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翻阅长清革命斗争史,发现史志里记载着80多年前,很多可歌可泣英雄战斗故事;记载着我泰西军分区所属抗日武装,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英勇抗击日、伪、顽的联合进攻,大力发展了人民武装力量,巩固大峰山革命根据地。
我泰西军分区武工队在长清县大地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寇侵略者的英雄凯歌,这些英雄故事鲜为人知,被历史尘封。为此,整理出来以飨读者。本故事讲的是抗日英雄武工队队长刘殿尉的故事。
刘殿尉烈士一九一九年出生于山东丝绸之乡-一周村的一个旧职员家庭,依靠父亲的工资维持着贫寒的生活。他自幼聪明好学、好打抱不平,常带领穷学生打那些有钱有势、仗势欺人的学生,专与"学霸”作斗争。遇到闹学潮如“抵制日货”、要求校方公布帐目等,他都是领导人之一,因此差一学期毕业校方即以“行为不规”的罪名宣布开除,从此成了一个失业的青年。因他写得一笔好字,经其父的朋友介绍,在济南市政府(韩复渠时代)一个机关当了“录士(即文书)。在济南看到日本洋行的鬼子横行霸道,欺侮中国人,公开出售毒品海洛因、紫金丹、白补丸等,政府不敢查究,他非常痛假,立志要当兵报国。他读了一些进步刊物,如当时的《大众》月刊等。思想上起了变化,认识到只有找到共产党才有出路。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爆发芦沟桥事变,日题大举进攻中国,抗日呼声遍及全国。是年十二月,在济南失守前夕,他随朋友傅正屏(共产党员)去了鲁西聊城。在中共鲁西特委张霖之领导下,傅正屏借范筑先专员的名义,组织鲁西北抗日游击队第十二支队,活动在齐河县焦庙伦镇一带。博正屏任司令员,李家武为参谋长,刘殿尉在司令部任参谋,左宏奇、张萍在十二支队政治部工作,三八年左宏奇和张萍介绍刘殿尉参加中国共产党,并成了司令部党支部的秘密领导核心成员之一。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日寇攻陷聊城,范筑先殉国。为纪念范筑先,张文翰司令的十支队由党领导,后改为筑先纵队,其他支队大部壮烈。所剩十二支队的党员由鲁西特委的秘密交通员徐义将组织关系介绍到大峰山,适逢张北华的西区抗战自卫团奉命组建六支一、二、三团特务团,所有党员被分配到二团政治处工作。张萍任政治处组织股长,左宏奇任特派员,直接领导一个保卫排,刘殿尉任保卫排长。一九三九年春,二团奉命在东阿山区活动,创建根据地。刘殿尉经常一人化装成老百姓,深入敌区侦察。
第一节:东阿城门打鬼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是刘殿尉侦察敌情的口头语。一九三九年夏初,一次他化装成赶集的老百姓,到东阿赶集侦察敌情,发现东阿城门两个站岗的鬼子手持“三八”式大盖枪,象木偶一样,一动不动,立在城门两旁岗亭中,接受进出城赶集的中国人的鞠躬礼。
这引起了他乘其不备毙敌夺枪的念头。经过周密的计划,报团首长批准,他带着保卫排两个战士,化装成挎篮子赶集的老百姓,把德国造的三支僧帽牌驳壳枪藏到篮子里,并做了具体分工:两个人打鬼子,一个人朝天放枪。在刘殿尉的指挥下,三个人混进了东阿城赶集的人群里。在人们你来我往人声嘈杂的闹市买卖的时候,城门边突然响起乒乒乓乓的枪声,两个站岗的鬼子应声倒下。人群顿时大乱,四处奔逃。他们三人趁混乱之机扛起两支崭新的大盖枪,安全返回营地。团里为此召开了庆功会,刘殿尉在会上讲述了他进东阿城打鬼子的经过,赢得会场上一阵热烈掌声。从此,刘殿尉的名字在长、平、阿三县广为流传。
第二节:英雄独闯“四台寺”据点
一九四0年春,六支队编团渡东平湖,泰西子弟兵从此离开了老家。刘殿尉被调回泰西军分区任武工队长,由于他机智勇敢,经常神出鬼没地打进敌伪据点,打击敌伪气焰,成了传奇人物。抗日独胆英雄刘殿尉威震长清、平阴、东阿。在伪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谁要办事不平心,出门碰上刘镇威(刘殿尉的绰号)"。意思是刘殿尉专整坏人,甚至长清、张夏据点的鬼子也向伪军伸出大拇指讲“抵抗皇军的英雄刘殿尉大胆的有,勇敢的有,中国人了不起。”
刘殿尉经常深入敌占区,潜伏在敌人据点附近,捕捉伪军敌特,采取重点除恶和即擒又纵的办法开展敌伪工作。当时刘殿尉的名字在敌伪据点里有极大震慑,更因他有百发百中的好枪法,使汉奸鬼子闻名丧胆。
一九四一年夏天, 日寇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妄图进犯我大峰山根据地。于是,在段店南尹庄的四台寺修筑了一个伪军据点,向南活动到房庄、五红庙、贺庄、甘露泉等庄,控制着两条山峪,严重威胁着抗日战争工作的开展和工作人员及抗属的安全。刘殿尉详细调查了汉奸南下西去的活动规律,他打算独闯一次“四台寺”这个伪军据点,会会这个据点的伪军头目。他趁着尹王庄赶集的日子,化装成在田地里劳动的农民,拿着早烟袋,蹲到地头上吸烟休息,等待去尹庄赶集的伪军小队。就在上午九点多钟,十五、六个伪军由一个带着短枪的头目领着,跟跟跄跑,哼着低级小调向尹王庄走来。
走在前面的小队长万万没想到地头上吸烟的农民就是在东阿镇打鬼子的独胆英雄刘殿尉,当伪军小队长走到他跟前时,刘殿尉突然站起来,动作敏捷地左手抓住小队长的短枪,右手用枪顶住他的胸口,大喊一声:“我就是刘殿尉,哪个敢动? !先打死你们的队长。”“刘殿尉”名字如雷灌耳,真是闻名丧胆,十几个伪军不约而同地跪下哀求: “久闻刘爷爷打鬼子的大名,请刘爷爷饶命。”刘殿尉冷笑一声说: “站起来,站起来,路边坐下讲几个条件,做个朋友。”当时伪军小队长吓得魂不附体,哆哆嗦嗦,连声答应:“是是是",伪军们整齐地排到路边,刘殿尉讲了如下条件:
1、保护我们根据地工作人员与抗属的安全,工作不受任何损失;2、不许敲诈、勒索、糟蹋根据地的老百姓;3、你们活动及扫荡的情况要先给我们送个情报;4、要暗中派人按时间和我们接头,建立
5、八路军拔据点保证人们生命安全,鬼子尾巴长不了,你们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刘殿尉讲完后遂即将短枪发还了这个伪小队长,小队长深深鞠躬答应了条件。发誓:“以头来担保,一定照办。”双方还面议许多细节,达成“君子协定”,后来这个据点确实履行了所规定的条件,成了明保鬼子暗保八路的伪据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