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小院 文/王志英
我家小院不大,可一到夏天,异彩纷呈,别有洞天。别的不说,一派翠绿,花果飘香的景象就能让人心旷神怡。
院里有月季,有石榴,有柿树,有葡萄。还有个小菜园,种有黄瓜,辣椒,西红柿,茄子,豆角,脆瓜……入了夏,就像一部欢快的戏剧,渐次拉开序幕。
在我们家乡,院子里都要栽石榴树,因为它籽粒饱满,寓意多子多福。立夏前后,石榴花开放,火红火红,把人的心也映得喜孜孜的。院里有三棵石榴树,是去年春天在网上买的三年生苗,据说是东南亚引进的好品种。我把它当花养,给它“吃”了许多“偏饭”。现在已经开花结果。不由想起唐人韩愈的《题榴诗》:“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院西墙下那几株月季花,红的彤彤红,黄的冶冶黄,白的皑皑白,紫的淡淡紫。无一例外,全都花朵大,颜色正,香气浓。走近观赏,着实令人陶醉。轻风再悄悄一吹送,满院飘香,引得蜜蜂们嗡嗡唱成一片。有人总说牡丹花好,月季确实没有人家那般灿若云霞、冠绝群华,但她色彩艳丽,香味浓烈,加上开花次数多,花期又长,仅凭这些独特优势,我觉得评个“花中皇后”,进入“中国十大名花”之列应该当之无愧。
也许我对月季花的偏爱,院子里就种了她。其实,还有个传说与月季花相关。说的是神农山下有一高姓人家,家有一女,名叫玉兰,年方十八,温柔娴静。很多年青人前来求亲,玉兰都不同意。因为她的老母亲经常咳嗽,严重时还咯血,多方求医用药,就是不见好转。为了治好母亲的病,玉兰张榜求医:“治好母病,以身相许。”一位名叫仲原的青年揭榜献方。玉兰母亲服药后,果然痊愈。洞房花烛夜,玉兰问丈夫:“您的药用的什么神方,竟如此灵验?”仲原回答:“月季月季,清咳良剂。此乃祖传秘方。冰糖与月季花合煮,乃清咳止血神汤,专治妇人病”。
还有一个“和平月季”的故事。“和平”月季是由世界知名的月季育种专家法国人弗兰西斯·梅朗,1939年在法西斯铁蹄下培育出来的。1945年,美国太平洋月季协会将这个品种命名为“和平”。后来,“和平”月季又被世界月季协会评为世界最佳月季,从此风靡全球。“和平”月季淡黄色,花瓣有奇特的红晕。无巧不成书,“和平”月季命名那天,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灭亡。而当“和平”月季获全美月季奖那天,日本无条件投降。由于这些巧合,使“和平”月季传为佳话。就连联合国召开第一次大会时,每个代表房间的花瓶里,也都插有一束和平月季协会送来的和平月季,并有一张祝福语:“我们希望和平月季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给全世界以持久和平。”之后,许多月季专家还在离布拉格十四公里处一个叫里斯底的村子建造了一座“和平月季园”,用以纪念二战期间法西斯匪徒在此地残害的一百七十五名十五岁以上的男人,使和平月季的名声越来越大。
传说故事说完,还是接着说我家小院吧。前院南墙处栽的是蓝宝石葡萄,那可是老伴的心尖尖,每天都要去那里看几次,或松土,或浇水,直到长出小芽儿,她才开心地笑了。没想到,去年才栽上,今年就长了果穗,现在已长出了一串串葡萄。老伴请来“葡萄技师”帮她修剪、绑蔓、掐须、抹芽、定梢,不时浇水施肥,还搭起了葡萄架子。后院南墙处还栽了两棵花椒树,是儿子从北相镇买的“大红袍”新品种,有一棵今年挂果了!门前还有棵柿子树也挂了果,疙里疙瘩满树都是。邻居见了,说:“不敢把小树努着了”,我和他一起疏果,说不定今年秋天会挂一树的“红灯笼”哩。还要说说我家院子的小菜园。小菜园是去年儿子、儿媳开的,今年就种上了各种蔬菜。一畦春韭,葱茏茂盛,很是抢眼;两行生菜,叶似翡翠,嫩得能掐出水来;几行辣椒,茎叶间藏着星点白色小花,挂满了好多小尖椒;几架豆角,扯蔓攀长,四处伸展。还有那黄瓜,弯的、直的挂在架上,遍布细细小刺,头上顶着一支小黄花。西红柿藏在叶间,有的熟了,红红的,圆圆的。有的还不熟,大大小小,一个个挤在一起。茄子苗宽大的紫叶下,藏不住圆圆的脸;小葱苗儿,水灵灵的,尖叶儿直往上窜……
这小小的菜园子,绿油油、鲜嫩嫩,繁荗生长,花开花落,果实累累,引来蜜蜂、彩蝶,在菜苗间上下翻飞,舞蹈唱歌。
走在树荫下,逛在菜园里,听着树上鸟叫,看着菜苗生长,满眼绿色,清风拂面,心里就十分欢喜。
我这夏天的小院,真是看不够、喜不尽的小院。
作者简介:王志英,1939年生,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人,现代作家协会会员,曾担任运城市(县级)宣传部副部长和文联主席,作品散见于《盐湖文学》《青年文学家》《现代作家文学》《太原晚报》《运城日报》《黄河晨报》《今日盐湖》等报刊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