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 徐志赓
对岭南的了解,最初从书上读到的苏轼经历而得知。苏东坡当年因“乌台诗案”遭流放来到被称为蛮荒之地的岭南,心中本充满惆怅,但生性开朗豁达的他,尝到了岭南的荔枝后顿然烦恼全消,欣然吟道:
“日淡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我虽没到过苏轼被贬谪之地珠江东边的惠州,但珠三角的东线、西线皆为岭南之地。五岭以南,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两广、海南、港澳皆是。
大巴在珠江三角洲平原上奔驰,开阔平坦的原野上水网密布,船来舟往;水网之间阡陌纵横,村落处处。一丛丛荔枝树长在路旁,一片片香蕉园从车窗外掠过。一盆盆花草放置在路旁,芳香扑鼻。从番禺、顺德林立的工厂围困中来到这清丽秀美的水乡,我的心情顿有被释放的感觉。
据当地人讲,这里为珠江的出海口,曾经是一大片荒凉的滩涂。后因战乱,生活在顺德地区的先人为避战乱逃到这里,在滩涂上挖渠开堰,围田造地,建房立屋居住了下来,因此人们称这里是人造的陆地。
番禺,当地人叫市桥,现在是成为广州市的一个区了。那次,从珠海回来,经南沙,过市桥,到广州。南沙港尚未开发,但已有动议。在市桥,参观了电器市场。那些年,广州得风气之先,已率先发展,市桥,毗连广州,电器生产、销售两旺,市场里电器林林总总,琳琅满目,使我等眼界大开。本来是农耕世界的番禺,业已迈入了工业化、电器化时代,领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顺德时下已并入佛山市。曾在顺德的大良吃过一顿中餐。只是粗粗留下了个印象。
吃饭言谈间得知大良有条华盖路步行街,充满南洋风情,骑楼很多,很漂亮。女老板介绍华盖路时,打着夸张的手势,说华盖路背靠郁郁葱葱的华盖山,是顺德独有的纯天然露天购物场所。听她这么一说,我不由得惊愕,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竟能对购物场所作纯天然露天购物思考,如此取向,恐怕只有广东顺德人才想得出来。
中山市的小揽镇,实在是应该称作“大榄”的!因为它实在太大太大了。它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南部,是中山北部工商业重镇,区域商贸中心,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县级),在中山市经济、人口、交通、城市建设规模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车窗往外看出去,小榄的的确确很大。小榄是闻名遐迩的珠江西岸工业重镇,完全可以与珠江东岸的长安镇、虎门镇相媲美。小榄是中山乡镇之龙头,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工业文明推进的时代,小榄人勇立潮头,遍布各乡村的企业中有着多个行业的“隐形冠军”,低调务实的企业家们以不懈奋斗的实业精神支撑着这座城镇的发展。隆隆机器声没有吞没这些传统的行当,现代文明的步伐没有淹没传统文化的光芒。这是我心中最美丽的中国小城!
珠三角西线游感
田地盖上厂房
身份业已改观
以前是农民
现在上下班
再也不用理稼蔷
往日的树林
如今密密麻麻成厂房
阳台上一朵朵鲜花
在回忆自然风光
更想听见蜜蜂蝴蝶悄悄说话
高耸的烟囱
飘着的是云彩吗
黄昏中最爱看的晚霞
仿佛远隔天涯
替代小鸟婉转的叫声
是机械转动的嘈杂
还有马路上汽车的喇叭
夜空灿烂的星辉
早已被隐没了光华
徐志赓,生于1947年,1966年高中毕业于浙江金华二中。1978至1982在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教育系学习,任班长。毕业后在东阳教师进修学校、东阳县委宣传部、市属高中、东阳市政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