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在他乡常相遇
——写给青岛(洛阳)啤酒
文/刘志敏
现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有这样一个著名典故:一次,有位外国学者读了他的《围城》后赞叹不已,打电话说要见他。他在电话里回复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找下这个蛋的鸡呢?”先生用此比喻很是吊了一次喜欢他的读者们的胃口,也更增添了几许人们对他的仰慕之情。
类似于典故中提到的这位外国学者,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一些未知的事物,人们产生一种追根溯源的好奇心理,实在正常不过了。譬如像我,近年来一直嗜喝产自我们宜阳的青岛系列啤酒,也因此不只一次动了去参观青岛啤酒(洛阳)公司的念头。这啤酒的生产流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较之那位外国学者,我是幸运的。这不,机会终于来了。2020年4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宜阳县文联、宜阳县召伯文化研究会及灵秀师苑风网络文学平台,共同发起的“醉美香鹿山,魅力乡村行”大型文学采风活动。这次采风活动,香鹿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除为我们提供了辖区内10多个城乡人文景点外,镇主要领导还全程陪同并进行了解说。所选取的这些景点,最能反映香鹿山镇近几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午的行程排的很满,主要参观了以赵老屯等村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古色古香的赵老屯,已初见成效,村中到处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万亩生态花椒园,已初具规模,也将很快带给农民以巨大的经济回报。香鹿山镇的“三农”开发,成效显著,给采风的文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有名的青岛啤酒(洛阳)有限公司。这里也是整个行程中我最急于和最想去的地方。
尽管时间尚在“五一”前夕,但4月底宜阳的天气已经十分炎热了,中午的室外气温已攀升至30°以上。因上午的行程安排的太多,等全部的采风结束已过晌午。在香鹿山镇政府集体用过午餐,稍事休息后,在下午一点半钟,我们一行四十几人就又冒着高温,匆匆驱车来到位于产业集聚区青啤大道的青岛啤酒(洛阳)有限公司。
在公司展示大厅里,通过大型版面,我们获得了这样的信息:青岛啤酒(洛阳)有限公司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建设地点位于洛阳市宜阳县香鹿山镇的宜阳产业集聚区。项目占地345亩,总投资10亿元,设计年产啤酒60万千升,年销售收入16亿元以上,年均税收3亿元以上。
通过公关部门的介绍,我们还了解到:青岛啤酒(洛阳)公司选用目前国际一流的啤酒生产设备,配备有不锈钢发酵罐、进口过滤系统、瓶装包装线。从原料处理直至成品酒出厂,全过程自动化控制。检测系统采用进口全自动分析仪,化验检测项目多达100多项,以确保产品质量。同时,生产过程采用先进的二氧化碳回收、冷凝水回收、梯级制冷等环保节能新工艺、新技术。
抛开以上这些枯燥的数据和专业术语,让我更感兴趣的还是公司的消费者体验中心。这里的啤酒参观环形走廊及展示区等设计,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了解啤酒文化,解读啤酒文化、体验生产流程及品尝新鲜啤酒的有趣场所。置身长长的参观通道,让人产生如梦似幻的感觉。我情不自禁的由衷感叹:青岛啤酒(洛阳)公司真是一座环境优美、资源节约,集啤酒酿造和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梦幻工厂!
在参观的过程中,有一个令所有文友们难忘的环节——那就是近距离去品尝青岛系列啤酒。炎炎烈日,热火攻心,喝下那清凉爽口的啤酒,会让你去热生津,浑身顿感惬意。那端庄大方的公关部小姐,没有片刻停息,给我们斟上了一杯又一杯新鲜的啤酒。酒美人亦美,好客的青啤人给我们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
这次参观活动,也让我解开了心中关于啤酒的所谓“鸡与蛋”的谜底。
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战,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人民的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般节节提高,酒类及其它饮料也成了寻常百姓生活中必备的饮品。在青岛啤酒(洛阳)落地宜阳的这些年,它更成了我们宜阳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座上宾”。作为宜阳的一张名片,你若炎炎夏日来这里作客,好客的宜阳人定会拿最爽的青岛啤酒让你一醉方休了。
我们宜阳生产的青岛啤酒,除销售宜阳县域以内,还销往洛阳所辖各县,同时还销往更远的省内其它地市。现在,在河南许多的地方,一年四季里,青岛(洛阳)啤酒可以说随处可见。它实实在在成了我们宜阳人手中一张最靓丽的名片。
古之《神童诗》中有“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的名句。作为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很多时候在他乡的餐馆里,老家宜阳的青岛啤酒就成了我的故知。
2017年的国庆节,我沿宜阳、伊川、嵩县三县交界处的省道,进行了一次徒步旅行。考虑到80多公里的行程,中途必会劳累,于是我在旅行的背包里装上了两罐我们宜阳的青岛啤酒。当我走过七八里路,感觉带上啤酒还是负担重了些。我就心里想,途中自会买到啤酒的。我干脆将随身携带的两大罐啤酒藏在了路边的草丛里,打算返回时再来拿。那天中午,当我徒步走过九十里地,来到嵩县的闫庄镇的时候,在一家牛肉汤馆喝过汤之后,我向老板又要上了一瓶啤酒。当我看到老板拿出的同样是一瓶宜阳产的青岛啤酒时,心中一亮,就像他乡遇老乡一样那么高兴。拿着家乡产的啤酒,边走边喝,借着酒力,我较轻松地走完了剩下的六十多里的旅程。这是第一次在外地喝到家乡的啤酒,真是让我喜出望外呀!
2018年暑假,我和家人及朋友去了趟洛宁的神灵寨,经过三四个小时的攀爬,我们终于登顶。因天气炎热,所带的饮料早已喝完。我们跑去山上的小卖部,居然又遇见了我们宜阳的青啤,精神为之一振。掏钱买,那价钱一下子把我们震住了,平时我们在家喝的不到两元钱的一瓶普通啤酒,在这里竟然卖到了12元的价钱。心中甚是不平,我心里想:拿着宜阳的啤酒讹起宜阳人了?讨价不成。但听过商店小老板的一番解释后,我们心中的怨气随之消了一大半。毕竟山路陡峭,把啤酒运上山来,全凭人力,是要耗很多汗水的。我们花了36元钱仅买了三瓶啤酒。这钱在宜阳可以买到两件共18瓶的啤酒呀!但反过来想,这三瓶啤酒可真帮了我们的大忙了,不光解除了口渴,而且肚子也不那么饿了。青啤,老乡,真好!
2019年“五一”节,在平顶山市鲁山县的尧山风景区,在农家饭庄里,在我们没有指名要什么啤酒的情况下,对方给我们拿出的仍然是产自宜阳的青岛崂山啤酒。那次,我选取角度,手举青岛啤酒瓶,与著名的中原大佛还合了张影呢!
纵观酒的酿造史,随时间的推移,饮酒逐渐成为一种风尚、一种文化。酒文化往往代表着一个朝代的繁荣兴盛。也因此不难想象,酒为什么会成为唐诗宋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古代的白酒度数虽然都很低,极类似于现代的啤酒,但它使多少的文人墨客心旌摇曳,浮想联翩。他们对酒当歌,为后人留下了几多不朽的名篇佳作。
有人说,喝酒其实是一种病,而且是精神病。他这句话的本意,我还拿捏不准,因而我不敢苟同这样的观点。但又想一想,可不是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酒是朋友告别时,对老友的真诚劝勉和精神慰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酒是中秋佳节骨肉分离时,对亲人的无限眷念和美好祝愿!
因酷爱唐诗宋词,我喜欢上了浅饮白酒;因爱恋家园故土,我学会了豪饮家乡宜阳的青岛啤酒!
在青岛啤酒(洛阳)有限公司参观瓶装包装线时,我曾特意拍下了这样一组数据:
10分钟包装生产500箱,每瓶贡献当地税收0.25元,每天贡献当地税收432000元。
那么,青岛啤酒一年贡献宜阳当地的税收又会是多少呢?
“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家乡的青岛啤酒,你是宜阳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愿你越走越远,让我能在更远的他乡与你常相遇,也愿家乡人民的生活越变越美!
作者简介:刘志敏,白杨镇一中教师,幼时梦想是当兵,当作家,不成。今独钟情于家乡的白杨树。愿做一个在默默无闻中奉献自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