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1941年12月至1952年12月↓)
注:【
↑父亲荣
膺的人民功
臣勋章】
1941年冬天,父亲与本村白氏催收欠债时,白氏企图继续赖帐,与父亲发生纠纷,并手持木棍对父亲进行驱赶殴打,父亲忍无可忍,徒手进行反击,失手将白氏面部打伤,父亲身上也多处受伤。起因是白氏连续多年拖欠债务,仗势欺人。白氏有个舅舅,残暴蛮横,勾结匪患,扰害村民,为乡亲所不齿,给本村妇女儿童带来巨大的恐惧和痛苦,当地百姓恨之入骨。白氏的舅舅得知其外甥被打伤,扬言非要打断父亲的腿,为其外甥报仇,父亲畏惧白氏舅舅的恶行,被逼无奈,只能远走他乡,浪迹天涯,过漂泊不定生活。
注:【↑父亲拍照于1950年】
1942年2月,17岁的父亲怀揣报国之心,在绥远省.归绥市,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投身革命,矢志报国。入伍后,因父年少,聪明灵活,踏实肯干,再加上读过三年私塾,毛笔字书写的挥洒自如,苍劲有力,珠算口决熟背如流,算盘打的准确无误,干净利落,父亲能写会算,既有文化知识,又有聪明才智,心灵手巧,是那个年代稀有的人才。父亲酷爱马匹,骑术娴熟,求知欲强,是一个志趣广泛有抱负的热血青年,部队首长对父亲的才华非常赏识,破格提拔父亲做了通信员。父亲对这份职责心怀敬畏,丝毫不敢懈怠,勤勤恳恳,严于律己。首长经常把重要的任务交给父亲独自去完成,实属难得,经过一段时间的淬炼,提升了父亲的素质和能力,给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也是父亲之后一直享受干部待遇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父亲深知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意味着能在更多的岗位上承担更大的责任,做更多的贡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943年9月,因父亲自参军入伍以来,处事谨慎,办事得力,展现出了过人的勇气和智慧,被抽调到晋西北军区一支刚组建不久的八路军武工队,执行筹措军需物质的任务,担任军需物资记账员。父亲讲,为了筹措军需物质,经常乔装深入敌战区执行任务。有一次进入大同市执行任务时,被日本宪兵特务跟踪,情急之下,父亲躲进一家澡堂才得以脱身。1944年春季,父亲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执行押运军用马匹任务,在押运途中,经过内蒙古商都县境内时,遭遇了一小股日军的骑兵小队,父亲和战友们机智勇敢的击毙了日军,并截获了六匹战马,圆满地完成了押运任务,受到了部队首长嘉奖。
1944年9月,父亲在内蒙古.卓资县境内给前线作战部队运送军需物资时,遭遇日军,被日军投掷的手雷炸伤右脚,致使右脚面粉碎性骨折,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无法治愈,右脚里的弹片始终没有取出来,从此落下终身残疾。父亲脚伤未愈,就迫不及待的请战回归部队,跟随部队转战山西大同、怀仁、朔州等晋北地区,和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继续抗击日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忽然宣布【终战诏书】,宣告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历经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大半个中国被日本侵略者践踏,山河破碎,狼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日本侵略者对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实行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中华民族犯下了十恶不赦罄竹难书的滔天罪恶。中国人民奋起抗日,3500多万同胞为国捐躯,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为了护我河山,千千万万个少年儿郎拜别父母,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向了由鲜血浸染而成的战场。而今,硝烟散去,我们要永远缅怀先烈,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强我中华,砥砺前行。
打败日本侵略者,全国各族人民沸腾了,百姓们欢呼雀跃,在大街小巷奔走相告,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然而,蒋介石集团企图独吞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背信弃义,撕毁停战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残害无辜百姓,中国内战全面爆发。为了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父亲放弃卸甲归田,再披战甲,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为建立新中国而战。
1946年1月至9月,父亲参加了解放大同、集宁战役。此役期间,父亲所在部队的番号几经更轶,于1947年3月变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建制。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精兵强将,进攻延安,形势严峻,党中央决定放弃延安,转战陕北,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为了保卫延安,保卫毛主席,父亲所部奉命西渡黄河,执行掩护党中央机关的转移任务。延安保卫战结束后,参战部队排级以上干部,荣膺【共和国人民功臣】勋章。
1948年2月至4月,父亲参加了解放宜川战役和宝鸡战役,之后部队驻防陕西省宝鸡市。直到1949年2月,父亲所部奉命增补到第一野战军序列,在某团团部后勤处任助理员(连职)。
1949年5月,西安解放当天,300余名国民党残兵败将,逃上具有“天下第一险”之称的华山,企图依靠华山天险负隅顽抗,父亲所部奉命追击,在当地老乡的指点和大力支援下,一举歼灭了敌人,解放了华山。1949年7月,父亲所部在扶眉战役结束后,转战甘肃平凉、华亭、泾川、灵台、静宁等地,执行清剿国民党残余部队的作战任务,战绩斐然。
1949年9月,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在全军范围内抽调文职干部,支援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父亲也在抽调的之列,被抽调到东北野战军第42军司令部后勤部任助理员(正营科级),部队驻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历时三年的解放战争,是一场规模宏大的解放战争,战场遍布全国各地,作战的形式和作战的条件千差万别,作战的次数更是以百千计,大部分的时候,我军一直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在解放军强大的攻势下 ,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迅速土崩瓦解。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之后,解放军势如破竹,乘胜追击,从胜利走向胜利,解放了全中国。
注:【↑父亲荣获的华北解放勋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打败了蒋家王朝,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站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全国各族人民喜笑颜开,首都30万群众欢欣鼓舞,聚集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活动。
解放战争结束后,伟人毛泽东主席原计划是乘胜追击,迅速解放全中国,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解放军为了保卫国家,开始勤学苦练杀敌本领,就在此时,朝鲜战争打响了。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悍然对朝鲜发动侵略战争,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战云密布,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党中央最终决定:应朝鲜的邀请,出兵增援,发出口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军委紧急下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迅速恢复作战状态,为保家卫国,父亲征尘未洗,义无反顾地再次披甲上阵,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行列,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入朝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番号变更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
1950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比兄弟部队率先三天从吉林省.辑安市(今吉林省.集安市)秘密渡过鸭绿江进入踏入了满目疮痍的朝鲜土地,在黄草岭地区对北上的南朝鲜军进行阻击,直到11月7日接到彭德怀元帅的指示,42军主动放弃阵地,诱敌深入长津湖地区,为第二次战役创造条件,同时,42军向长津湖地区集结,与兄弟部队汇合,并迅速投入战斗………。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在朝鲜战场血拼两年多,屡建功勋,一共参加了:五次战役,其中包括:第一次战役的长津湖战役中的黄草岭阻击战和赴战岭阻击战;第二次战役中的西线穿插战;第三次战役中的汉城战役;第四次战役的东线横城反击战;第五次战役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反击战,共歼敌2.8万余人。其中,在第一次战役的长津湖战役中的黄草岭阻击战,是第42军建军以来最辉煌的战役,一战成名,被载入史册,成为主力作战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号称“旋风部队”,以防御战得名的王牌部队。
父亲讲,由于部队入朝紧急,没有做好相应的御寒措施,再加上当年遭遇百年不遇的寒潮,还未开战就有很多战友被冻死,活下来的战友们也有不同程度的冻伤,即便如此,战友们依然坚守在阵地上,没有因此而退缩。父亲讲,他曾多次冒着美国军机遮天蔽日的狂轰滥炸,冲过敌人的封锁线,给前线部队运输后勤补给,每次都有战友壮烈牺牲,为国捐躯,长眠于异国他乡。父亲说:打仗不但要靠勇气和意志,还要靠运气,父亲从上战场那一刻起,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从没想过活着回国。
1952年10月,朝鲜战争进入收尾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军长吴瑞林奉命率部凯旋回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将军举行宴会,为战功赫赫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全体将士送行,成为我军的楷模。
注:【↑父亲荣获的抗美援朝勋章】
中国出兵朝鲜,旨在阻止战争蔓延,更是向世界表明,中国将坚决捍卫自身的国家利益。我们应该记住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纪念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雄,更是为了铭记那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的领导者,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只有充分理解和记住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不可不说的一战,在中国人民心目中,这是一场立国之战,也是一场胜利之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永载人类战争史,那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撗扫一切强敌的革命英雄主义会象基因一样,植入中华民族肌体。
1952年10月3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奉命回国后,部队番号恢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一部分部队进驻辽宁省营口市。同年11月,经部队首长介绍,父亲和母亲在辽宁省营口市喜结连理,恩爱终生。
注:【
↑父亲母亲的结婚照】
1952年12月,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排职以上干部集体转业,转业后,父亲被安置到东北长春地质调查所任职,继续从事物资管理工作。结束了长达11年零10个月的军旅生涯,数十年征战沙场,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父亲不仅获得了很多荣誉,身体也增加了很多伤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那个充满硝烟和牺牲的年代,对父亲来讲,硝烟是最熟悉的朋友,子弹是最忠诚的伙伴,硝烟和子弹是父亲无悔青春中一段难忘怀的记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身边的战友都是陌生的面孔,因为那些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遮天蔽日的炮火连天中,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壮烈牺牲在战扬上,为国捐躯,“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烈不朽,家国永念。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因为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所以,他们是最可爱、最值得尊敬和怀念的人。
注:(第二节完.下转第三节↓)
☆作者简介:
邸刚:男,网名菩提树,1957年7月7日生人,籍冀唐县,现居山西省侯马市,大专学历,工程师职称,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专业,曾就职于山西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自幼酷爱文学,博览群书,业余时间喜欢陶醉文字,并用文字记录生活,梦想成为一名作家.诗人,蓦然回首才发现吾已两鬓染霜,年过华甲,未成正果,觊觎努力写文说字,看否梦想成真,闲睱时间写些诗文等类作品,自认为写作之路艰辛而漫长,且不敢苟活于现状,决心用余生谱写诗文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