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岳父
文/梁玺山
岁月如歌,轻轻流淌,带走了太多的记忆与时光。而我,却在这无尽的回忆中,深深地怀念着那位与我共度三十一载春秋胜似亲生父亲的岳父。
记得1993年正月初六,初见岳父时,他脸上总是挂着和煦的笑容,眼中透露着慈祥和智慧。那时的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家门,心中难免有些忐忑。然而,岳父的亲切和包容,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安宁。1994年腊月初四,我与妻子张英走进婚姻的殿堂,从此我走进了这个和谐幸福的家庭。转眼间,与岳父在一起共同生活了30余载。回想过去的一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岳父的教诲时刻浮现在眼前,教我如何做人的话语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他不仅是妻子的父亲,更是我生命中的引路人,用他的一言一行,教导我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人。
岳父,生于1947年4月25日,生在解放前,长在红旗下,一生历尽曲折和坎坷。他性格直爽,忠厚老实,为人正直,好学上进,乐于助人,心怀坦荡。1965年元月参加工作,在三要小学任代理教师,1969年2月调到古城街小学任教。1972年12月转为公办教师先后在董联小学,古城街小学,寨子小学,新华小学任教。1995年9月任新华小学校长,同年11月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1999年9月,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授予“希望工程园丁奖,2007年9月光荣退休。
岳父的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心系教育,42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倾注于我县教育事业。特别是任新华小学校长期间,面对破烂不堪的校舍,落后的教学设备。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日夜操劳,一手抓教学,一手筹备校舍建设。他绞尽脑汁设计修建方案,争取资金,积极申报项目,经过两年的努力,通过捐款,集资,争取希望工程款等多种途径,筹措校舍建设资金30多万元。资金到位后,全身心投入校舍建设。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校舍建没。利用两年时间,新修教学楼,办公楼,三栋,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所做所为赢得了教育届各级领导和姜村村组干部及全村村民的一致好评。
随着岁月的流逝,岳父的身体逐渐衰老。2018年因积劳成疾,他被诊断出高血压引发脑梗,那一刻,我的心如同被重锤击中。看着他那日渐消瘦的身影,听着他含糊不清的言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和心痛。先后带岳父到西安交大医附院,西京医院,省人民医院治疗,并多次在商洛医院,县医院,中医院住院治疗。终因脑梗引发脑萎缩,病情日趋严重。然而,岳父却以他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与病魔抗争着,为我们这个家撑起了一片天。
去年初,岳父已经无法开口说话。他只能通过眼神和手势与我们交流。每当看到他那双充满渴望和无奈的眼神时,我的心都如同被刀割一般。我知道,他一定很想与我们说话,很想表达他内心的感受。然而,无情的病魔却剥夺了他这个权利。
去年腊月,岳父的病情再次恶化。我们不得不将他送到县中医医院治疗。腊月29日出院在家里过春节。春节过后,正月十六月把岳父送到县伊人康宁医院进行康复治疗,那段日子,我每天都在祈祷,希望岳父能够早日康复。然而,命运却并未眷顾我们。4月25日,当我从康复中心将岳父接回家中,准备为他庆祝生日时,他的病情已经严重到无法进食和饮水。生日蛋糕静静地摆放在桌上,却成了我们心中无法言说的痛。
4月29日凌晨1时,岳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心碎的声音。我紧紧握着他的手,感受着他那逐渐冷却的体温,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不舍。我知道,我失去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一个亲密的朋友,一个永远的亲人。
岳父的离世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他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爱和奉献。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他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困难,如何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他的离去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前行的路上。
岳父啊岳父,您走了,但您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会怀念您的一切,怀念您带给我们的爱和温暖。愿您在天堂安息,愿您的精神永存。您的教诲和关爱将永远陪伴着我们前行,成为我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岳父大人您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