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鲸落万物生之八:
百年变局战略相持中的中美俄较量
全 兴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2018年进入世人的视线,并于2018年美国先发制人,发动贸易战,屈指间,6个年头从指尖流过,来无影去无踪的三年新冠疫情,与2022年2月开始的俄乌冲突,5年的时光都是疫和役交织在一起,战疫和战役把这个世界折腾得筋疲力,人们也被弄得尽死去活来,但都还没有熄火止战的念头,更有甚者,还在不断地抱薪拱火。人性的善恶较量仍没有分出胜负,还在不断地较劲。
从某种程度上讲,进入百年变局中的战略相持阶段也无不可。
相持阶段的明显特征是:时间相对长;没有一鼓作气时的那种一战定乾坤的神速,没有三而竭时的摧枯拉朽之气势;都在苦苦咬牙坚持,谁憋不住最后一口气谁先死,谁坚持到最后谁得胜;各种资源都到了极限,谁跟不上谁先败;拼的是耐力和综合实力;内斗加剧甚至分裂,战线的扩大是导致失败的最重要原因;谁能占领道义制高点赢得更多的盟友,谁就会更有利;扬长无劲,补短无力,内部的软肋和不足会被暴露无遗,短板补不好,死穴被击必定毙命。
譬如二战时的日本,本身资源有限,在侵华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时,发动缅甸战役,随后又偷袭珍珠港,中间被中国军队死死拖住,1937年,北部关东军陈兵近百万抗拒苏联,西南被中国远征军拖住,战线长,更有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内部也有未遂军事政变,这都是失败的前兆。
再看当时的中国,战事吃紧时,内部有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北有满州国,中有华北五省自治,南有南京日伪政府,加之大量的中国军队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竟然成了与200多万伪军作战的抗伪战争。相持阶段,好在外有美苏支持,内有国共抗日统一战线,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联动,虽艰苦卓绝,最终还是惨胜。
现在回想一下,当年日本对中国的战争,不仅有当今美国对中国封锁的第一岛链,而且还有内地从北到南的C型包围,更为重要的是,日本的这种陆海并进下的进攻态势更具侵性略下的毁灭性。
反观当今世界格局。单极霸权岌岌可危,多极格局还未成形。联合国安理会15常中,以五常为核心,中俄美为上三常,英法是中二常,其他变动的10国为下十常。基本上是美西方和中俄非西方的较量。
看大俄,俄乌冲突开战时的闪电战,未能一鼓作气,进而转到今天仍在苦苦挣扎的持久战,好在有资源优势,有战略纵深和工业基础,也有拉胯后的韧性,有超前的金融应急预案和壮士断腕后的金融应对策略,虽有特别军事行动之名,但侵略之实暂时还不好洗刷。好在有围魏救赵之计,巴以冲突减轻了压力,有东方大国的鼎力相助,以一敌北约,一时半会儿,没有生命之危,但瓦格纳之变,国防部换人,多位副部长叛逃、被捕,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内部生变的危机是存在的,起码相持阶段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已经暴露无遗,特别是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核威胁,无形中力不从心的一面也原形毕露。还有一起又一起的恐怖袭击被弄得焦头烂额,更要命的是,乌克兰的反击范围已经对俄罗斯的纵深腹地产生威胁。相比中国军队对两位军方高层的果断处理,俄罗斯显然要做还很多。
在国际社会上,特别是受到欧洲的高度戒备,如果退,会被他们一窝蜂地弄死,而且不用美国号召,诸如集安组织成员都会作鸟兽散,而且盟友翻脸比翻书还快,这些天,白俄罗斯话里话外都是抱怨和不安的苗头;进,正中美国下怀,不用美国动员,欧洲就会拼命,这种态势决定了必须在中东等战线发力,但又不能分兵。也得三思而后行。
再看看美国。自从布热津斯基和基辛格两位美国战略大师离开后,美国给世人的感觉就是任性而且无章法,更谈不上战略和战略定力。
布热津斯基,这位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总统卡特的战略顾问,曾有《大棋局》一书,并提出对国际政治的重要预言和观点。如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潭:布热津斯基预测,苏联一旦出兵阿富汗,将会陷入长期的战争泥潭,这一预言在随后的历史中得到了验证。
如中国崛起与俄罗斯的关系:他建议美国应该拉拢俄罗斯而非排斥,并预测未来中国将会崛起。这些观点反映了布热津斯基当时对中美苏三角关系的深刻理解。
如俄乌冲突的结局:他预测,只要欧美国家不直接出兵参战,俄罗斯在未来的冲突中将会取得胜利。
这位曾经一手谋划结束苏联霸权的大师,眼睁睁地看着美国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而撒手而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促成1991年苏联解体的美国关键性智囊人物,在1997年预言了美国霸权崩溃的可能。在他看来,有三种国家关系的联盟,可能真正挑战美国霸权。
第一种:中俄伊联盟。中国,俄罗斯与伊朗之间的三国联盟,是布热津斯基眼中第一种可能对美国霸权构成挑战的国际联盟。他认为,中国、俄罗斯和伊朗未来若结成国际联盟,首先将在经济上形成互补:劳动力丰富,但人均资源稀缺的中国,可从俄罗斯、伊朗进口大量能源与金属矿产,俄伊两国则可依靠资源贸易,盘活本国经济,实现经济振兴。
今天的第一种可能已经成为现实,估计会让这位大师九泉之下也被气得想重返人间骂八辈,痛骂当今这些不听话不争气的小子。
第二种:中日联盟。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联盟,是在布热津斯基看来另一种可能对美国霸权构成挑战的国际联盟。
由于中日世仇,走到一起很难,再加上日本受控于美国,这种可能性很小,除非美国霸权被掀翻,日本重获得自由,但重获自由的日本的野心又由谁能栓住?当年那两颗原子弹,80多年的控制,这会更让美国感到后怕。
再说了,有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战败三座大山,即使美国霸权旁落,日本想东山再起也是白日做梦,当钓鱼岛被中国实控后,当冲绳称呼渐渐被琉球代替时,当中国驻法大使质疑北海道主权的合法怡时,当公告和宣言中说日本领土仅限本州四岛时,估计日本所称的北方四岛在俄罗斯的管辖下,也难以受到国际法的保护,也许百年变局先从落实二战的国际宣言开始。看来日本不仅让美国忌惮,让中国反感,还让俄罗斯有所顾忌,这是现实。这是压在日本头上的另三座大山。
第三种:俄欧联盟。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泛欧盟”,是布热津斯基认为第三种对美国霸权构成挑战的国际同盟。
俄罗斯的骨子里的欧洲心由来已久,怎奈他的野心难于被欧洲容下,加上历史上的沙皇与日本让亚洲人时刻防备一样,大而松散的欧洲怎能引狼入室,何况今天,欧洲正被美国牢牢地控制住,他不会轻易拱手相让。
从当年的科索沃战争,让欧元梦欧洲独立梦破碎以后,欧洲人深感一个破碎的圆破碎的梦要它有什么用,就这样放手,包括今天的欧盟主席冯女士连任,荷兰首相吕特接任北约秘书长,不仅让俄欧联盟成为奢望,而且还让欧洲死心踏地地紧紧地团结在以美国为核心的周围,尽管极右势力蠢蠢欲动。更有后来发生的俄乌冲突,让欧洲与俄罗斯想大打出手既不敢又不能,想与俄罗斯破镜重圆,既不想又不会。而且打来打去,受伤的总是欧洲,正如劝架的反被打,而打架的双方和拱火反而伤的不重一样,这决定了俄乌冲突不是双方的欧洲能左右的,还得慢慢地耗下去,好在犹太集团已经在乌克兰下场收获资产和土地,而且最新乌克兰挫败了一起政变,再加上俄罗斯已经向被占的土地上发放证书,分田分地,看来乌克兰被瓜分是早晚的事,战至一兵一卒,首先上菜单是注定的事。
可惜美国没有认真领会这位布大师的教诲,让第一种可能变成现实,就连基辛格老先生也不断地提醒要离间中俄,还在百岁之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一探究竟,为美国续命,为犹太找出路,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想重温当年联中灭苏的美梦联俄抗中,做可以做,但说出来就不厚道了,想当年,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让蒋先生给整偏了,今天指望美国联俄联台抗中,结果是梦未圆,人先逝,怎奈想作死,上天也拦不住,一个垂垂老矣的基辛格博士能有力挽狂澜的回天之力?
这两位大师的离去,实际也是美国江河日下的一个写照。
当前美国工业空心化,金融虚化,美元弱化,政治被丑化,军事被神话,总统老龄化,站队以色列不像话、盎撒犹太内斗公开化,面对中俄还不想往下架子对话。还想象一战二战时那样大发战争财又不想下水,估计再吆五喝六就不好使。也与俄罗斯一样也得艰难地忍着,即使想开辟东亚或南海的新战线,更是有心无力。
当我看到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与菲律宾友好人士,在一次会交流上的对话,那位与会的菲律宾人士眼泪丝丝地倾诉美国在菲有多个美国基地,战端一开,菲律宾不可承受时,当我看到一则视频讲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情报官斯科特里特在讲话时说“然而我们在利用菲律宾来制造事端与中国发生潜在冲突,这个对于菲律宾人民来说,那不是一个一个灾难的食谱,菲律宾人民你们可要听着,你们觉得你们是美国的朋友,乌克兰人民也是这么觉得的,我说我可告诉你,朋友是不会让朋友那全家死那么多人,他说乌克兰人那可是上百万上千万的那个流离失所,朋友是不会让朋友家彻底被打烂,被彻底毁坏,朋友是不会让朋友的家人成为难民的,美国从来不是乌克兰人的朋友,也不是菲律宾的朋友,”我敬佩这个美国情报官的这种赤裸裸的率真,乌克兰已经并用战斗到最后来反抗侵略者来证明多么爱国,菲律宾能否步其后尘,好在这位美国情报官的赤裸裸的直率中没有提到台湾,如果湾湾也自作多情地认为她是美国的朋友,美国会乐见其成。
相持阶段的俄美难,中国何尝不是难?当美国紧握湾湾这张牌,挑逗日韩,忽悠菲律宾想把中国拉下水时,中国如何应对,正如以色列在中东被人握住一样,如何判断相持阶段的攻防?那就看那张牌上的人,谁叫得欢,谁感觉到痛。看看现在的以色列就知道了,跳得欢的,最终一定是最痛的。
相持阶段中国的策略,就是一个字熬,就是要咬着牙坚持。当年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时,有人请教林彪有何妙计,他的回答就是一个字,熬。难怪网上给中国起外号叫兔子,大概就是兔子熬鹰,最后兔子蹬鹰吧。当然我们还有一个外号叫熊猫,意思就是不要战争要和平。
有位军事博主曾讲,五常之间有三不打,即不打核战争,不打本土,不打全面战争;但会打代理人的战争,会打远离本土的战争,会打局部战争。
想想有一定的道理,这种两败俱伤,同归于尽的战争,大国一个比一个有道行,谁会打?这就是当前中美俄斗来斗去不撕破脸,打来打去还要热线沟通的道理;看看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之所以能打到现在,就知道什么叫代理人战争了,这也决定了这些冲突不会立即结束,结束不结束取决于背后势力的博弈。
当前的相持阶段,谁不是在熬?中美俄是这样,其他国家无论是观望站队还是身处其中,何尝不是在熬。
以色列在熬,熬过去,最好是两国方案,熬不过去,继续着流浪传奇;伊朗在熬,熬过去,让世界侧目,熬不过去,抵抗之弧群龙无首,泯然众人矣,总统大人竟然坠机,有点离奇又在情理之中;沙特在熬,熬过去,不再受制于美国,熬不过去,比死还难受;乌克兰在熬,熬过去,回不到从前,熬不过去,国破山河无;德国在熬,欲说当年希特勒好困惑,想讲今天以色列又郁闷,因为曾经的纳粹打败的,有点像纳粹,真是小口难开;菲律宾在熬,熬过去不死也得扒层皮,熬不过去,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而且跟乌克兰一样,连个朋友都配不上;英国在熬,熬过去,跟美国继续吃香的喝辣的,熬不过去,还得再另嫁他人作妾,弄不好还得混小三;日韩在熬,熬过去也是元气大伤,毕竟美国的胃口太大,熬不过去,还得从零出发,印度有阿三之名,无阿三之实,总想出人头地,可总是屁股坐歪,在五常中间眉来眼去,为点蝇头小利爱耍个小聪明,熬过去不受待见,熬不过去,更不受待见。
这个阶段最怕站错队,弄不好身败名裂,如同1949年加入国民党,如同1911个成为太监一样,总是在最后时点上错最后一班车,成为笑话。
不能像德国一样,一根筋,跟谁结盟都是气势汹汹开战,结果却是仰天长叹,饮恨西北;结盟时得跟中俄英一样,无论强弱都是战胜国,刚开始结盟时千万别跟意大利结盟,快结束时,一定要跟意大利结盟。
为何?看看五常都是一战二战时的战胜国都知道了,当然法国另当别论;为何?看看一战二战时奇葩的意大利都是战胜国就知道了。
意大利在一战和二战中都是战胜国。在一战中,尽管意大利最初是加入同盟国的一方,但在1915年对奥匈帝国宣战后,意大利转而加入了协约国并最终成为了战胜国。在二战中,尽管意大利最初是轴心国成员,但在1943年墨索里尼被赶下台后,意大利与盟军停止战争并加入了盟军一方,最终也成为了战胜国。
难怪有人说意大利是个拖油瓶,是个猪队友,难怪有人说:如果意大利和德国是敌人,那么德国只需要10个师就能消灭他。如果意大利和德国是盟友,那么德国需要50个师去给意大利人擦屁股。
还是林帅那个字,熬。熬吧,熬过去,是一个全新的自己的,熬不过去,是有个光荣的过去;熬吧,主动的熬,即使熬不过去,也是死的光荣,被动的熬,即使熬过去,也是无奈痛苦地活着,能为之注解的是:生命是痛苦的,而没有痛苦的生命却是乏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