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桥横铁索寒(组诗)
文/北山虎
诵读/娟子
一 康熙留下了12164只眼睛
康熙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
康熙时代
中国的版图空前绝后的辽阔
在茶马古道还给泸水上留一架铁索桥
用13根
用103、67米的长度
用40吨的重量的解说词
形象生动地诉说“康乾盛世”的辉煌
让12164环生铁环
像12164只眼睛阅读着319年的历史沧桑
二 有 杨成武 王开湘
毛主席《长征》诗的韵律更铿锵
井冈山的星星之火
是可以燎原的
红军将士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
中国革命的道路在何方
明天的曙光在何方
红军在瑟瑟秋风中
开始“战略转移”了
《十送红军》的凄婉旋律
伴着呦呦鹿鸣
着实让后人脊梁骨感到了凄凉
遵义会议选择了毛泽东
是中国革命实在无路可走了
毛泽东四渡赤水出奇兵
又用大渡河的强渡续写了
大气磅礴的诗词华章
《七律.长征》最受用的
是那句
“大渡桥横铁索寒”了
好一个“横”字 霸气至极
豪气至极
我写到此处
立刻有叱咤风云的杨成武 王开湘
铁骨铮铮地生动了我的诗行
他们可是一天一夜行军240里的呀
且在雨中 且在夜中
且后有追兵 不能打火把
雨夜中饿了吞一把炒米
用舌头搅拌着雨水
拄着棍子
与蒋介石赛跑
让毛主席诗词呀
内蕴更丰满
意境更浪漫
音律更铿锵
三 红军不是石达开
蒋介石是熟读历史的
蒋介石是不乏智囊的
铁索桥12164只铁眼是亲眼目睹的
太平天国冀王石达开
是为了给儿子的庆生
贻误战机被俘的
是因为激化民族矛盾断头的
蒋介石就是把剧本按着历史构思的
1935年5月29日
12164只铁的眼睛
目睹红军的无坚不摧
——红军不是石达开
蒋介石的对手
不是博古 不是李德
是毛泽东在与他较量
刘伯承与苗族首领小叶丹
歃血为盟的壮举
彻底打乱了蒋介石的脚本
让红军铁流摧枯拉朽
一步步接近了延河水上
宝塔山映照的金光
历史 请告诉我
这是桥吗
这叫桥吗
——没有桥面
泸水奔流
掀起巨浪
铁索直晃
川军不傻
没有拆桥
是因为川军心里压根就没有
红军能够过了江的选项
川军的桥头堡机枪火舌喷射的
这就是红军的路呀
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红四团二连
选拔的22名勇士
就是22尊军神呀
抡圆大刀
为新中国杀出了一条血路
在世界军史上谱写下了辉煌
12161只眼睛射着寒光
眼巴巴地见证着初心的力量
势不可挡
四 22勇士 只有两个名字留给了文献
22名勇士
只有连长廖大珠
连指导员王海云两个名字
留着党史文献上
杨成武将军追忆
还有一名叫云贵川的
红军苗族战士
云贵川是名字吗
共产党人就是这样义无反顾
把头颅掖在裤带上
他的家乡在哪里
他的父母在哪里
只有他滚烫的血了
曾经淌在铁索
烫痛了某一只历史的目光
一个叫王永模的热心人,
曾经踏遍万水千山
寻找二十名勇士的名字
还一个不该有遗憾的历史真相
但是还是有遗憾的呀
只有十二个名字被历史纪念碑嵌上
其中四位可是桥上牺牲的烈士呀
他们都还年轻
都还有梦
都怀着不再当牛做马的梦想
命丢了 可主义却实现了
血流了
共和国的旗帜却红了
却高高地迎风飘扬
多想 采撷一捧鲜花
敬给人民英雄纪念碑
因为中国革命有许多英雄
像大渡桥的勇士一样
没有留下名字
名字当时他们都没有在意
只是心里装一束瑰丽的曙光
作者简介:北山虎(吴虎汉),河北唐山迁西人,老三届,老知青,开滦退休;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唐山作家协会会员,老三届诗社社长,坚持每天一诗。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