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淩廷堪,字次仲,1755年生,清乾嘉时著名经学大师,诗人。祖籍安徽歙县人。章炯,字酌之,1755年生,与淩廷堪同岁,小淩廷堪一个月。祖籍安徽绩溪县人。二人皆出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板浦镇。同龄,少时一起学贾经商,皆善诗词,志趣相投,互为唱和。后淩廷堪作《辨志赋》明志,弃贾求学,游历四海,南上北下,终考中进士。其间,章泂于板浦娶妻生子,三十岁时不幸患疾离世。二人情如手足,惜章酌亭早逝。淩廷堪的诗集《校礼堂诗集》和词集《梅边吹笛谱》中有很多篇幅记录二人友谊的诗词。古人俞伯牙,钟子期之交,管仲,鲍叔牙之交,成千古佳话,淩廷堪,章酌亭之交不逊古人,二人既是总角之交,又是莫逆之交,诗词可证。专辑成篇,浮一大白。

同章酌亭夜游国清寺
偶来远公社,共逐白云行。
天籁发何处?松声相与清。
林风惊鹤梦,潭水澹人情。
永夕结遥想,霜华流月明。

和章酌亭弹琴见忆之作
林端栖鸟寂,危坐抚冰弦。
众壑自成响,孤云方伫天。
相思托明月,雅韵寄流泉。
同调关心久,临风倍惘然。
附章泂原诗:
弹琴期淩仲子不至
向夕雨初歇,美人期不来。
当门松竹静,临水芰荷开。
高枕凉生簟,疏帘月照杯。
孤琴候萝径,永夜忆徘徊。
注:
淩廷堪,字次仲,时称仲子先生。
章泂,一字宁叔,又字酌亭。淩廷堪青年时好友。三十岁时卒,葬于龙苴(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龙苴镇)。著有《浣香吟草》诗集,后经淩廷堪作序,易名为《酌亭遗稿》,集中共收诗88首,词13阙。其词《寿楼春》被选入《国朝词综》。

酌亭往赣榆云十日始归作此怀之
分手能几日,离怀难自由。
相思频望远,风雨亦登楼。
山送溪声晚,天连海色秋。
遥怜素心友,吟断白萍洲。

雨中迟章酌亭不至戏作长句柬之
北风朝来紧格格,痴云压檐雨连夕。
小窗寂寞卷慵开,竹树萧森起寒碧。
淙淙润物渐有声,指顾春膏深一尺。
东阡西陌半冥濛,始信阳和能布泽。
田夫欢喜饷妇歌,今岁坻京看宿麦。
其如贱子卧茅斋,咫尺同心竟暌隔。
相思相忆不相见,却对甘霖乱愁积。
安得祁祁沃四野,独我门前晴似炙。
离忧农事两无妨,底用披簑著双屐?
偶生此想旋大笑,跨鹤扬州真戏剧。
雨师非汝旧相知,岂能屈曲从汝役。
祁寒暑雨民怨咨,造物元无百全策。
假使车前开八驹,蜀锦连钱何足惜。
不然被甲战滍川,冒雨犹看奋矛戟。
可怜潢潦悉江河,此境唯能困贫客。
聊作长歌持寄君,胸次休教苦逼窄。
于此绌则于彼伸,消息盈虚在羲画。
会须张伞挈榼来,听雨联床浮大白。
附章泂和作
好句风吹至,相思咫尺违。
但令天作幕,何必瓦为衣。
古砌添苍润,闲窗失翠微。
酒徒如可约,著屐叩君扉。

游崇真观同酌亭作
修竹过墙柳四围,小桥南望路依稀。
水涵秋影雁初下,门掩夕阳僧未归。
禅室半收青嶂入,画檐低露白云飞。
谈余试向空庭立,不待闻钟已息机。

摸鱼儿.吴牖云招同章酌亭饮桃花下
酿东风、乍寒还暖,枝头侵晓红亚。和烟扫出三三径,花底满浮金斚。春似画。见几点、燕支浅衬垂杨罅。临风艳冶。任开过回栏,遮将别院,不碍绣帘挂。 攀花坐,忍放流光去也。怜春方信无价。樱桃永巷同墙女,谁是潥阳先嫁?休更话。算寂寂,蓬门卜遍花阴卦。闲愁细写。但烧烛论诗,分曹射覆,醉倒翠红下。
花心动.同章酌亭刘氏庄看桃花
三月春深,踏春郊、桃林雨余红透。燕认旧巢,莺啭新枝,都傍好花前后。有时微露娇黄出,是花外,昵人春柳。板桥曲、嫣然一树,照波娟秀。 水色山光满袖。曾几日轻阴,做成春昼。十里绛纱,千尺晴丝,遮莫小园如绣。向人含笑都无语,似微觉、玉梅纤瘦。待重访天台,莫迷洞口。

效昌谷体同酌亭作
碧光焰焰啸林末,阴气触肤寒似割。
白杨得风作人语,无数青磷草间活。
千年笑靥化成土,剩梦零魂无定所。
古苔生骨寒不眠,秋井灯昏夜来雨。

齐天乐.同章酌亭夜话
夕岚遥送芙蓉影,濛濛翠生庭宇。糁玉成羹,调云作液,不放吟秋人去。清尊论古。恰才说英雄,又怜儿女。瘦月窥窗,绮笺商略旧年句。 微吟将断复续,隔墙谁弄笛,惊起离绪?碧草难销,红芳易感,那得年年长聚。相思最苦,便龙脑香残,未妨重炷。莫忘今宵,剪灯同笑话。

种竹和酌亭
卜筑青山下,寒泉绕屋流。
分将数竿碧,添起一庭秋。
云锁疏窗净,烟含小径幽。
养成琼玉质,应有凤来游。
附章泂原作
已具干霄势,何妨傍石栽。
夜凉深院落,寒碧小池台。
淡影低临水,清阴静覆苔。
他时风雪里,留待伴疏梅。

寿楼春.春忆寄和酌亭
愁青山迢迢。纵相思有梦、难度长宵。那更花飞江馆,柳垂溪桥。眠又起,真无聊。笑客愁、浑如春潮。奈烛外凄凉,尊前冷落,今夜倩谁消? 情空远,途非遥。想双娥此际,犹自含娇。拟见松间油壁,水边兰桡。春思断,离魂销。听翠楼,谁家吹箫?算何日相逢,瑶琴共调忘寂寥?
附章泂原作 :
寿楼春
萦春情缠绵。是风中戏蝶,花外啼鹃。底事晴江无尽,暮云无边?凝望际,空生怜。溯旧游,依依经年。渐别梦频增,归期倦数,芳月几回圆。 唯招隐,休逃禅。算抛将丽景,分付闲眠。又到江蘺生后,海棠开前。飞絮乱,游丝牵。料玉人,羞争春妍。趁双鲤乘潮,临风怅然题锦笺。

满庭芳.忆别和酌亭
油壁初归,香轮暂驻,碾破芳草萋萋。昨宵春雨,依旧绿盈堤。几度重寻往事,凝望久、踪迹都迷。垂杨畔,遗钿不见,唯有玉骢嘶。 无题,传好句,樊南寄兴,彩凤灵犀。便石榴红后,犹说分携。讶许双鱼又断,无语处、沟水东西。银河转,相思梦杳,空付汝南鸡。

怀酌亭
回首河梁袂乍分,满天霜雪怅离群。
朅来清夜吟余际,不梦梅花即梦君。
附 章泂答淩仲子
琢就新词字字娇,此行况听玉人箫。
凭将滴粉搓酥句,唱遍扬州廿四桥。

念奴娇.秋日同程序堂,章酌亭过李问原村居
稻香天气,正新晴,约伴溪桥同涉。十亩临流红䆉䅉,蟹箔渔椿相接。问渡人稀,谈玄客少,闲倚鸥边楫。柴扉方启,隔篱飞过黄蝶。 一笑宾主忘形,开轩煮茗,坐对云千叠。指点疏林烟缺处,片片昏鸦如叶。远岫皱青,斜阳绘紫,雅与吟情惬。园亭佳景,为君图上湘箑。

寄酌亭
朐山城下柳,离别昔年心。
扬子江头月,相思此夜深。
近怀宣尺素,远道托瑶琴。
南国秋风早,胡为久滞淫?
声声慢.怀酌亭
挼花做粉,搓柳成棉,青阳老去无痕。静启文窗,试看多少销魂。东风扑帘几阵,把相思、吹得纷纷。无聊极,算怀人念远,不为惊春。 尚记秋来逸兴,尽冲泥载酒,曾到孤村。细酌檐花,听雨同掩柴门。如今旧游在否?漫回头,无限春云。知何日,踏渔舟,重访故人?

哭章酌亭四十六韵
少小同里闬,嬉戏若弟昆。
稍长并读书,相近逾相亲。
我长君匝月,事我如兄尊。
以胶投漆中,寸步不忍分。
朝朝共器食,夜夜联床眠。
穷愁得密友,亦复开心颜。
闻声我君爱,望影君我怜。
方嫌百岁短,顾订他生缘。
已春我出游,留滞銮江边。
绸缪乍别离,相思浩漫漫。
愁心类春草,莫可寻其端。
次年君取妇,生儿娇且妍。
中间隔数载,怀抱无由宣。
慰我尺素来,语长意朴真。
时时梦见之,如睹天畔云。
未几我挟书,北入春明门。
君去我益远,两地潜酸辛。
年壮意气盛,谓富贵不难。
柔情不足惜,小别不足牵。
何期中道绝,一旦成弃捐。
今年我下第,秋风归海壖。
入门闻君耗,痛哭伤我神。
譬如天边鸿,双飞正联翩。
矰缴去其一,惨绝安可论。
抚棺一长恸,泪如江河翻。
君妇抱遗孤,述君临终言。
君息如游丝,辗转床褥间。
冀我一永诀,北望摧心肝。
伤哉情至语,路人尚难闻。
况复君与我,共命同一身。
君貌皙而颀,纤妍如美人。
君诗清而腴,澹沲如远山。
君情深而长,蕴藉如珮荪。
收泪忆往事,惝怳惊心魂。
初疑传者伪,又若梦寐然。
凝视一断绝,雨涕重汍澜。
再拜奠生刍,君前听我陈。
生死虽异路,情谊终相连。
君子即我子,不必萦九原。
莫忧形貌殊,但令精诚坚。
浮屠如可信,再结未了因。
生生长傍依,世世加爱恩。
金有时而泐,石有时而刓。
陵有时而易,谷有时而迁。
火有时而寒,泉有时而温。
惟我与君情,万古常缠绵。

祝英台近.丙午下第南归,觅章酌亭遗稿不得,志悼
玉成尘,花作雪,魂逐乱云去。灯暗书帏,绮语向何处?料应天上飞琼,慵听旧曲,窃归作、瑶宫笙谱。 已千古。呕出昌谷心肝,飘零锦囊句。七宝楼台,寻遍绛霄路。异时谁辑遗闻?英光再见,好编入、朐阳流寓。

侧犯.检书,得章酌亭遗札,凄然有作
淡烟送碧,绮窗一抹斜阳晚。尘案。乍检得书中故人简。愁如卫洗马,懒似嵇中散。无限。犹自觉,离情满柔翰。 空歌宋玉,不见吟魂返。人莫挽。玉楼成,仙路隔云汉。记得萧斋,共斟翠盏。如幻。于今为谁凝盼?

附:
《酌亭遗稿》序:
淩廷堪
乾隆丙午七月,余友章君酌亭卒于朐山之阳,年仅三十。是冬,余京兆下第南归,君之孤士杞方六龄,寻觅遗稿不得,甚悼之。及余官宛陵,士杞渐长,乃以君手稿《浣香吟草》一册见寄。于是校而录之,并附以昔所记忆者,凡得诗八十八篇,词十三阕,统名之曰《酌亭遗稿》。藏之箧中,花晨月夕,每展玩一过,犹似故人依依共话时也。嘉庆戊辰,阮伯元侍郎再抚浙江,招余作西湖之遊。暇日因出君此稿,乞侍郎序而传之。前青浦王述菴司寇辑《国朝词综》,载君《寿楼春》一调,亦从余箧中本录入也。是岁中秋后九日,凌廷堪次仲序。
附:
章酌亭墓志铭
淩廷堪
昔刘瓛既逝,户曹有辨命之作;羊绥云亡,大令起惜人之悼。良以淮琛荆璞,举世所同宝;蕙陨兰摧,斯人所共叹。矧夫牙操期听,雅号知心;谌赠琨答,旧称同调。则巫阳不下,楚客难招,莫测亭毒者何心,虔刘者又何意焉。君讳炯,字宁叔,又字酌亭,姓章氏,绩溪人也。丹阳竹箭,宜允充筐篚之华;黄海杞楠,允属庙廊之选。曾大父某,大父某,皆行贾海州之板浦场,而君遂生于是焉。刘尹原贯沛国,京口侨居;周访家本安成,寻阳寄迹。父某公,殁数月,君始诞降。郑小同手则有文,袁本初生而无怙。石麟初堕,已成黄口孤儿;玉燕方投,仅伴黑头嫠母。少而岐疑,总角能文。鲛人咳唾,尽是明珠;凤子机丝,都生异锦。才能扛鼎,貌不胜衣。卫叔宝世许璧人,孔巢父群惊仙骨。吴丈来旬,负淮海月旦之名,擅乡曲人伦文鉴,一见即曰:此国嚣也!士龙文弱,夙蒙赏于司徒;阿大清疏,赏见推于太傅。既冠,长身玉立,风度凝然。诗学李长吉,词如姜尧章。山鬼含睇,未足语其奇怪;洛神微步,未足状其娟秀。兼精骑射,复娴音律。挽强似塞北健儿,顾误类江东名士。柳边叱拨,锦鞯开八石之弓;花下琵琶,银字案六么之谱。生有至性,尝以太君刘氏,赋柏舟以矢心,和熊丸以厉节,思欲致身青云,书名彤管,人子以表现为荣,志士以显扬为孝。而濒海之民,鬻盐之俗,持筹则为英特,挟册则为狂愚。且居盈百年,不得占籍。河虽纳济,自溢为荥;橘纵逾淮,未能化枳。由是于邑无聊,恒以吟啸自适。与余同庚甲而小一月。庾威之于中立,岁共甲辰;沈达之于子瞻,生皆丙子。志趣不殊,过从甚密。纵秋原之猎,出则联镖;撷春苑之芳,居恒接席。雨昏茅屋,时时蹑屐而来;雪压芸窗,往往披裘而至。穷愁互答,寒禽多迭应之鸣;贫贱相依,野树羡交花之乐。年二十四,娶长洲龚孺人,敬礼如宾,倡酬成集。彦先以赠妇名篇,平子以同声作咏。琴瑟之静好专焉,闺房之师友备焉。甲辰冬,余北游燕蓟,君饯别河桥,黯然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惊心歧路,空悲畴昔之言;注目高旻,莫返蔚蓝之魄。以乾隆五十一年七月某日构疾卒,年甫三十。陆据入京师之日,已嗟薤露;张俭典羽林之年,旋歌蒿里。赤霄星宿,偶谪人间;紫府神仙,仍归天上。是年冬,余应京兆试,下第南归。未辍抱璞之感,更作抚棺之恸。黄肠七寸,邈若山河;白首三生,惟通梦寐。鼓龙唇于床上,已矣神伤;转尘尾于灯前,思之痛绝。君妇泣谓余曰,君易箦之顷,字余曰,“仲子何不来?”盖冀一诀也。张元伯临尽,呼巨卿而不知;嵇叔夜告终,思孝尼而莫见。范金欲事,已无不坏之驱;捣药何从,未有长生之术。君之子士杞,于五十五年三月某日葬君于龙苴之原。余以计偕入都,不克会葬。呜呼!青山有恨,下掩琼华;黄土无情,中藏玉树。敢同子建定丁敬礼之文,窃效昌黎志李元宾之墓。铭曰:
石照之山,光可鉴人。蕴其奇气,发为君身。元精烛空,降于海滨。生既有来,殁岂无因?绛灌少文,随陆不武。君乃兼之,当世谁伍?运斤成风,执辔如组。笔可雕龙,弓能射虎。羲和敲日,作玻璃声。君之诗篇,能与之争。去来无迹,天际孤行。君之乐府,能得其情。编珠作慧,研雪为才。玉楼帝召,吟魂不回。仙凡异路,咫尺蓬莱。上下求索,亦孔之哀。丹跗碧鄂,萧艾偕刈。粹质英姿,瓦砾俱碎。在彼行路,犹深感慨。况我与君,挚交难再。峨峨南冈,迢迢北阜。艺梅成林,墓门左右。寒香如云,覆我良友。太阴炼形,千年弗朽。

凌门诗社简介:
凌门诗社,简称凌社,2021秋,由湖南凌风,江苏凌双仲等人发起成立,并由凌双仲拟定社名,由凌氏宗亲凌风,凌双仲等多人讨论通过,名誉社长大家共同推举凌泽欣宗亲担任。并请凌朝祥、凌世祥二位宗亲担任本社顾问。2022年7月,宗亲们选举广东凌远科宗亲担任凌门诗社第二任社长兼主编。凌门诗社是全国较早成立的由国内姓氏成立的诗社之一。凌姓在全国姓氏中虽是小姓,但已有三位宗亲先后担任省市级诗词协(学)会领导:江苏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原副主任凌启鸿曾任江苏省诗词协会会长、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凌泽欣宗亲任重庆诗词学会会长,凌朝祥宗亲任新疆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诗社本着团结全国喜欢诗词楹联,书画等有共同爱好的宗亲进行诗词歌联书画方面的文学创作为宗旨,适当时机出诗社成员专辑,并挖掘整理历史上凌氏先贤的诗词,适当时机出精选合集,个人专辑。今后对古今咏凌氏先贤的诗词作品将加以整理。
编者声明:
中国凌门诗社是一个以凌姓宗亲结成的民间团体,坚决持不以赢利为目的,守定初心,每期发刊之时就先关闭平台的打赏功能。也杜绝了以后为些蝇头小利可能引起的经济纠纷的隐患,志趣不同者可路过。 篇中部分图片和作品选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感谢本社书法顾问,江苏省吴江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凌在纯宗亲百忙中题赠本社社名墨宝。

凌门诗社及社刊组成人员职务简介:
名誉社长:凌泽欣
社 长: 凌远科
副社长:
凌双仲 凌长龙 凌伟添
秘 书 长:凌长龙(兼)
副秘书长:凌拥军
文学总监:凌天明
宣传部长:凌仕钿
顾问:
凌朝祥 凌世祥 凌云尚 凌在纯
凌斌全 凌均久 凌风 凌铭
书法顾问:
凌在纯 凌长龙 凌剑飞 凌宏康
凌 云 凌士明 凌云志 凌海林
社外特邀书法顾问:
陈凤桐 (连云港) 马丙红(南京)
谢莉 (广东) 郭鸿森(苏州)
顾龙平(无锡)李家旺(连云港)
主 编: 凌远科
副主编:凌双仲 凌云丰
凌门诗社社刊都市头条特邀编辑:
阿 可(北京) 凌沧海(连云港)
《凌门诗社》社刊编委:
凌远科 凌双仲 凌 风
凌天明 凌云丰 凌拥军 凌一二
凌 斌 凌万东 凌未风 凌生喜
刊头刊尾书法:凌在纯
中国凌门诗社社刊编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