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父亲节特刊!都市头条--西银/北京/上海头条!
本期联家诗人名册:
顽石.吕宝库 罗奕梅 方留聚 邹德海 李秦 罗启明 李怀定 乔维祖 心悟 邓万斌 白燕 长白居士 孙德力 张满海 王进 卢木荣 李涛 石凡生 高飞亮 刘亚倩 老铁 许祥 開甯.刘开宁 李刚 随缘 李周省 智者见智 道源 兴旺 冰阳 倪宪培 倪守华 刘皓
父亲,生命的源泉
顽石.吕宝库.辽宁抚顺
父亲,
脚踏着坚实的大地,
头顶着深邃的兰天。
生活的艰辛写满老茧的双手,
家庭的重担搭在自已的双肩。
从未见父亲掉过眼泪,
连滴血的汗水都自己吞咽。
他从未给自己过过生日,
却给每个孩子的生日买上半斤饼干。
父亲的付出默默无闻,
用任何词汇表达都显得苍白清淡。
父亲的关爱如同春雨润物,
渗透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
他从未叫过一声苦痛,
也从未喊过一声抱怨。
唯一的慰籍就是一把花生米和二两老白干,
高兴了就喊几口全不在调门上的武家坡和失空斩。
他的举止言行感染着身边每个人,
就这样直到老去都没见过老人哭丧的脸。
在儿女们心中,
母亲的胸怀就是温暖的房间,
父亲的身躯就是美丽的家园。
只有父母的合壁,
才能撑起家庭的一片天。
祭拜父亲
罗奕梅.宁夏银川
三十七载父亲念,笑貌音容心中藏。
总忆椿庭满眸泪,养恩没齿错时光。
每年赋倚思怀在,不见人影问天长。
灵前磕头三跪拜,祭酒诗提烧纸香。
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椿庭寂寂,泪雨潸潸,哀悼犹须扬善举;
教泽绵绵,遗言凿凿,追思莫忘振家声。
方留聚.河南三门峡
父亲节题父亲
父爱如山,立地顶天,系国牵家担重任;
亲情似海,呕心沥血,培儿育女做良才。
邹德海.辽宁朝阳
父亲
勇敢坚强,遮风避雨家中伞;
勤劳实朴,教子御寒路上灯。
李秦.宁夏银川
题父亲节
儿子三希儿子徐徐进步;
父亲频祝父亲日日无忧。
罗启明
联题父亲节
心因父逝心滴血;
月为吾悲月掩光。
李怀定.宁夏中卫
父亲节忆父
乔维祖.宁夏中卫
每逢忌日奈何安,常忆父慈忠孝全。
男子生来作人杰,女儿死后亦英贤。
邻居团结家庭好,尊敬公婆耳顺年。
昨夜三更愁对月,音容笑貌梦中迁。
父亲节随笔(中华通韵)
乔维祖.宁夏中卫
父爱大如山,重活扛在肩。
人前训愚子,身后育婵娟。
妻室岳萱敬,关心翁妪安。
春蚕丝未尽,鹤发伴童颜。
父祭日有感
心悟
望空一片风云涌,热浪焚心不尽烦。
岁至衰年唠子女,身徊客路愧椿萱。
为人应守三分孝,泣泪终无半句言。
逝父仙游今祭日,腹中滋味似江翻。
父亲节感怀
邓万斌.宁夏永宁
田头犁月挂银霜,白发苍颜四季忙。
收手休闲刚享乐,谁知毒疫去天堂。
父亲节
白燕.宁夏
山高水长映光辉,父爱如潮静默归。
晨起锄田滴汗土,暮年携子笑开眉。
言传身教树人志,桃李师植才士回。
岁月悠悠情未改,家风世代继德维。
七律.父亲节随笔
长白居士.吉林
肩挑日月度人生,岁月耕耘慈爱盈。
头顶朝霞何惧苦,身披霜露总含情。
温馨默默难兼顾,酸楚时时易出迎。
美德传承儿女孝,无私奉献暗无声。
父亲节念父
孙德力
父德常怀恩若山,泠风历雪刻容颜。
云移天地愁中忆,世隔阴阳梦里还。
总望家乡忧未已,何妨客路念相关。
儿孙眼底巍峨势,铁骨仁心气自闲。
父亲
张满海
立地顶天图自强,兴家奋斗历沧桑。
为儿为女遮风雨,辛苦勤劳一世忙。
父亲节怀父(中华新韵)
王 进.宁夏石嘴山
又遇俗节六月天,心情不禁喜加酸。
乐吾为父今接贺,痛老椿踪早入棺。
在世难全当面孝,归阴必有梦中牵。
且将思念化成酒,洒向黄泉悼逝先。
父亲节示儿
卢木荣
砥砺前行剑自磨,涓涓流水汇成河。
人生祸福终无定,善守何须问几多。
父亲节
李涛.北京
解放前即有,每年八月八。
民国时确立,历史众能查。
终断九州盼,传承百姓夸。
洋人节莫过,恢复爱中华。
七律.父亲节(下平一先)
石凡生.宁夏石嘴山
立地顶天崇父山,院庭社会拥功肩。
女儿抚养成家业,关注孙丛后续川。
踏上退休文学路,诗词歌赋献辉妍。
身康体健游琼景,再造夕阳鸿片年。
清平乐.怀念父亲(词林正韵)
高飞亮.宁夏彭阳
乾坤正气。弄墨书留字。睹物思人伤心起。祭奠先公辞世。
老宅常受孤眠。大山熬夜三千。偶伴护家爱犬,几多苦旅尘寰。
七绝.怀念父亲
高飞亮.宁夏彭阳
何知父病如山倒,探守儿孙尽耐心。
头上青天成舵手,养家糊口受人钦。
怀念父亲(中华新韵)
高飞亮.宁夏彭阳
两载音容犹宛在,生前至爱墨香留。
乾坤正气今垂念,天地良心古探求。
食管癌得先父去,育儿情记大恩酬。
惠风和畅逢春暖,四月八铭雨泪流。
父亲节感怀
老铁
为儿为父度流年,甲子一轮在眼前。
身退江湖仍试笔,梦回乡野又挥鞭。
饴孙时把红包发,祭祖常将白纸燃。
是日夫男不过节,只因稍逊女人贤。
父亲节思念父母(中华通韵)
刘亚倩.宁夏
如山大爱顶天梁,温饱家人安泰祥。
敬业育才桃李硕,园林茂密苦辛忙。
慈眉善目影铭记,遇事真诚心热肠。
父母之恩及早孝,孩儿悔泪写诗章。
父亲节怀念父亲
刘亚倩.宁夏
辛勤学校育人才,鬓染霜花桃李栽。
慈父老师家子旺,言谈身带笑颜开。
七绝.怀念父亲
许祥.黑龙江
父亲逝世十余年,形象时时现眼前。
似海深恩无以表,万千思语化诗篇。
七律.缅怀父亲
许祥.黑龙江
老父从容驾鹤游,至今已历十余秋。
谆谆教诲心铭记,默默关怀脑刻留。
含蓄深沉情更切,威严厉烈爱尤稠。
缅怀高德哀思寄,奔涌长歌笔底流。
七律.怀念父亲
许祥.黑龙江
父爱如山感念多,桩桩件件暖心窝。
骑肩打马欢欣舞,把手锄禾快乐歌。
反哺情深滋骨肉,教传恩重撼星河。
音容隔世永相伴,沉痛哀思化梦哦。
联题父亲
温暖慈祥若水,朴素喜担当,爱子心无尽;
广博厚重如山,勤劳常奉献,持家事有方。
刘开宁.宁夏银川
老父亲题图诗词六首
如梦令.老父一生种地.词林正韵
開甯.宁夏银川
老父一生种地,满面沧桑样子。每每望农田,总是开心不已。笑意,笑意,一脸菊花堆起。
如梦令.老父手持烟斗(中华新韵)
開甯.宁夏银川
老父手持烟斗,享受圈圈吐口。好像在寻思,割麦何时动手?细瞅,细瞅,总是这般消瘦。
父爱如山(中华新韵)
開甯.宁夏银川
父爱如山厚,感人故事多。
家中天顶起,沉默过生活。
如梦令.父爱如山宽广(中华新韵)
開甯.宁夏银川
父爱如山宽广,背影望着成长。父爱是光辉,为子指明方向。破浪,破浪,儿女坚强保障。
如梦令.话语如春温暖.词林正韵
開甯.宁夏银川
话语如春温暖,困惑迷茫驱散。父爱大如山,幸福常常溢满。陪伴,陪伴,快乐温馨永远。
父爱(中华新韵)
開甯.宁夏银川
挺拔而伟岸,父爱大如山。
还像一张伞,帮孩遮雨天。
怀念父亲
李怀定.宁夏中卫
漫路凄风二十秋,遥念先父痛悠悠。
艰难养家掏肺肠,含辛育儿多苦愁。
无奈灵魂隔阴阳,浑然肃像罩纱绸。
捧酒怀情山岗约,愿望天堂带笑收。
父亲节感赋
李刚.吉林
严父恩情重如山,历尽艰辛不等闲。
日夜操劳为子女,勤俭持家重任担。
呕心沥血创财富,大爱无疆美德传。
痛惜慈父西天去,父亲节里想连篇。
父亲节
随缘.宁夏固原
昔日为生活,聚少分离多。
欲听唠叨语,夜来入南柯。
五古.父爱如山
李周省.陕西扶风
人间父爱大,情怀满盛夏。
勤劳奉献爱,儿女佑天下。
《老人》
智者见智
一把扇子
怎么扇也扇不走心烦
没有人再听故事了
没有人再聊天了
没人再吃做的菜了
邻居们都说有福
穿的 用的 补养的
都是外国货
鸡 狗
鹅 鸭成为陪伴
只有在这夏夜
这棵三十年的大树下
听听熟悉的蝉鸣
看看偏西的月光
用这把数年的蒲扇
和寂寞聊聊天
《父亲的心声》
道源.宁夏银川
我是一位老医翁
君臣佐使分得清
愿做绿叶
让儿女这朵花更红
愿做沃土
让儿孫在土中滋润
有人说苦
有人说痛
我说铁犁的耕耘
虽苦
虽痛
却有丰收的期盼
你再能干
儿孫无成
失败就是唯一的注解
你再平庸
培育儿孫若成功
你就是成功的爷爷和父亲!
笑对人生全看儿孫!
这就是父亲的心声?
《父亲》
兴旺.山西
不敢写父亲,我怕他爱的土地
掩埋了他佝偻的躯体
不敢写父亲,深怕半夜清风
拂不去他挑水山路上的深深脚印
性格倔强,和他的老黄牛一样
硬是把春天犁成万山绿遍
在秋天,曾和镰刀较劲
生硬地把爷爷留下的磨刀石
磨成半个月亮
一壶老酒
一生没有醉倒过父亲
奶奶坟前的一杯浊酒
却把他醉得眼泪稀里哗啦
有人说父亲是大山
我说父亲是山上一棵树
在风霜雨雪中,依然铮铮不倒
有人说父亲是天
我说父亲是条河
一条无声无息,日夜流淌的河
父亲卖柴
罗启明.武汉
村里两个人力气最大
父亲和"元子"叔叔
他们经常约着
一起去李集镇卖柴
暗暗较劲
看谁的柴担子最重
大约都在150斤以上吧
鸡鸣即上路
八里路,抄近路
卖柴的那天
有油条吃
还有新口琴
没有什么音乐细胞
就是瞎吹
但他爱听
暑假到了
门口的柴火堆起来
父亲指了指
挑去卖了吧
这就是你们的学费
柴火卖了
我也鸡鸣时上山
上山砍柴火
天天砍
拼命砍
再多也不用怕
父亲力气大
我挑不动
他能
哥哥也能
上大学的那天
还是父亲挑着我的书箱进城
他的力气大
也是熟路
年轻时候他来过这座城市
我不用砍柴了
他还得继续卖柴
《父亲节足迹问候》
冰阳
2024年6月16日
父亲节
我去大集一转
父亲节为家人选择礼物
为做父亲的人
送去节日的问候
父爱如山担当重任
血脉根根融情
人间大爱无疆
用绿树和红花歌唱
驼背的背影和老茧的双手
谁念谁亲谁思
远走的和健在的父亲们
您们辛苦了
您的孩子们爱您们
您的宝贝祝福您们
不是物质金钱利益多少
而是健康幸福平安常在
一个网红的故事
直播歌词的心声
撕心裂肺的呐喊
失去了母爱
被抛弃了父爱
孤儿独女的泪
父亲节为失去父爱母爱的孩子祈福
祝伤痛的孩子健康成长
不是金钱利益侵袭灵魂
而是感恩戴德修心养性
国家栋梁之材的建树
家庭孝子贤孙的续缘
2024年6月17日父亲节作于河子书屋
七言诗:父亲节
一个老农父亲
的心愿…
倪宪培.吉林
终为人师父为典,更乃儿女更乃范;
父母子女一教师,儿女方能大学念;
古今所有才能者,都是父母好教员;
岳母刺字训岳飞,孟母为儿三搬迁…
从我记事那一天,爹您从没把酒沾;
为了全家过生活,更为让我把书念;
披星戴月干农活,为了干活没早晚;
整天干活身挨累,面朝黑土背累弯。
我是一株花好看,您用血汗来浇灌;
爹您腰背象弯弓,企盼我成穿云箭;
可是大学校门硬,把我箭头往回弹;
弹回农村下苦力,您老无奈长哀叹!
爹您破例把酒贪,一气连喝两小碗;
您老从那话语少,不再趾高向人谝:
见人夸我有出息,定考大学当状元!
我让您老心失望,让爹失望丟脸面。
老爹郁闷疾病患,一病沉重奔黄泉;
是我少小不努力,让爹失望命归天!
世上人分三六九,焉能各个大学念;
可怜天下父母心,都想盼孩有才干;
才干不会从天降,不付努力违父愿。
没考大学怎么办?无奈我接老父班;
起早贪黑干农活,面朝黑土背朝天;
披星戴月种庄稼,心情和爹样企盼:
企盼儿女考大学,儿女也没考大专。
根据一个农村老
农为儿子没考上
大学而生病去世
而感叹写>
看倪宪培诗文:
父亲节…
倪守华.山东
父如登天梯,又似拉车牛。
有您唱主角,孩儿方无忧。
父亲节日到,歌词萦心头。
一家之脊梁,挣来柴米油。
拉扯儿女大,您面添折绉。
岁月匆匆过,光阴赋人寿。
天下之父亲,皆怀喜乐忧。
盼儿有出息,竭力尽心谋。
读罢宪培诗,拙笔赋打油。
盼子成龙风,深懂父怀愁。
借酒醉自己,黄泉路早走。
悲恨心交加,五言批其谬。
成才先成人,孩好何所求。
里子和面子,何先何为后。
此父一根筋,是头倔犟牛。
要有好性格,需要终身修。
《先父百年诞辰祭文》
刘皓.宁夏银川
星辰更替,往事依稀,思父之情,耿耿于心。先父辞世,四十有余。今夕之年,百岁诞辰。叩拜之间,举觞寄情,敬拟悼文,哀缅以祭。
先考刘公,君器尊称。甲子之初,相属亥猪。根落关中,渭南富平。战乱之世,家道贫穷,幼年丧父,依母为生。寄人篱下,童年揽工。恶主欺人,时予霸凌。少年气盛,反暴抗争。世道昏暗,挣扎前行。冥冥之中,偶遇救星,契而不舍,随队从军,救苦救难,唯我红军。转战长征,扎根陕北。随侍志丹,警卫特立。恩师引路,启蒙习文,陕北公学,文海驰骋,八年抗战,百炼成金。枪林弹雨,九死一生,钢铁之躯,浴火重生,肢残心红,奋斗终身。易职转业,干校育人,桃李满园,誉就功成。转战三边,进军宁夏,屡建奇功。建国伊始,入职公安,执法严明,绞匪除霸,惩恶除奸,威震敌胆。文革运动,受难赋闲,博览马列,卧薪尝胆。复职军管,拨乱反正,整序维稳,共度时艰。调任警校,培养中坚,呕心沥血,积劳成疾,病体难安。操劳一世,福寿未享,六十英年,早逝哀哉!
回首往事,音容宛在,恩泽未报,顿首泣血,心绪不安。未能反哺,会觉已晚。百年诞辰,追思缅怀,诚叩礼拜!告慰慈父,老母安康,子孝孙贤。祈父仙界,在天之灵,含笑九泉。
注:文中志丹为革命先烈刘志丹,特立为革命先辈徐特立先生。
子:刘皓写于甲辰龙年庚午月辛亥日
《我的父亲》
方留聚.河南三门峡
"光耀门庭,教子勤劳彰德义;香遗书案,传家苦读写春秋。"不觉,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个年头了,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至今仍记忆犹新。
我的父亲方德明,1921年生在一个十里八乡知名的乡村医生世家,排行老四,乳名四喜。父亲九岁时祖父母相继离世,祖传医术只传到大伯父那儿。好在当时家境不错,父亲能在私塾读四年书。父亲一生都在农村生活,没有离开过黄土地,没有放下过手中的那支笔,可以说是手不释卷。所以,我们家虽称不上书香门第,但应该算得是耕读之家了。
人的命运与家相连,家的安稳与国家息息相关。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9年,时年十八岁的父亲新婚不久,就离家到甘肃天水骑兵营当兵了。由于他刻苦训练,努力学习,骑兵军事技能样样领先。战马在奔跑中,上下自如,不仅站在马背上奔跑,还能在战马奔跑中准确射中目标。父亲很快成了优秀士兵,加上他读过私塾,有文化,不久便被选入天水骑兵军官学校。这所学校是蒋介石在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指令国民党骑兵11旅少将旅长胡竞先率领中央陆军骑兵军官教育班迁到西北后在天水正式成立的。据说它曾为黄埔军校的一个系科。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父亲进入骑校不久,伯父、伯母先后去世,留下一双儿女,加上我的大姐也小,二伯、三伯未婚多病,家里困难重重。舅舅写信三番五次催促父亲回家,不是父亲不想回家,而是学校教官舍不得他这个优秀学员。长时间不见音信,舅舅只好亲自到天水找父亲,无奈之下,父亲请假返回故乡,担起了家庭沉重的担子。从此,再也没有返回部队,没能奔赴抗战前线,这成了父亲终生的遗憾。
回到家乡后,正遇上民国三十一年大旱,地里颗粒不收,乡里饿殍遍野,家家度日如年。没办法,父亲就到三门峡附近的张茅、硖石一带,推独轮车,往洛阳运石膏。三门峡到洛阳一百多公里,交通不便,道路坎坷,空手走一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要推一车石膏。来回一趟要半个多月,风餐露宿,举步维艰,蹑雨雪而迎风刃,拨云霞以踏鸡声,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有时还会遇到土匪蟊贼,更是苦不堪言。每提起这件事,父亲还总不忘调侃一下:"独轮车不用学,只要屁股扭得活。"就这样,一个汗珠子摔八瓣,养活着一家大小六七口人。后来,母亲看到父亲这样太辛苦又危险,就在家里蒸馍,让父亲出去卖馍,用赚来的钱,再去买点粗粮加糠菜养家糊口。听母亲说,那时刚出锅的馍让全家人都垂涎三尺,但谁都不舍得吃一口,只有等到晚上父亲回来,如果幸而还有未卖完的干馍,家人才能分享一下。
过着这样的生活,虽然艰辛,能安稳点也算不错。兵荒马乱的年月,时不时有刀客来村里抢劫,经常有村民被抢劫杀戮,小时候听父母讲起这些事,让人不寒而栗。更有艰难可怕的是,日本鬼子到豫西一带,烧杀抢掠,全村的人都跑到山里躲藏,父母亲称其为"跑老日",就是躲避日本兵。那时,父亲拖家带口,母亲身怀六甲,东跑西躲,担惊受怕,苦不堪言。母亲一提起旧社会这些事,就说,新社会真好,吃好吃赖,先能睡个安稳觉。
解放后,我们家也分到了土地,才真正成了耕读之家。解放那年三姐出世,我们已经是五口之家了,父亲晨耕夜读,母亲操持家务,家境也算不错。后来成立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土地集体所有。父亲有文化,懂财务,先后担任大队会计、大队面粉厂会计。他办事一丝不苟,公私分明,从不沾公家一点便宜。就是这样也难逃当年小四清、四清、三反五反、文革等运动的厄运。每次来运动,父亲都是运动对象,那些所谓运动的动力没事找事,搜集材料,揭发批判,办学习班,几个月不能回家。那时的极左政策,运动一开始,有人揭发不落实,先兑现。把我们家最贵重的东西——缝纫机先抬走,别的没有什么值钱东西,就抬桌子、箱子,再后来就把盛粮食的大缸也拉走了。文革前我已经记事了,看到家里东西被拉走,父亲遭批斗的场景,心里非常难过。严重时父亲也想到轻生,可这时我们已经是九口之家,父母、四个姐姐和我们弟兄三个。父亲要担起家庭的重担,对家庭、社会负责的父亲,他能走吗?好在运动后期要落实,慢慢地拉走的东西又退回来。这样的折腾,前后就有四五次。难怪母亲说:"一年会计,十年不利。"由于父亲一生清正廉明,才顺利度过每次运动。
文革后期,父亲不再干大队财会工作,从事集体蔬菜种植。他带领的专业队把蔬菜管理的井井有条。自己日夜在菜地管护,到家除了吃饭,家务活基本不管,一心扑在种菜上。白天劳动,晚上学习,住地看护,责任心特别强。父亲是干一行爱一行,不仅钻研蔬菜种植技术,七十年代初就掌握了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后来又到大队科研站担任站长。更值得称道的是,他经过多年琢磨研制出一台小型的白菜播种机,当时还获得了洛阳地区科技发明奖。白菜播种机在当时推广后不仅减轻劳动强度,还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父亲在村里算是个文化人,每年春节都给街坊邻居写写春联,平时谁家有红白事去写婚联、寿联、挽联,还要坐支应房帮助收礼记账,一家的事一次前后要忙好几天,起早贪黑,不计报酬。父亲帐头清,算盘打得好,字也写得好,加上人缘好、热情、辈分高,谁家有事都叫他。他的那些侄娃子,我的堂兄弟们戏称父亲是"老学究",是"绅士"。说父亲是老学究还真是的,就父亲给我起的这个名字也值得一提,比较特殊,还有出处。留聚二字,两个动词,词义相近而不同。出自陆游一首诗的颔联:"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后来,我也学着为自己写了几十副嵌名联。如与廉政有关的,"留正气一身,便可整襟危坐;聚清风两袖,方能挥手长驱。"与孝道有关的,"父留一番话指路;母聚三春晖暖心"。留聚二字创作空间很大,随便想想就是一副嵌名联,如: "笔下留春色;胸中聚友声。" "留一片盛情,诚邀天下客;聚四方骚客,共踏雪中梅。”"2006年,我还邀请全国各地楹联艺术家为我撰嵌名联1万多副,精选6000多副出版了嵌名联集《留芳聚翠》。父亲九泉之下若知道因他为我起的这个名字还能出这样一本书,应该感到欣慰。
我的印象和感觉,父亲就是一棵大树,挡风遮雨,我们全家人都在这棵大树下避雨乘凉,安度时日;父亲又是子女最好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事,时时都在教育感化着我们,言教养心,身教正德。他读过四书五经,经常用一些既通俗朴实又形象精警话语教育我们,用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典故教育子女要孝敬父母,用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学习精神教育我们要奋发学习。父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违法的事不能干,丢人的事不能干。"他一生不曾离开过书本,闲暇时不是看书,就是练书法,无形中我也受到了潜移默化。记忆中的父亲是严父,使我敬畏;记忆中父亲又是慈父,小时候我总爱偎依在他身边,听他娓娓动听地讲述神妙的童话故事。总之,父亲在我心中就是一座高大的丰碑,永远矗立在我的心中。
编辑:上善若水開甯
日期:2024年6月16日
本期编辑简介:刘开宁,女,汉族,工作于宁夏石化公司。现任宁夏楹联学会副会长、会长助理、副秘书长、研究院副院长,银川楹联家学会会长助理,宁夏楹联学会理事。书画作品曾在自治区、宁夏石化系统多次获得奖项。在自治区等各系统组织的征联活动中曾获得过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在都市头条中,“母女同行”栏目上发表期刊17期,书法作品100余幅。“陪伴女儿成长”栏目发表书联日刊数十期。其他诗词作品数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