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美
文/师存保
我所住的平陆县城不大,依山傍水,美不胜收,我喜欢叫她美丽小城。
山和水是塑造一个地方最重要的两个元素。我们的小城正是美之于山,美之于水。
小城山水相连,处在山水环抱之中。山是中条山,水是黄河水。三门峡水库宽广的水域,被沿河两岸的人常叫作“湖”,没见过海的人,说她跟“海”一样。
中条山是亘古就有的,而小城与黄河三门峡水库,则如一对孪生姊妹,于上世纪60年代初应运而生。
那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国家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黄河三门峡水电站建设在列。1957年4月动工兴建时,原在“三湾”的平陆老县城即开始筹划搬迁,地处黄河谷地的圣人涧,新县城陆续开工兴建。1958年11月,三门峡大坝成功截流,1960年9月三门峡大坝下闸蓄水,老县成也相继搬迁至新县城。
黄河三门峡大坝下闸蓄水的那一刻,奔涌咆哮千年的“黄龙”被拦腰截断。至此,下游的黄河见了底,老话说黄河“没底”海“没边”的神话,至少在这里的黄河边被打破了。黄河在这里突然变得安静,也清澈透亮了,不再是一碗水半碗泥沙的黄泥汤。这也颠覆了人们固有的“跳进黄河洗不清”的旧观念,小城脚下、黄河峡谷里,呈现了一个约200平方公里浩淼而美丽的人工湖。水面最窄的地方也有一千米多米,宽的地方有三千多米,听说最宽的地方曾有过四千多米呢。从三门峡大坝至芮城县大禹渡之间,200多里长的河面上,波光粼粼,一眼看不到边。目光的尽头,蓝天和碧水连在一起,是那种水气朦胧的蓝。登高远望,似一泓碧波,阳光下更如一条银河。大黄河在小城人民的眼前变清了。这一伟大壮举,是世世代代古虞儿女不敢想象、也不曾想象的奇迹!古老的黄河在小城脚下慢慢展开了她新的历史画卷,一条水清岸绿的水利长廊、生态长廊逐渐出现在世人面前,为发展中的小城平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小城和她脚下那一湾碧水问世之初,我便进入到小城读书,毕业回村后不久,便有幸进入小城工作,至今在这里生活60多年,但一直对小城的美和她真正的模样却是懵懂的。退休后有了闲暇时间,才开始注意了解她。而我,真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概是在七、八年前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周六周日常去接送孙子到与小城一桥相连的三门峡市一个特长班学习。等待的时间里,常到三门峡黄河公园最高处的观景长廊游览,观望对面我们居住的小城和脚下的宽阔水域,看黄河大桥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行人。
看着,看着,惊奇地发现,对面的小城竟是那样的美。远处的大山、塬面,从西往东呈现着长长的一条线,像是山、崖地形的分界线,又像是蓝、绿颜色的分界线。这山、塬重合的那条线,其实是山、塬和黄河谷地的分界线,朦胧的山色水光,为她添了别样的美。线上,高高低低的山峰逶迤相连;线下,黄河谷地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楼群,那便是我美丽的小城。只是,连着黄河谷地及坡沿的南村塬、张店塬、杜马塬都被遮掩着消失在视野里,没有了塬面的广袤,什么也不见了,能够看见的仅仅是一条条、一块块塬面的边沿与中条山腰重合的那一条线,偌大的塬面像是静静地隐匿在那条线的背后了。站在这里,看到的小城似乎就是紧贴着中条山的。她与中条山竟然离的这么近,又那么美,蓝天白云,小城层层叠叠,隐在绿色之中。这种身处异地的视觉感受,彻底刷新了以往对小城的固板印象。放眼远眺,视野里的近山与东西两边的远山相应着、牵连着,苍苍茫茫。从两头巡看,淼淼水面,又把黄河南面的山峦也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一直向小城包抄过来,完成了山水环抱的美妙意境。
我正沉醉在小城美妙的意境中,突然被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不远处,几个平陆口音的人正从廊道的那头走过来,他们谈笑着,也在欣赏河那面的小城。大家都说这真是个看咱们小城美景的好地方。只有站在这儿,才能看明白咱县城与背后的中条山、与眼前的黄河水连在一起的情景;只有站在这儿,县城轮廓、建筑物高低才能看得更全更清楚;只有站在这儿,视觉中楼群和区域才能分得明白;特别是透过一条条行道树的分割,街道也可清晰可见。在这里,小城就是铺展开的一幅巨大的风景画。我们小城的景色真美呀。我把欣赏的目光向下移动,小城的楼群和街道早已伸到了河岸的边沿,河水与道路、田埂像是只有一个踏步的高度,河岸长满绿植的土丘和着意建造的景观,倒影在河水里,把泛着涟漪的水波推出去又荡回来。那碧绿如蓝的水,像一弯柔情的臂膀,把小城紧紧揽在怀中。间或有快艇、橡皮艇飞驰水面,划下一道重重人字形的波浪,直奔黄河大桥而去。水面上散布着的红色或黄色的小点在慢慢飘动,仔细看,那是游泳爱好者们在尽情地畅游。放远看,贯穿小城从北到南的太阳路、茅津路,连着新建的“黄河生态园”和修缮一新的茅津古渡,如明珠般闪耀在河岸。水拥着城,城连着水,青与蓝互映,静与动相谐,简直美得让人着迷。
很多年以前,我们常用“背靠中条山,脚蹬黄河边”来形容小城的山水之美。谁曾想到,眼前的情景要比以往美妙得多。因此,每有客人或朋友来访,我都要引着他们站在这个地方,欣赏我的小城之美。这几年,每隔一段时间,也时常和我的几位同学带着家人,站在这里欣赏小城风景,不厌其烦搜寻各自住在哪条街哪个小区位置……
当你迎朝阳、踏晨露,奔跑在晨练的彩色跑道上,那清新舒适的空气,泛着涟漪的水面,充盈四野的绿植,放情歌舞的男女,穿棱骑行的健儿,一定会让你激情奔放,心神愉悦。当你披着晚霞,漫步古渡,极目西眺,碧水落日,浮光跃金,水天一色。翠柳倒映,野鸭点点,晚风轻拂,让人留恋忘返。即便你不是文人墨客,也会对景感慨,思绪翩翩,联想起昔日“茅津晚渡”的盛景。
小城的魅力不仅仅是水,更美在于山。小城与身后的中条山,已有7条道路跨越山岭沟壑,直通山顶。运三高速和209国道穿山而过,近年新修、改修的柏油路和水泥路,把山里的乡村人家牵连起来。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从小城出发,半小时内都可以抵达山顶由东向西延伸的沿山旅游路。山的险峻和路的曲折,被人们称之为“天路”。站在“天路”高处可以左望九曲黄河与崤函大地,右瞰运城盆地和峨眉岭台。
每年酷暑,上山观景、纳凉已成为小城人的一种时尚生活。不仅仅夏天,各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只要在城里呆腻了,或是有朋自远方来,相约上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心情放松。你若春天来,山峦叠嶂,满山生机。山杏花、山桃花、连翘花,还有那叫不上名字的各种各样的野花,点缀在山坡岭梁。红的,黄的,白的,粉的,热热闹闹,你方唱罢我登场,迷了蜜蜂蝴蝶,也醉了游人。
你若夏天来,松柏层叠,植被茂盛,犹如铺天盖地的青纱帐。这里是避暑消遣的清凉地。你可徜徉林海,隐身遮天蔽日的万亩油松林,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你可穿行峰谷,选最美角度,用视频、用抖音记录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你可漫步山间小路,看童话般的大风车优雅地转动……
你若秋天来,满山遍野,火红一片,你会被一坡又一坡,一岭又一岭,如彩霞降落的红叶而惊喜,而陶醉。大河庙的红叶,马泉沟的红柿子,还有许多山山岭岭的点点红叶,其魅力不亚于北京香山。秋阳观红叶,红叶更火红,雨后登高处,红叶似彩虹。那种宏阔的美,雄伟的美,一览无余的美,无法用语言完全描述。
你若冬天来,北国风光,千山飞雪,你会被群山巍峨肃穆的壮丽震撼。一片白雪茫茫,千里雪垣纵横。站在这里,心胸为之旷达,神情变得豪迈。你还可以观赏到雾凇奇观,看那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装扮着一棵棵树木,如梨花盛开,如珊瑚缀挂,如珍珠串连,阳光一照,像是渡了一层金,染了一身银,琼脂玉润,如梦如幻。
我的这些文字,难述小城所有的美。小城更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热情的人民,淳朴的民风。还有那尝不尽的小吃美食,欣赏不完的别样风情。欢迎更多的人走进我们小城,体验和享受小城的幽静与祥和,一起分享小城的热诚和快乐。我想把《小城故事》这首歌唱给你: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请你的朋友一起来,小城来做客。
2024年6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