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晨光,常用名“程光”,1941年9月5日生于陕西府谷。山西农业劳动大学绵山分校毕业,终生从事林业,历任山西省太岳山森林经营局办公室秘书、副主任,关帝山林局办公室主任、林学会秘书长、森林公园调研员,1998年考取“高级工程师”。
在职时曾先后借调林业厅、省国营林场管理局,执行编辑《山西国营林场概览》(30万字),并为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执笔完成《山西水资源和林草涵养水源研究》课题论文。
2001年退休,写作为业,笔名楚胥、林一夫,网名“山林野叟”。2003年编著《儒商常家》(33万字),2005年出版《石膏山生物世界》,2007年编著《晋商茶路》(16万字)和《晋商十大家族》(30万字),2008年主编《晋商堡寨》(15万字);2008年参编《山西林业志》(副主编),均已出版。2010年主编《榆次旅游志和晋商志》,2012年主编《太岳山志》(180万字);2015年主编《关帝山林区志》(140万字);2019年出版《草木小品》和《鸟兽杂谈》,2020年编撰《文水生态文化系列(含“文水寺庙”“文水古树”“文水山花”“文水鸟兽”)》。2021至今主编《白马仙洞系列丛书(“景观大全”“生物世界”“神话故事”“民俗信仰”)》,《关帝山区的生态文化系列(含“峰峦景观”“沟谷温地”“寺庙古迹”“历史人物”“抗战烽火”等十册)》,主编《方山梅洞沟景区》(10万字)和《薛公岭景区概览》(8万字)。
2023.9.15
《一路风尘》之五十八
杭 州
吾生于世亦风流,居然三番游西湖。
登阶放眼雷峰塔,荡水摇扇古龙舟。
乐天观潮东坡笑,岳飞凭栏秋瑾愁。
人间沧桑道不尽,天外飞天楼外楼。
这辈子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游玩杭州,活得值了!苏杭美如天堂,此言不虚,那“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就是春秋美女西施。这地方也非常幸运,前后招来两位出色的父母官:第一位是唐代的杭州太守白居易,给西湖修了“白堤”,第二位是宋代的杭州刺史苏东坡,修了“苏堤”;数豪杰志士、风流人物,有明代的于谦,清末至民国年间的章太炎,出家为僧的李叔同;享誉华夏的作家郁达夫和梁实秋......
我第一次来西湖时,雷峰塔还没重修,第二次来就能登塔了。这座塔始建于北宋初年,距今1040年了。由于有“白蛇传”的民间故事,使塔名得以广泛传播。“雷峰夕照”,晚景迷人,曾是西湖十景之一。1924年的某个秋天,塔身轰然倒塌,引发了许多议论,鲁迅先生曾为此写过一篇杂文。2002年,雷峰塔重新建成,远远超过旧塔的规模,偿还了民众的心愿。塔高70多米,八角楼阁式,共七层。塔的内外富丽典雅,极为精美。乘电梯登到六层的外观平座上,向北望,青山隐隐,碧水浩渺,西湖美景一览无余,保俶塔收入眼簾,白堤和苏堤纵横绿波之中,水天万象,美不胜收。
刚来时,薄雾迷离,似有轻烟笼罩,樱花满树,柳丝如织,明媚的春光微微掀开了面纱。从雷峰塔下来,天色大晴,丽日高照,云淡风轻,水面碧波粼粼,湖光闪烁。我们乘上团体游船,从“花港观鱼”向东北游至“三潭印月”,又向西北游至岳庙。身置湖中,欣赏柔美的水波,浏览四面的风光,心中由不得映出“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诗句,发自内心地佩服东坡先生“欲把西湖比西子”的美誉。但在大船上,总觉得缺乏古意,看到还有小舟荡漾,轻飘飘的,忽然想到如果能像古人那样一叶扁舟,棹浆而泛,又该是何等惬意!
步行至“楼外楼”餐厅,里面楼上楼下,几百张餐桌都已是食客密集。我们要了一盘“西湖醋鱼”,一盘腊肉炒竹笋,菜上得很快,颜色鲜亮,鱼的味道略酸而微甜,皮酥肉嫩,回味绵香,不愧是一道名菜。
看来看去,觉得墙壁上应该书写那首名诗,但没有。思索了一阵,认为不见“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也好,不必想起“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再到岳墓,看到跪地的那四个狗男女,总感到在他们前面,应该加上一个——赵构老儿!
2024.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