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作者:晓叶
那一定是有沟壑
其中的流水几近干涸
那一定是有天堑
抵达的方式失去绳索
未来无法肯定,80、90乃至00后
未必不会比我们60和70年代的乡愁
更浓更多,月光中揣着秋色
有的人说,生男生女都一样
有的人说,房子都进城里了
还要农村的老屋做什么
也有的人说,户口都迁移他国了
留在国内的父母亲到养老院度余年
最省事最简单,或曰眼不见心不烦
一个家族断代,这个家族灭族
什么老屋,宗祠都将失去意义
一个国家断代,这个国家衰败
什么创新,复兴都是空中花园
你喜欢不喜欢,这都是一种无奈
你感叹不感叹,这都是一种缺憾
人近耳顺,离故乡越远
乡愁就和人靠的越近
乡愁这把神祗利剑
能洞穿心魄与所有财富指标
让故里和他乡血脉相连
随处可以死,到处可以埋
永远不见的是祖先
永远回不去的是童年
在死亡和衍生这条路上
无论你是人才还是人物
断代的力量都将被充分体现
违背了生物进化论
你今天的江山,你今天的财产
在未来的日子必将成为过眼云烟
无论今天富贵与贫寒
断的都是血脉,都是希望与未来
像炊烟一样随风而散
一个民族的人口开始负增长
这个民族就开始在钢丝绳上跳舞
而年轻人拒绝生育
这个民族就濒临危险的边缘
我们的工资确实是涨了
也和房产与教育,医疗与养老
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内循环
只是这些裸露资本味道的手段
太多的老百姓心不甘,情不愿
有多少年轻人,于不知不觉中
已妥妥地对传统文化形成了背叛
育人育技的教育机构难辞其咎
唯分数论优劣的评判标准是罪魁祸首
而爷爷给孙子当孙子的社会风气
使老祖宗的仁义礼智信,威仪扫地
尽管我一直认为
教育是救赎人类心灵最好的方式
却有那么多体制内外的机构
在狼狈为奸,为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是什么让人们心灵无法淡定与从容
又是什么让断代这种现象发生
我和这个时代一同面壁思过
答案不仅无解,还依然晦涩难懂
——如果人心不可救药
留给50年后的子孙后代们的
只能是一地鸡毛,或怨声载道
作家路遥早上从中午开始
他成就了伟大的《平凡的世界》
当今的年轻人早上从中午开始
是在游戏中迷失了方向与时间
如果环境可以影响人锻造人历练人
我得为我们的环境悄悄打个问号
同志们啊,我无权让你们和我一起面壁
你们却要进行反思与思考
我想起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让我羡慕不已
我想起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让我相思不起
还有贺知章的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在当下竟然已成铁定的现实
想想吧,断代于国于家之危害
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还有下边的这些语句
如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
如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未为晚矣,乃明悟与自知
对移民进行限制
对为官者家属移民的一律给予撤职
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
必须到农村参加劳动增强体质
必须对转基因食品进行限制
必须明白人口增长
比经济指标提升更有价值
楼房盖的越高,人的情商可能越低
道路修的越长,人的见识可能越短
高铁跑的越快,人的动作可能越慢
少砍伐一些树木,少开采一些矿产
也少一些离婚,也少一些养老院
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这个癌那个癌,不再蜂拥而至
四五十年前,那是多么小的比例
今天,它们却有着原子弹的危力
有些记忆在一段烟火里明灭与闪烁
有些伤口在心灵上很难治疗与愈合
它一旦彻底形成,城市未必会拥挤不堪
广大的农村却注定荒凉无比
萧条的不一定是秋,黯然失色的还有春天
而热热闹闹的年,会不会拒绝万家团圆
这令万物繁衍生息的世界
会不会变成细思极恐的人间?
断代于每个家庭或为小事一桩
可对于民族与国家
这样的小事累积多了,就变成了大事
就像一片片雪花可以覆盖大地
一滴滴雨水能够汇成大江大河
一个个山头连在一起成为山脉
一颗颗星星可以构成星辰大海
2024.6.23 北京

【作者简介】晓叶:原名马凤仙,男,满族,1968年生于河北省平泉市。河北省第四届作家班毕业,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文化创新与传播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其作品曾在《诗刊》《诗神》《星星》《诗潮》《诗歌报》等发表并有获奖,已出版国际政治抒情诗集《玫瑰与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