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园居》其一赏析
文/李文新
偶翻旧日学习笔记,将心得体会发至网上,和诗友们探讨:
学习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后赏析和译白。
原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树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一首典型的古风诗,因为很多句子没按格律诗词写,但是对仗工整,而且一韵到底。
译文:从小就不喜欢附庸世俗,自已的本性是喜爱田野林山。但是一不小心就落入了尘俗之中,这一去就是三十余年。笼中的鸟儿仍旧思恋旧时山林,池中的魚儿总是向往昔日的河川。所以我抛却尘俗回归故土,开荒南野,守护田园。小院十几亩,草房八九间。榆树柳树遮荫于房后,桃树李树栽植在堂前。淡然的小院远离村落,但能看到村子里飘浮的炊烟。狗的叫声回响在村巷深处,雄鸡高唱于桑树之巅。房前屋内打扫的一尘不染,房舍无多却也有余闲。长期羁困在官场的樊笼之内,现在我终于返归自然。
此诗分为四部分,前六句为起,后面十二句为承,"久在樊笼里"为转,"复得返自然"为合。诗写的自然流畅,决无不妥之处。尤其承段十二句,农村景像娓娓道来,描写了农村淳朴生活的各个层面,绘出了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五柳先生生活于晋末和南北朝时期,久经战乱的农村未必象先先所言。很多成份是诗人心境追求和美好的愿望。诗人祖辈,父辈在朝居官,到他这一辈虽不及以往,但也为官"一去三十年"回乡后`"有酒盈樽,有巾车,有孤舟,出入有童仆迎送,"并且"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这样的家庭,如果让用阶级斗争的观点衡量,肯定是官僚地主成分无疑!今天的教授,博士们没有几人有如此的待遇。如果认为陶老先生是位"衣褐荷锄,躬耕田亩"的农民,就大可不必了!
但元亮先生是中国古代写田园诗的大家,自已独创一派,是不容置疑的。写田园诗而自励是其所长,慕弃世而归隐是其所短!
作者简介:李文新,男,河北隆化县人,精通诗词音律,著作颇丰。现任安州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