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宝山)
本网陕西讯:丁酉年间,阳历2017年,我在北京在琉璃厂街逛游,从此开始了自己触摸北京,探寻京华的人文之旅。 就拿琉璃厂文化街来说,比西安书院门大,而且长。这里是书画的世界,它从明清走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也是很多文人墨客,投机商贾,实现黄梁一梦之地。此街,地处皇城新华门外,胡同衔接北京著名商街《大栅栏》(栅字京读Shi),所以外地来京人员,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刀笔小吏,都在此处淘宝。

在琉璃厂街,著名书画、古玩领袖是 《荣寳齋》,它建筑华丽,琉璃飞椽,气势恢宏,又是现代国企。其街井,虽几经变迁修缮,仍然古朴别致,游人如流,实为一景。 有人说,琉璃厂街,北京古文化的名片,一点都不假。在这里,你可以买到各类古本书籍和书画角本,文房四宝,明清、民国及现代古玩,还有2000元一张的宣纸;也可也买到38000元一只的毛笔,令人咋舌?说实在的,这纸这笔,你敢写吗?具说,津派欧体掌门人田蕴章先生,被人聘请用过此纸,因一笔不适而废,曾唏嘘不已!可想而知,这纸谁还敢用? 在北京,如果你是文化人,但不知琉璃厂,那会被人笑掉大牙的。
从琉璃厂街顺着胡同继续向东走,便是最能体现古老北京商业繁盛的胡同大街—“大栅栏”。我曾傍晚间去过大栅栏,感到有些五味杂陈,这里,古老京味隆重,外国人和中国人混居,有些街段不免有些西亚波斯风情,晚间游逛,尤其外省游人,身感精神游离,仿佛身处异国 有人说,他多次来京,对北京还是了解的。其实你不了解,如果你多次来京,没去过“大栅栏”、没去过“琉璃厂”、没去过后海,没去过“北京胡同”,没有到过这些街巷走走看看,可以说,你了解的北京,只是皮毛而已,这一点,我和我的一个渭南华州朋友在北京大栅栏晚间小酌,深有感悟。
(作者系时代风采传媒中心西安工作站通讯员吕宝山,2024年仲夏写于西安)
审核:孔绪牢
责编:雷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