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言诗 少年的记忆(之四)
作者/梅楠梓
乘汽车,阿湖站;
上火车,大闷罐①。
连续行驶三昼夜,
停靠兰州西客站。
坐上汽车去军营,
营房设在华林山。
我们暂时住一营,
宿舍里面很温暖。
临时安排站队列,
既要学习也训练。
其 二
元旦前,大分班;
去二营,新四连。
临沭老乡三个人②,
分到四连第二班。
我们住在小礼堂,
都打地铺挤得满。
每天上午学政治,
下午队列练投弹。
仨月集训终结束,
听从派遣下老连③。
———
注释:①1972年12月下旬,临沭县的约四百名新兵在阿湖火车站坐上了闷罐车。
作者参军时16岁,故标题为《少年的记忆》。
②三个人,指郑成玺、杨官成、李秀原。
③老连,指老连队。
2024年6月15日于梨城報春軒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李秀原,笔名:梅楠梓,1956年生,山东临沂人,72年冬入伍,在兰州军区服兵役,退伍后考上大学,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2010年提前退休,现居新疆库尔勒市。诗观:诗从生活中来!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