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3890期
远去的记忆(三十六)
——渐行渐远的城市痕迹
作者:秋墨
主播:默人
一个城市的发展,总会留下些许的痕迹,家乡兰州也是如此,只是这痕迹多已成为人们深深的记忆。
(十)说说“古刹晨钟”
旧时的兰州,年代久远的寺庙较多,所谓“古刹”便由它而来,这也就为“古刹晨钟”的敲响奠定了先决条件。每日清晨或日落黄昏,城内城外各大寺院的钟声齐鸣,那场景不可谓不壮观。正因为如此,“古刹晨钟”才与“莲池夜月、虹桥春涨、河楼远眺、梨苑花光、白塔层峦、兰山烟雨、五泉飞瀑”等并称为兰州的“古八景”。
一日之计在于晨,在老兰州人的记忆里,每天清晨唤醒人们的不是时钟的闹铃,而是天际微亮之时回荡于金城上空那厚重绵长的敲钟声。
兰州在明代之前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军事和交通要道,明肃王时期开始重点发展兰州的经济文化,从而使这座千年古城迅速成为了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期间还因为执政者的偏好,许多寺院也乘势得到发展。据《兰州市志·文物志》记载,当年的兰州曾有寺庙众多,后来因为战火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寺庙大多被毁。从现存寺庙的遗址看,位于高处的五泉山庄严寺、白塔山白塔寺,华林山华林禅寺,这些寺庙居高临下,与位于城内的广福寺、玉佛寺等鼎足相望。每座寺院都有铁钟或青铜钟,每到清晨或傍晚,金钟齐鸣,高低远近,钟声悠长,声浪覆盖全城。正所谓“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声”。久而久之“古刹晨钟”之盛景得以形成。据老兰州人回忆,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兰州城区还保留着旧城的痕迹,黄昏日暮,每当钟声响起,那浑厚绵长的音浪似乎也带领着人们倾听历史的细碎时光,感受着从前的人们在暮暮晨钟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美好生活。
当年兰州“古刹晨钟”的恢宏景象也给一些文人墨客带来了创作的灵感,写下了“梵宇沉沉绣古苔,钟声每向枕边来。鲸鸣碧落千门晓,锁辟金蟾万户开”的千古绝句《古刹晨钟》来赞美。
然而,时代的发展也让兰州地区的很多寺庙未能保存下来,自然绵长悠远的钟声亦不复当年。尽管如此,我们依旧可以从历史的遗迹中一窥当年兰州各寺院香火繁盛的盛况。现存于五泉山猛醒亭的铸铁挂钟泰和钟,历经沧桑800余年,若要敲击,仍能发出浑厚响亮的钟声来。时代在变迁,古刹不复然,钟声存记忆,印象恒久远。
2024年5月28日
作者简介:森严,笔名秋墨,男,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人,国家机关退休干部,一个酷爱文学艺术的业余“选手”,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专职成员。从业四十余年来,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喜欢书法摄影,其书法与摄影作品多次在行业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近年来学写诗歌与散文,诗作以自由体见长,散文朴实无华,以往事回忆见多。很多作品被一些自媒体文学栏目登载,个别散文诗歌还被地方纸质刊物刊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作为一名自幼生长在兰州的平川人,家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乡土气息,始终吸引着他,影响着他。
主播简介:默人,本名赵亮,企业在职员工,中华诗歌联合会主播。喜欢阅读与朗诵,爱好摄影。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钱文昌、唐连明、晨曦
主席兼总编辑:梦如诗
副主席:李希勇
秘书长:艳阳天
副总编辑:追梦天涯
主席团成员:梦如诗、吕兴福、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钱文昌、李希勇、唐连明、晨曦、艳阳天、米兰、追梦天涯、蓝儿、吥咻、森严、聂子、秋竹、荷塘月色、戴维
主播部成员:艳阳天、米兰、荷塘月色、戴维、云水禅心、芋蓉、草莓、叮叮、竹雨、逸心、默人、艳阳、兰子、慕紫、雪莲、蔷薇、大峡谷、风铃、一米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