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收的小麦 每到麦秋,我的心里就犯怵。因村东南坡有我的七亩林地,为了能让土地多点收入,这几年我在林间种上了粮食作物,冬种小麦,夏种玉米。可一到收获季节,高大的大型收割机在林间由于株距及树冠的阻挡,进出困难,所以,收割机主都不愿意给我收割。
今年春天,我本打算将国槐的树冠去掉,因购买苗木的朋友建议我留好,可能卖个好价钱。但是,苗木购买的越来越少了。为了好收割,我只好再给伐树的小崔打电话,让他在收麦前将国槐的树冠削掉,以让收割机好进入,省得自己手工割麦。
2024年6月7日,我给李大中村的小李打电话,问他有空来收我的麦子吗?他说下午给我联系。他对象就是我村出嫁的闺女,叫爱英。爱英和我是一个大院,按辈分我称她姑奶奶。
就在中午,爱英姑奶奶给我打来电话,说下午去你那里收麦,让我在村口等他们。来之后,小李看了看林地,感觉还可以,就开始收了。虽然我去年将部分树木进行了移栽,但对于大型收割机来说,进出还是很困难。尽管这样,小李还是耐心地给我收了起来。在收割过程中,爱英姑奶奶总是提前将每畦间遗落的树枝进行捡拾,以担心枝条卷入收割机传送带,造成不应有的麻烦。
没成想,在收到第二车时,天空中突然下起了雷阵雨,将我们都淋透了。小李一看再继续收割,恐怕由于地表土质有粘性,车就开不出来了。他急忙将车开出,并告诉我,国槐间(行间距4米)的小麦确实车不好进,只能收到这儿了。我一看也没办法,就让他将车中的小麦倒到村北大街西侧,然后他将车开回家。
既然小李不想来了,再约其他的车由于收了一多半,一般都不愿意来。没办法,只好自己割吧。
8日早饭后,我和老父亲开始割麦。老人认为我们只割收割机未收到的边旁麦行,没想到林间的9畦小麦全用手工收割,从来不知疲倦的老人也有些“卸气”了,“这么多,我们割到什么时候啊?!”
我想,这么多的麦子,不得割六七天吗?没办法,我再给爱英姑奶奶发了微信,让小李尽量过来给收一下,早点晚点都行。收这样的麦子,比大田费劲一半还要多。地头短,树木挡,七拐八弯,想想,我如果开收割机,也不愿意干这种活儿。
没想到,爱英姑奶奶来电话了,说雨后将收割机进行了维修,下午就过来。这让我满心欢喜。我本来想什么时间都行,不需要这么快的,结果这对善良的夫妇还是在简单的午饭后过来了!
小李过来后,又对林间的行进方向进行了“研究”。同来给我运输小麦的小季也很勤快。在收割过程中,每当遇到挡车的粗树枝,小李都在车上准备了一把砍刀,将车停下,站在驾驶室把树枝砍掉;小季呢,每当看到软树枝挡车时,都将树身抓牢,向外进行晃动拉移,以让收割机安全开过。小季身体虽然有些肥胖,但动作敏捷,反应灵活,一看就是一个干净利索的麻利手儿。
在收割最后一畦时,收割机无论如何调整方向,就是进不到林间麦畦。小李一看就说,一个是这畦不能收割了,一个是将影响倒车的一棵树砍掉,问我如何选择?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棵树再好,先收割小麦是当务之急。于是,我决定,将树砍掉!
当时儿子也过来帮忙,将那棵北栾从下边砍到一半就气喘吁吁了。小季过来,三下五除二,最终将树砍倒。这样,收割机顺利进入林间麦畦,林间小麦才得以全部收割完毕。
而对于我和老人收割的边旁小麦,我让陈龙将麦捆从田间运到地头,想让小李用收割机将小麦脱粒。爱英姑奶奶说,这样不行,小麦无法通过自身拨料进入脱粒槽,只能将麦捆重新摊铺在麦茬上,收割机在行进过程中放低拨料器,将麦杆拨入,通过脱粒,才能完成。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收割,剩余的林间小麦全部收割完毕。这是近三年来我最开心的一次收获。因为,是善良的姑奶奶夫妇让我如此开心,我也由此与他们结成了真正的人生友谊。
祝福善良的人永远善有善报,福乐康安!
写于2024年6月11日下午

作者简介:陈宜森,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退休前在济南市商河县法院负责宣传,2024年在济南市中法院从事法院宣传工作。有近千篇新闻及文学作品在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山东法制报刊登,著有作品集《天平追梦》《法庭故事》两部,获各级奖项一百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