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感恩我的父亲
文/李志华.
新安县作家协会.2024.6.15
在今年的父亲节到来之际,我专门抽空静下心来,特写这篇散文,以深切缅怀感恩我的父亲,并把它敬献给天底下所有的父亲,晚辈们会从您们那里汲取精神营养,努力学习工作,把您们开创的兴家助国事业做好做大做强,从而书写出晚辈们那充满艰辛而又辉煌的人生。
父亲节(Father's Day),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1910年诞生在美国,是由住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Spokane) 的布鲁斯多德夫人 (Mrs. Dodd,Sonora Louise Smart Dodd) 倡导的。多德夫人的母亲在生育第六个孩子时,因难产而死,多德夫人的父亲威廉·斯马特先生 (Mr. William Smart) 曾参加过南北战争,他在妻子过世后,独自一人在华盛顿州东部的一个乡下农场,承担起抚养、教育六个孩子的重任,多德夫人在家中排行老二,亦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细心特质,让她更能体会父亲的辛劳,斯马特先生白天辛劳地工作,晚上回家还要照料家务与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儿女们终于长大成人,当子女们盼望能让斯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际,斯马特先生却因多年的过度劳累于1909年辞世。
1909年斯马特先生辞世之年,多德夫人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最终她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同意。1924年美国总统柯立芝表示支持设立全国性父亲节的建议,1966年约翰逊总统签署总统公告,宣布当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美国的父亲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美国的父亲节,并成为美国永久性的纪念日。
所以,今天我们才有特定的节日,来感恩父亲,那还真的要好好感谢布鲁斯多德夫人。
二、父亲虽没给我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但给我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营养
我的父亲名叫李信子,生于1936年5月,扫盲班学历,职业工人。父亲的童年是不幸苦难的,他二岁时我爷爷因病去世,他六岁时我奶奶被人杀害,他就成了孤儿;1958年秋,他抓住了国家大办工业的机遇,去距家3.5公里的新安县县办的郁山煤矿当一名工人,也就是在该矿工作期间,他参加了该矿半年的扫盲班,简单学习了扫盲班的语文和算术;后来他又到过县办的竹园磺矿、县办的化肥厂工作。父亲在外工作整整28年,在这期间,他当过生产工人、生产调度、仓库保管员。他于1986年冬在新安县化肥厂退休,终在2006年秋因病去世,享年 70岁。
父亲虽没给我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但他却给我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营养。这就是:“我读书时,父亲常对说,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祖国、社会、家庭有用的人;我工作时,父亲常对我说,要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干好工作,拿到当班工资,全家人生活才有保证;我结婚时,父亲常对我说,要理解尊重妻子,有事和人家商量着办,勤俭持家,艰苦朴素,教子有方,促其成才;我走向社会时,父亲常对我说,待人接物要文明用语,诚信友善,助人为乐。’
现在,再次回想起父亲曾对我说的这些话,它们确实是无价之宝啊!是最好的精神营养呢!
三、汲取父亲的精神营养,努力学习工作,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
父亲去世已整整18载了,但我会时时刻刻汲取他留给我的精神营养,静下心来,珍时学习,努力工作,特别是目前要进一步做好采写新闻报道和编辑《新时代文明家风》网刊工作,以正确的與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当代的“乡村振兴”和圆好中国梦,做出我自己应有的贡献,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
二、作者个人简介
李志华,男,生于1964年11月11日,家居新安县南李村镇仙桃村,毕业于河北新闻与文学刊授学院新闻系,职业工人,中共党员,爱好新闻文学,是新安县作家协会的会员、新安县作家协会挹月文学研究会的副秘书长、河南省国学会家风建设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全国著名网刊《京津冀.头条》的特约撰稿人,全国著名《天赋文学社》的特约作家,全国著名网刊《木子存香文学微刊》的特约撰稿人。自1991年秋采写编稿件以来,个人作品多发表在县级以上媒体(主要发表报纸、电台、杂志)及全国著名网刊上,还曾在新安县计生委、新安县党史研究室征文中获过奖并被颁发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