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爱情悲剧 —《诗经·氓》呈现的凄美故事
(下)
文/王雅静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白头偕老当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聚,说笑之间情悠悠。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绝就算了。
当年曾发誓要一起白头偕老,但现实让女子感到悔恨。淇水滔滔,总有堤岸,沼泽绵延,也有边际,为什么负心的丈夫可以如此绝情。那些年少时候的甜蜜时光,那些曾经坚定许下的诺言,怎么可以这么轻易的放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两句也让我想到了卓文君的“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对于丈夫的绝情,女子下定决心要和他决裂。
什么也无所谓了,只要能离开,因为她已经伤透了心。简单地整理了一些衣服,逃一样地匆匆地出门。原野里,寒风中,秋叶飘零,曾经是那样葱浓的桑叶开始枯黄,憔悴。睹物生情,她只有泪往心里流。
想当年,唉,还想他干吗啊?可是又不得不想。因为爱太深,所以伤更重。人们总喜欢拿花来比女人,她也曾经花样年华。天真浪漫,无忧无虑。她美丽勤劳而且富有幻想。她常常把自己做成的蚕丝拿到集市上去交易,而正是在那市场上认识了那个影响了她的一生的男人。
淇水已断,缘分已尽。她笑自己太傻,不听父母之命,结果,沦落到这种地步。这又何尝不是自己的愚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谁没有轰轰烈烈的爱过,伤过?这场爱情里,她一直在追求,追求着一份虚假的爱。爱,最怕缘断情尽。爱,究竟是什么?没有答案,最标准的答案只有自己才知道。
纳兰性德在《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中写:“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通读全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初恋时不顾家人反对度过淇水,下嫁男子;后来婚姻不幸,也毅然决然的离开,不念过往,不畏将来。这是何等的勇气。世间爱情或许都是如此,从执着痴迷到决然放手,没有对错,只问本心。现在如此,千年前也是如此。
诗中的女子即使只是一个需要遵循三从四德的柔弱女子,但她还是很坚强的,她有勇气摆脱这样不幸的婚姻。
不是他们之间当初没有爱情,而是那个曾经甜言蜜语的男人变了心肠,也不是女人不尽力,而是男人的心中根本没有把女人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爱情是需要时时更新的。爱人之间需要时刻把对方溶入到自己的生命中。没有对另一半的充分尊重就没有永久的爱情,婚姻就只有解体。婚姻的幸福并不在于一见钟情,而在于夫妻双方永远的真诚和坚守。《氓》告诉我们一个婚姻的基本道理。比起不敢爱,爱过不算输,放过自己,天宽地阔。
美好的爱情是不要过度依赖对方,我们双方独立且共存。爱人前先爱自己,独立的人格更具魅力。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我们努力拼搏就是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快乐为主,冷暖自知。我们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一定是两个人的生活比一个人更快乐。
《氓》中的女主人公是聪慧、善良、勇敢的,她其实已经收获了一段非常甜美、让别人羨慕的情,比起很多想爱又不敢爱的人,她是幸福的。她的情感又是爱憎分明的,认识到丈夫的“渣”,她没有忍气吞声,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分手。虽然有些怨念,但最后也想通了,放过了自己,打算重新开启生活的新篇章。
《氓》的女主人公比我们想象的传统社会下的女子更加敢爱敢恨,更加坚强勇敢,更加懂得爱惜自己。她珍惜爱情,注重仪式感,勤劳能干,甘于付出。她这段让人叹惋的失败婚姻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我想,《氓》不会让我们对婚姻产生恐惧,反而是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爱情与婚姻的课,让我们对爱情永怀敬畏,让我们更加珍视自己的爱人,让我们懂得婚姻需要用心经营。
时至今日,手机屏幕背后的你是否还记得,那些静静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用汉字挥洒的温柔诗句?在此,让我带你走进《诗经》的世界,感受那些古人笔下描绘的情感,它们如同轻柔的风,拂过我们的心海,唤起恋人之间美好的期待与无尽的相思。但愿每字每行都能引起您心灵的波动,为您今日的时光增添一分墨香,为您的爱情之旅续写一段不朽诗篇。或许,您也会发现,爱情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的诗篇,等待着我们去认真咏唱。而《诗经》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爱情最动人的诠释。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现已退休。爱好广泛,尤喜播音、唱歌、旅游等,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善美,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好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