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
作者:于国良20240617
我的爸爸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干了半辈子农活,他老人家虽离开我们好多年了,可就是到现在,他那单薄的身躯,挑起比自身体重还要沉重的担子,为我、为我们这个家,默默地奉献的身影,还是时常的在我的眼前晃动。
我的爸爸是我们家族的长门长孙,从小就受到了全家族人的呵护,也没干过啥农活,儿时还上了几年的私塾,在当时可是我们那里远近有名的小秀才了,后来,他有点长大了,我的爷爷怕儿子被别人抓了去当兵,就托人把我的爸爸送到沈阳,到一家绸缎庄去学做买卖,说的好听,实际上就是站柜台的店小二。
可这种安生的日子也并不长,小日本打进了我们中国的东三省,我爸爸无奈,只能跟着逃难的人群,徒步走回了当时的河北老家。
后来,全国解放了,我的爸爸也在老家的小厢房里成了亲,建国那年生了我的大哥,后来,因为我老爸识文断字,先后在兴隆店、茶店、芦台等地当过售货员和药材公司会计,直到一九五八年,干部下放运动,我老爸才带着我妈和我们弟兄三个,回到姥姥家所在的农村,开始务农,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民。
那个时候,我的老爸根本就没怎么干过农活,到生产队里,好多农活也不会干,更没啥力气,当时的小舅子、大舅子们,都嘲笑他是“锄镰不入把”的秧苗子,可就是这样,我的老爸为了我们,都忍下了,我坚信他受的辱、他受的累、他饱受的煎熬,是一般的人根本想象不到的。
尽管如此,我的老爸还是非常重视我们弟兄三个的学习,他始终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每年的春节,老爸总是认真的写下一副对联,上联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下联是“一心只读圣贤书”,横批是“书香门第”,并认认真真的贴在我们弟兄三个居住小屋门框上,这在我们那个年代的乡下,有这样胸怀的庄稼人,可真的是了不起呀。我老爸常说这样一句话,他说我要把大楼盖在我儿子的脑袋里,大家看看,我的老爸是不是很伟大呀!
我的老爸不管日子多难,干农活多累,只要看到我们弟兄三个学习有进步,他都是开心的微笑着,每当我想起他老人家拖着疲惫的身躯,挑起水桶到井台去给我们挑水的身影,我的眼泪都会止不住的往下流。
老爸,你的善良、你的勤劳、你的坚韧,就像一盏明灯,永远照耀着我们砥砺前行,老爸,你放心吧!
于国良:曾经是天津市新天津染整厂的一个普通的员工,后历任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和平海湾电源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天大天财股份有限公司、诺威尔(天津)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在工作之余,于国良坚持业余的文学创作,其处女作《岁月如歌》文集已经出版,第二本文集也将在近两年问世,让我们共同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