。
☆鹧鸪天 .端阳十赋
文/云雾
五月端阳祭古贤,为君一赋鹧鸪天。三杯酒酹汨罗浪,九辨吟师碧水滩。
抛粽子,赛龙船,争鸣鼓角紧相连。纵然荏苒千年尽,却有离骚万古传。
沧海桑田转瞬间,为君二赋鹧鸪天。心随碧浪弹声律,情共江鸥展翅旋。
追往事,遏云烟,舍身投水亦怆然。端阳再寄雄黄酒,闵慰丹心水下眠。
端午寻幽向海边,为君三赋鹧鸪天。荷塘伞叶藏鸣翠,芳草榆林唱杜鹃。
芦苇荡,蓼花滩,湖光潋滟映荒原。关东美景邀君赏,酬谢诗魂隔世缘。
一束馨香艾叶悬,为君四赋鹧鸪天。湘江楚水龙舟赛,北国南疆角黍鲜。
春种毕,夏锄连,池蛙敲鼓柳鸣蝉。山村沃野禾苗壮,五月桑麻笑雨烟。
闲岁携妻游四川,为君五赋鹧鸪天。成都杜甫茅庐旧,道观青羊貌自然。
巴蜀地,古风传,峨眉宝顶佛光悬。风光九寨千般美,大佛三江汇乐山。

东入瞿塘送客船,为君六赋鹧鸪天。夔门峻峭真如铁,雾锁峰岚缈若烟。
天一线,壁高宽,长江澎湃越雄关。如斯逝者东流去,又见巫山到眼前。
蜀水巴山美景牵,为君七赋鹧鸪天。巫山倩影神峰女,江岸欢声觅偶猿。
花竞秀,树芊绵,云霞一片化诗笺。争流百舸西陵险,号子千声过浅滩。
夙愿难求今日圆,为君八赋鹧鸪天。夷陵过罢宜昌到,系缆停船访古贤。
临楚地,秭归缘,横江大坝锁狂澜。闸门泄水飞如瀑,吐玉喷珠只等闲。
谒拜孤忠叹万千,为君九赋鹧鸪天。流芳百世存衣冠,风雨千年沐素颜。
铜像矗,望江湾,光争日月闪斑斓。一篇橘颂青云志,天问奇文道法诠。
拜别祠堂离祭坛,为君十赋鹧鸪天。诗香一脉透云纸,辞意千言涌笔端。
忧满眼,泪潜然,忠贞故事启人怜。丰碑万丈皆倾仰,不尽江涛共洗冤。
☆七律•端午咏怀(新韵)
文/张杰(黑龙江)
端午衰翁似有情,举家欢乐我独行。
溪旁垂钓存山色,室内吟诗远水声。
鸥鸟翻飞知款洽,路人漫步喜虚空。
返归温酒思屈子,梦里离骚出世惊。
☆端午节
文/剑如虹(河南)
一
九州风物正清和,又是端阳节近过。
艾叶插头人竞笑,榴花照眼客争歌。
民间旧俗今犹在,天上佳期奈若何。
莫向尊前悲岁月,且将诗句写蹉跎。
二
五月端阳正可行,榴花照眼酒初倾。
谁将艾叶为人插,自把兰舟作队横。
湘水吴山千里远,江天海角一身轻。
年来多少伤心事,都付长歌短笛声。
三
端阳节近觉天长,菖葛花开满院香。
艾子钗头争献酒,蒲葵扇底竞评章。
千年屈宋今何在,万里江山空复伤。
欲把离骚书往事,泪痕和雨湿衣裳。
四
人间风物正婆娑,又见榴花照眼多。
艾叶插门迎客笑,菖蒲泛酒劝人歌。
山中岁月何堪老,世上功名其奈何。
安得扁舟归去好,与君同泛洞庭波。
五
五湖烟水正茫空,又见端阳节物同。
艾叶插门人竞笑,榴花照眼日初红。
江山有恨悲游子,天地无情泣老翁。
欲把新诗题往事,满怀幽兴逐松风。

六
屈原投水为忠孝,贾谊沉湘吊楚骚。
千古兴亡同草昧,百年人物几英豪。
江山有恨空流涕,天地无情独自高。
欲问当时谁可托,只留诗句照秋毫。
七
五月端阳佳节近,榴花照眼正堪怜。
人间何处无风雨,天上今朝有岁年。
万里江山归壮气,一时儿女尽欢然。
可须更觅长生药,莫遣浮沉逐逝川。
八
五湖烟水渺无边,屈子离骚赋可传。
楚国有人歌白雪,湘江何处吊苍天。
千秋事往空陈迹,万里风高独惘然。
欲采菖蒲聊自慰,此身元在大罗前。
☆甲辰端午寄怀(三首)
文/李建明(四川)
一
屈子何沉汩水头?应知方外有兰舟。
忠言无动昏君主,当效江湖范蠡谋。
二
阳罗角黍悼魂孤,击鼓龙舟动地呼。
祭祀忠良民俗古,楚王斩尚世间无?
三
楚王殿上佞臣多,无力回天奈鬼何。
孰料忠言君逆耳,魂游四海也高歌。
☆端午
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欲赋仲夏一首诗,又见门前艾草枝。
最喜粽子无限好,举杯同庆正当时。
☆五律 端午叹
文/岁月如歌
幽弦扣绪声,晓色伴风轻。
又是端阳节,何堪艾粽情。
雨濡观赛影,舟立竞江旌!
鼓击千年叹,辞为楚汩倾!
☆端午怀古词(古风)
文/彼岸同航(武汉)
年年端午节,青粽野草香。
柴门挂艾蒲,浊杯泛雄黄。
玉女荡秋千,金童佩锦囊。
屈子挥手处,龙舟竞起航。
☆杏黄时节粽艾香
文/春日情怀
麦子收割杏儿黄,年年此际近端阳。
已是多年未种麦,杏黄时节粽艾香。
☆端午节
文/春日情怀
端午节前雨潇潇,濛濛山巅涌云涛。
网上常看龙舟赛,眼前时见粽叶飘。
☆端午
文/朱春水
仲夏伊始是端午,
棕香千家万户。
门前插艾成乡俗,
江河龙舟竞渡。
远游天问悲回风,
鸿鹄之志空负。
谁解屈原离骚苦?
唯有长歌当哭。

☆粽香的暖
文/江燕辉
玫瑰,收割漂泊的云
思绪缠绕在,远方的记忆里
飘飞的光波里
甜蜜地,融化着粽香的故事
打成结的粽子
被喜鹊衔着
飞到高处,迎着风献给你
给你,带去吉祥的祝福
我在山里等你
等你,开起那扇心门
等你,酿煮的粽香
等你,温柔般的穿过瞬间……
☆端午思绪
文/杨春明
鱼儿回溯千年,浪花依旧
捋着胡须,铮铮硬如铁骨
寒冷的激流穿越
故国心脏流血鲜红
宫阙演绎离歌哀愁
不屈的头颅昂然
叩问九天
烽火焚烧诗篇意象
只剩离骚凤凰涅槃
又是兰舟催发
竞渡历史尘埃
艾草清香从楚国传来
鱼群虔诚聚首
糯米浸润信仰
撒一把炙热的风
呼唤魂兮归来

☆端午写给屈原的诗
文/傲雪逍尘 (卤味诗人)
梦里去过汨罗
在江边把家乡的竹叶青
洒进去
只为两千三百多年来
无数文人
奉你做精神领袖
香草为引
兰竹菊梅在四季
美人作喻
思求索证是离骚
投江的不是懦夫所为
几十年后霸王也在学你
明臣遇上昏主
注定结局是悲惨的
但时代的局限反衬你
一种精神,一种品格
一种态度,一种情怀
祭奠
生生不息
这是万世流芳的意义
☆端午节 忆屈原
文/琴瑟乡音(女)
在历史与文学交织的汨罗江畔
一个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名字
一直被世人流传到今天
为了让国家安稳,免受敌患
他心怀壮志
力劝楚王当谋富强展翼翔天
联齐抗秦是他智慧的展现
只为富国强兵防患未然
即使馋言暗箭将他中伤
被逐的脚步,仍未停止向前
汨罗江风,轻浮着历史尘埃
离骚之音,久久在岸边徘徊
九歌之韵,成为绝唱
一首天问,穿越了千年
端午时节,棕叶飘香,龙舟破浪
两千多年的端午
两千多年的屈原
人们以此纪念忠良
他的爱国情怀
如江水般浩荡流淌
他那不朽的精神,会被历史永远记载
☆端午,你知道我在寻找什么
文/褚向平(河北)
端午 是一株凄凉苦涩艾草
熟知屈子你未必读得懂
他的《天问》《九歌》《离骚》
你听风怒 听雨潇
楚辞中能捻几盏流芳灯
在汨罗市上空熠熠闪耀
云烟沉吟 笔绝孤韵 子集经纶
却抵不过满朝馋巧
碧水清波 蜂逐蝶影 如今
是喜 是悲 是淡淡忧
浅浅笑 还是故国情
把南墙一下撞倒
当万物明媚 龙舟竞渡
人间却依旧凉薄
沿着沾了灰烬的血迹
我一次次寻找
而只有你知道 知道我一次次
为什么寻找
☆ 粽香随想
文/文成武就
苇叶片片展清香,
包裹米粒美馅口中尝,
雄黄酒、粽子香,
龙舟渡、鼓声强,
正是一个传统佳节端午享。
千年的习俗、千年的随想,
让我们更怀念那个一代贤良。

棱角分明的粽香,
如你锋芒毕露、刚正不阿的模样,
雪白晶莹的米香,
似你玉壶冰心,忠诚报国的神状。
这个季节因你而粽叶飘香,
这个季节因你而劲饮雄黄。
让我们把颗颗粽子投进家乡的大江,
祭祀千年前那个跳入汨罗江的卿相。
把《离骚》《天问》《九歌》的传奇续唱!
把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唱响!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不朽的名字
——屈原,你流传后世的诗章,
照亮了华夏诗国的殿堂。
你闪耀千秋不畏权奸、赤诚为民的辉光!
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你千年的探索和未竟的理想,
由我们这一代人接力接缰,
党的百秩华诞守护国土无恙,
应笑慰你思念家乡的火热衷肠。
待共和国百年华诞的艳阳,
沐浴华夏国泰民安的土壤,
更让你的忠魂写完未了的神奇诗章!

☆ 端午致屈原(组诗)
文/蓝月亮
1. 端午
追溯五月的忧伤
某些隐讳的词
被禁锢在楚辞里
平静的海面,掩盖不了
藏匿深处的礁石、暗流
骨节里逼出的寒气
被历史抽象事物
一一印证,拉直
绷紧的弦,嫁接上人间烟火
用红枣、绿豆、五彩线串连
艾叶,菖蒲装饰的门楣
驱赶着邪恶
粽叶包裹的白词,打捞起
江底沉睡千年的菩提

2. 粽叶飘香
长长的水岸,长出
喧闹、蛙鸣、香糯软语
踩着节日的鼓点,呐喊声中
一条水蛇驶向江心
绿丝带,裹紧的菱角
一头扶着故乡,一头连着楚辞
随手抓起一把
咬上一口
满目都是端午的气息
用一锅煮沸的玉观音手指
去拨动厚重的钟摆
那光影交接处
定能触到———
汨罗江畔纵身一跃的凄美

3. 致屈原
楚国子民,敲起暮鼓
支起木船,用笠叶裹紧身体喂养
清醒的灵魂,激起千层浪
敢问苍天
这人世间,谁主沉浮
不谈苦渡、离殇
不谈沧浪水几经清浊
而今,只谈热风
只谈诗人,逸响伟辞
卓绝一世的巨作
祥和版图
早已没了楚地轮廓
沧海变桑田
粽香、艾叶
缝补走失的鸟鸣
后人,捧起《离骚》
用雄黄酒的烈度解读
☆ 端午
文/蓝月亮
如今再没了楚河汉界
但从一条江澎湃的泪眼里
仍然会听见越地楚人的摇撸声
石河子挡不住人间光芒
隔着细长的时光轴
有人依着时令,隔着岸
对着江心那块沉重的巨石
不停地呼喊、打捞
任凭世事沧桑
面对无数双坚毅的目光
我依然愿意聆听
龙舟亘古不变的铿锵声
在聚集万千的食人鱼中
我依然相信一千多年前
面对翻滚的江水,岸上
焦急的等待不会终究一场空

曾经那位披星戴月
划着破木桨的老渔翁
满载一船香甜的白色软语
定能换回屈子完整身影
每年这一天
我依然跟随世俗的脚步
一次次追逐、一次次挣扎
依旧登高、眺远
像赶赴一场前世邀约
用艾叶、菖蒲、雄黄酒
去解读《楚辞》《九章》的厚重
去真切体味人间的烟火
以及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真谛

☆ 主编简介:
蓝月亮:女,语文高级教师,实名宁功芬。四川凉山会东县人,诗词爱好者,都市头条、今日头条认证编辑,河北曲周诗社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蓝月亮诗刊主编。现有四百余首诗歌在各网络平台和纸刊发表,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江山文学》 、《诗韵墨语》、《中华文学》、《世界名人会》 、《诗天子诗刊》、《华夏思归诗刊》 、《中国爱情诗刊》、《世界爱情诗刊》、《文学百花苑》、《川滇明珠》等。荣获2020年“华语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三等奖;第七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二等奖;2021“百年回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诗文大赛征文铜奖;2021年“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征文金奖;2022年河北“寻美.邯郸”全国征文优秀作品奖。
☆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 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