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三中“山大边”专栏之二
编者按:
济南以泉闻名,所谓“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盖他郡有泉一、二数,此独以百计。涛噴珠跃,金霏碧渟,韵琴筑而味肪醴,不殚名状。在邑者,潴市之半;在郭者,环城之三。棋布星流,走城北陬,汇于水门;东流为泺,并于汶,过于时,入于海,可概见矣。”(元于钦《齐乘》)
济南遍地皆泉,而历史悠久、较为著名者有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等四大泉群;诸泉
泉的四季
历城三中 初二三班 沈小淙
指导教师:李丛丛
恰逢春至,万物复苏
那叮咚着的是春的来信
泉,淙淙流淌
打破沉寂,打开新的一年
夏日将至,烈日炎炎
那哗哗声中,是泉的不羁
泉,汩汩喷涌
推推搡搡,涌向更广阔的天地
秋高气爽,天气渐凉
那呢喃话里,是秋的静心
泉,潺潺而去
冲开萧瑟,却也不燥不急
冬日漫漫,以雪为伴
那轻声响时,是冬的不弃
泉,涓涓细流
不拘于冰,熙攘着奔赴又一个春
四季更迭,日华如水,静观泉水,收获美与自信
身在泉城,观泉水之兴,何其幸之!
赏析:这首诗歌是“载情”的,虽然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但无论是写景的、状物的或哲理的,都是以“主情”为要。诗歌是客观外物所触发的主体情感的外化表现,是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情感、内容与形式的结晶,是情与景、意与象、心与物的同构融注。这首诗正很好体现这一点。
泉水
历城三中 初二三班 张梓硕
指导教师:李丛丛
如果心是一片清澈的湖水
那落英也能将它轻易砸碎
夏夜里不变的是繁星伴月
冬日里不改的是高山白雪
湖面的平静包容整个世界
但谁都不能躲过岁月更迭
即便可以预见故事的终点
我也会放任它干涸后枯萎
如果心是一孔温暖的泉水
那石碑也能为它流下眼泪
山顶上的冰雪纯洁而无暇
山脚下的溪流活泼而甜美
泉水的善良来自整个世界
取之不尽的力量永不枯竭
如果能够找到心中的泉水
我将用它浇灌我们的花园
赏析: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粹”,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诗歌的这种文体构成美质,是通过诗歌精湛、高超的“造言”艺术来表现的。
泉眼,诗韵
历城三中初二三班 刘烨磊
指导教师:李丛丛
生活在泉城这片土地
深深爱这里的泉水,不止于我,
爱着泉眼中不断冒出的泉水,
那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泉眼,不断的冒出泉水,
涌出的惹人心生爱意的泉,
孕育了济南的旧城古楼,
养育了济南的人民。
无数的泉眼汇聚起来,
合成了大明湖畔,
合成了连乾隆都情愿抬起
那所谓的——“天子之手”,
挥动出“天下第一泉”
合成了济南人民英勇抗战的精神!
泉眼里冒不完的只是泉水吗?
不!
冒不完的,是济南千百年来的英雄,
是自古至今永远流传的诗歌,为后世敬仰的诗人,
是济南不断发展的经济。
几千年的泉眼冒不完,
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迈不停,
济南的泉,氤氲出几千年的繁华与强大,
那不断沸腾的趵突泉发出的隆隆声,
是中华民族,飞翔在天际的声音,
那么豪放,
让人自豪!
我爱这泉水!
赏析: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歌如果没有感情,就如江河没有水、人没有血液一样,诗歌的艺术生命就会停止,就没有存在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意义。
一滴清泉的流淌
历城三中初二三班 岳星涵
指导教师:李丛丛
犹如远方传来的灵动乐声
又好似清晨那跃动的生命万物
泉水承载着即将喷涌而出的活力
轻轻在城市的喧闹中跳跃、奔落
一滴滴水争先恐后地挤入泉中
宛如一缕缕红丝的紧密交结
它们汇起一条有生命的丝绸
也汇起了一座有记忆的城市
跃过一个个石滩
奔过一条条捷径
在万千人群中穿梭奔流
渡过前路的颠沛流离
眼前是一片开阔
突然间世界好像安静下来
远方传来一声清脆的鸟鸣
赏析:诗歌抒发的感情贵在真实性,对于诗歌的评价,首先要看小诗人所抒之情是不是生活中体验过并为之激动过的感情,即是不是生活情感体验的艺术化表现。因为如果没有生活的情感体验为基础,就很难写出真情。凡是那些富有真情的好诗,都无不是以生活的情感体验为基础而进行的艺术创造。
曲水亭街
历城三中初二三班 国家澍
指导教师:李丛丛
像一卷长长的书画,
铺在这美丽的泉城。
古街,中间是一条小河
柔静的泉水清澈透明。
长长的绿藻在水中柔婉的摆动。
如翠绿的丝带
如柔滑的锦帛
两边高大的杨柳
碧绿的枝垂到水上
掩映近旁白色的粉墙
泉水,从从容容
流的纯洁
流的柔嫩
如同少女的眼
泉水,映出一个女子的身影
柳丝牵过她的衣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九万里风鹏正举”
她寻着水一路向前
消失在溪水尽头
这溪水
千百年来一直如此明净
这老街
将溪水印在人们心中!
赏析:小诗人的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感染读者,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诗人在其个性情感的表现中包容着人们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使之构成了能够引发人们情感共鸣的召唤性情感。没有召唤性情感及其构成的“召唤结构”,就没有诗歌的生命力。
济南,古老的城
历城三中初二四班 刘宸溪
指导教师:李丛丛
济南,古老的城
泉水淙淙,似古韵的歌唱
流淌过千年,历史与传说
在每一滴水珠中荡漾
黑虎泉旁,夜色如水
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泉上
虎啸般的水声,是大地的呼唤
还是古城的灵魂,在低吟浅唱?
五龙潭深,水色碧绿
龙在水中游,传说与现实交织
是龙的家园,还是济南的守护?
泉水啊,你承载了多少故事与秘密?
济南的泉水,你是生命的源泉
滋养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
你的声音,是济南的呼吸
你的流淌,是济南的脉搏
泉水啊,你是济南的灵魂
在你的怀抱中,我们感受温暖和力量
在你的歌声中,我们听见历史的回响
在你的流淌中,我们看见未来的希望
泉水啊,济南的
泉水啊!
赏析:诗不是锁在文句之内,而是进出历史空间的一种交谈。它包容量大,凝练精粹,富有弹性,往往在微尘中显大千,在单纯中见丰富。诗的长处就在于它有限度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
我、月与泉的故事
历城三中初二4班 程思鸣
指导教师:李丛丛
我,在黑色的天幕下,徘徊,徘徊着,
我,一个不小心,把水坑中的月亮踩碎了,
当我回头看,月,竟又完好无缺的
出现在巨大的黑布上发亮、发光......
我,在清澈的泉水旁,游荡,游荡着,
我,一个恍惚间,跌入水中,
当我爬上岸边,月,竟在澄澈的泉中
发出粼粼波光、柔和、静谧....
我,在软软的床上,辗转反侧着,
我,一个翻身,望见窗外的月亮,
当我进入梦乡,月,竟就在我的脚下
闪闪发亮,随着银河,飘向远方......
赏析:诗歌的特性就在于它激活了词语的全部潜能,迫使它携带远多于其在日常语言中所携带的丰富含义。这种“激活词语的全部潜能”,就在于打破语言的恒常组合,主要表现为诗行的跳跃,即诗句之间若断若连,意象巧于转换和过渡,常有省略性的空白,这就使诗歌语言显得凝练而富有想象填补的空间境域。
泉
历城三中初二四班 刘冰洁
指导教师:李丛丛
夜之黑暗的口袋,迸出黎明的金光,洒在泉上
泉以汩汩之声回应着粼粼波光
白日这小小泉水的清凉
净化了整个宇宙的纷扰
夜晚这小小泉水平静的水面
是月亮唯一的慰藉
岸向泉水说道:“我不能留住你的波涌。”
“让我保存你的足印在我心里吧。”
于是泉水依旧
岸边多了些许光滑
人人都赞颂你的清澈与生生不息
赞扬你泛起的腾腾水雾
表现出真理之深邃
可谁又知你的前身
是那一滴滴用来清洁空气的雨滴
落在高山之巅
可又不拘泥于此
你的心向着阑珊的风张了帆
无论如何要到那烟火之地一瞧
阳光借你一臂之力
你以新的身份隐于地下
经不断过滤
经千转万折的道路
终于,找到一个突破口
化为大自然的拳头
冲击开来
华丽地变为泉水
泉水叮咚作响
生生不息地流淌着
赏析:诗歌是用形象来说话的。诗的意境,总是以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的,离开了具体的艺术形象,也就没有诗境可言。我们常说“诗中有画”,往往把 一首好诗比作一幅画,就是因为诗境具有形象性。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