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宁口腔医生:把好百病“入口关”,在方寸之地守初心
口腔科医生是怎么样的一群人?如果说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那么口腔医生的职责就是把好百病“入口”最重要的一关,在口腔方寸之地,行大医精诚之道。
他们守医者初心,担健康使命;他们长期超负荷工作,用辛苦换来患者的口腔健康;他们怀揣医者仁心,以技为器,尽全力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他们精益求精,不断吸收口腔医学前沿的知识与信息;兢兢业业,只为人民群众能够拥有健康的牙齿……这就是口腔科医生,他们甘于奉献,专业志诚。
常言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一颗小小的牙齿背后,隐藏的不是小问题,而是关系老百姓生活品质提升的大健康难题。
在去年的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为树立先进典型,彰显榜样力量,市口腔医院联合各大报业传媒集团分社,举办“最受喜爱医生与最美医生团队”评选活动。通过开展评选活动,市口腔医院向广大医务工作者致敬,以此激励全体医务工作者赓续光荣传统,秉持医者初心,不断提升口腔医疗卫生质量,服务中山百姓
孙永宁 中共党员 口腔种植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
明亮的无影灯、嗡嗡的牙钻声
一机一镜挽救坏牙,一钉一冠守护新牙……
心向往之 行则将至
市牙防防治所口腔医生孙永宁在工作十年间始终坚持“5+2”自我驱动,主动做到“早上提一提、中午连一连、晚上延一延”。诊室内“党员先锋岗”的立牌时刻鞭策着他,秉承“求真·奉献”的院训对待每一位患者。在孙永宁看来,“视患者如亲人并不是一句空话,要将技术与智慧注入治疗方案,将真情与温暖融入诊疗全过程。”
作为业务党小组组长,孙永宁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踊跃参与“美牙防”志愿服务活动,投身社区义诊、部队及学校慰问、口腔健康公益行、“行走的健康吧”等服务项目,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办实事,将健康服务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光而不耀 静水流深
随着日复一日的兢兢业业、潜心钻研,他不仅精进了技术业务,增长了临床经验,丰富了人生阅历,更是收到了众多的褒扬与感谢。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先天性肌无力的小女孩、孕中期的“宝妈”……纷纷为他送来锦旗或感谢信。“一切为患者服务,让一切患者满意”,这是朱医生常挂嘴边的话。
在守护口腔健康的同时,他亦是服务社会的“热血青年”,数次“撸起袖子”,伸出胳膊,捐献热血。并在2020年获得区政府红十字会无偿献血促进奖。常常惦念家乡,多次自发向母校捐款捐物,添置防寒物资等。曾获2019—2020年度区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20—2022年度区卫生健康系统十佳“贤美医务工作者”,2024年度奉贤区贤城好青年个人。
知短奋进 弥差自勉
2021年8月,孙永宁有幸在单位的支持下赴北京各大专科口腔医院进修学习,在外进修的半年时间里,他主动学习、积极进取,利用闲暇时间参加沙龙、培训班宽视野,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参与数字化美学设计及修复、种植美学修复等病例。
回所后他率先开展多项新业务、新设备的实施运用,包括微创前牙美容术、无痛舒适化治疗、数字化美学修复等,在院内积极推动数字化应用,开设美学修复特需门诊,协助建设高品质口腔数字化修复中心,为市牙病防治所数字化精准医疗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目前于区卫健委医政科跟班学习。
十年一瞬,俯身几尺牙椅,用青春和热爱呵护每一颗牙齿。未来,孙永宁医生也将继续于口腔方寸之地坚守初心使命,精进专业技术,为更多患者带去健康福祉与灿烂微笑。
孙永宁, 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口腔医院种植中心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委、口腔全科医学杂志编委,口腔额面修复学杂志编委,中华口腔正畸学编委。自1999年开始,主要从事口腔种植修复的基础与临床工作和口腔正畸矫正治疗工作。200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7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颅额面缺损的种植修复技术,做为子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家十五科技公关项目“口腔额面部缺损的种植修复临床研究",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获颅额面种植发明专利一项。目前主持省部级和局级课题2项,参编论著现代种植学,主译及参译口腔种植论4部,正畸矫正学5部,发表口腔种植及正畸治疗等相关文章1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