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氏家训》全文:
百代世第,及至于今。
英才辈出 ,卓尔不群。
孝悌为先,忠信为本。
惟耕惟读,恩泽子孙。
不奢不侈,颗粒成廪。


婚丧从俭,持家以勤。
嫁女择媳,勿尚重聘。
积德行善,不惟俗伦。
自强自立,处事以忍。
广结贤良,不谋非分。

当差有事,尊上宽仁。
努力进取,友朋谨慎。
勿以诱善,祸及自身。
勿以亲恶,招惹公忿。
酗酒无度,伤其身心。


聚众赌博,财帛散尽。
贪婪飘荡,荒废青春。
胡作非为,辱没先人。
恋衙投宦,必爱人民。
忌才害贤,毒族害群。


耸人告讼,不如兽禽。
利令智乱,灾难必临。
祖灵在天,察尔甚真。
阴诛阳谴,追究必深。
祖灵阴佑,和顺永存。


后裔繁昌,福寿盈门。
一荣一辱,天地一新。
世德世业,纠察昭昏。
一谦受益,一满招损。
神灵有鉴,莫辱斯文。


阴受其殃,阳恶是因。
安贫乐道,其心也欣。
焚毁朝夕,何堪明晨。
纨绔堕落,愧对乡邻。
不肖为贤,浪子如金。


振兴美族,直上青云。
秉公惩戒,繁荣后昆。
恭愿后裔,永传家珍。
百世不竭,积厚且纯。
张德扬惠,守规遵训。


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形成已久,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家训对每个家庭成员的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等良好行为的养成,对家庭乃至社会良好风气的教化,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

从大的方面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本民族文化的兴盛作为思想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需要以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作为前提条件。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已成人心所向,势不可挡。它必将为进一步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坚实的文化基础。从小的方面说,以家训为主要内容的家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司马光也说,“《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因为家风是世风之基”。

一个国家是由亿万个普通家庭组成的。人、家、国如小溪汇入大江,大江汇入海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好的家训与家风,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的教家、治家、齐家的“家文化”,是以人伦亲情编织而成的、充分彰显了“家国情怀”的血脉之情,是融化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独特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充分展现,是炎黄子孙“光宗耀祖”、“命运与共”、“天下为公”、“报效国家”集体人格的人文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受众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家风正,家则盛。好家规造就好家风,好家风造就好家庭。《王氏家训》,就体现了中华好家风、好家教,充分彰显了王氏家族在家教、家礼、家德、家风、家法、家学、家纲、家训、励志、修行等方面修身齐家治国的家国情怀,表现了仁爱慈善、惩恶扬善、康养福寿等内容,是王氏家族从古至今博大胸怀、集体智慧的结晶。

因此,《王氏家训》被誉为王氏家族的“治家宝典”,它涵盖了王氏家族为人处事的各项行为准则。主要目的是教育约束家人秉承崇德尚义的思想,身体力行家规家训,塑造家人温文儒雅、质朴正直的品格,崇德尚勤、廉洁礼让的风尚。

在家庭生活方面,要求每个成员要常怀敬畏之心,坚守孝悌忠信,不忘初心,不丢其本;与家人相处要遵循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原则;
在个人行为方面,强调面对利益勿嗜利忘义、辱没祖先;参与公务要秉承克己奉公、不愧良吏的原则等。百年来,王氏家族正是通过《王氏家训》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王氏族群的“良心”和“道德信念”,影响和提高着王氏家族的道德觉悟,促使每一个王氏家人都自觉地遵守道德人伦的“家规”,最大限度地凝心聚力,促进了王氏家族的繁荣发展。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千百年来,我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特别崇尚家训对人们思想道德、行为准则形成所具有的教化作用。比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宋代朱熹的《朱氏家训》、清代曾国藩的《家书》,以及近现代的《王氏家训》等。历史表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德,一国兴德”,“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可以说,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头,家文化包含着人们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的德政、忠孝、勤俭、克己、无私、诚信等正统思维,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效法古圣先贤、赓续传统美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古至今,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鞭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民族之风!《朱子家训》,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事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诸葛亮的《诫子书》,只用了短短八十六个字,就概括了为学做人精简而具体的忠告。曾国藩“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的后人传承。他留下的“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的家训,值得我们借鉴,是当之无愧的家训经典。这些治家育人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弥新。

好的家风、家训、家规、家法、家纲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人们从小就要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就受到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待人宽厚、勤奋好学,努力上进的家庭教育。
在单位里,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家里,要懂得感恩,守身低调,克己忍让,与人为善,无私大爱,乐于助人。

继承光荣传统,弘扬家风家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人,“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
不断地形成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文化自信、行动自觉、势必自强的深层能量。家风家教家训的传承,也应该且必须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和新的形势下,不断地充实新的时代内容,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树社会新风,引导新时代家庭家风建设进家庭、进学校、进心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这对加强和改善社会治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尽孝道、修正德,以和为贵,与人为善,成己达人,就能厚植家国情怀,各美其美,成人之美,美美与共,进而实现家和业兴,国富民强!
















主编:王恩祥
主修:王保群、王恩泰
副主修:
王恩良、王书义、王恩祥、王恩民、
王书建、王恩伟、王继双、王茂帅、
修谱委员会:
王书建、王恩种、王书刚、王书强、
王。 波、王恩斗、王 睿、王振举、
王 冠、王 炎、王茂兴、王茂林、
王茂森、王忠进、王茂帅、王茂文、
王继文、王继武、王继双、王继成、
王开元、王继旋、王继展、李 帅、
谭洪升、王忠福、王忠安、王忠田、
王顺利、王厚发,王厚财,王小虎,
王月玮……
《王氏族谱》编辑委员会
二零二四年六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