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旺人文厚德赋
康若望
嵩岳挺秀,黄河澎湃。天行地载,人间大爱。张氏春旺,博雅情怀。尊老敬贤,教化育才。济施不图报,立德不言泽。人文胸襟,涵容河海。
韶华青壮,创鑫旺公司,千曲百折,砥砺刚强。值改革开放,勃勃雄心,志气鹰扬。铝厂龙腾,银锭虎骧。二十余载,几番沉浮,几度风光。央视报道,富润表彰。
一腔热血,十丈柔肠。惜老悯贫,普惠村民。小里河人,风朴俗淳。口杯传颂,誉满梓村。
兴学校,聘园丁;奖优秀,励后生;投巨资,期脱颖。集民间曲艺,招河洛大鼓,摆擂台大赛,聚曲坛精英。村前广场,万头攒动。十里八村,妇孺翁童,锣鼓琴弦,燕语莺声。通俗文艺混阳春白雪,交融于民俗乡风。
小里河走出书法翘楚,王公寿先生。少小立志,壮岁有成。潜心书艺,夜寐夙兴。胼手胝足,孜孜矻矻,精益求精。数十年翰墨临池,诸体兼备,尤擅楷行。人书俱老,遐迩闻名。倾心创建神墨碑林,征集中外名家墨宝,走南北,陈挚情;弘国粹,思传承。高层领导,耆宿精英,草根俊彦,纷献佳作,真草隶篆,精彩纷呈。公寿选石刻碑,倾囊付出,苦心经营。然德高毁来,事修谤兴。选址竖碑,困难重重。十五年,以高龄衰病之躯,沐雨栉风。精力疲,事不成。
陷困窘,望星空。春旺挺出,鼎力援手。王公寿峰回路转,神墨碑林绝处逢生,王公愿景柳暗花明。
春旺一诺千斤重。施大手笔,于小里河村大寨岭,两委认定,辟地五十亩,因势就形。高敞豁亮,极目畅胸。投资三百万,十载春冬。建王公寿书法艺术馆,筑中国巩义神墨碑林园,将千余块石碑,依次排序,竖立于碑廊画亭。避日晒雨淋,且错落分明。广植花木,绿叶扶红,青翠葱茏。建七级宝塔,接日迎星;开一方水池,清碧倒影。水榭曲径,花香鸟鸣。白日天朗气清,夜晚明月如镜。集文化休闲于一体,聚远近游客之倩影。浸润身心,陶冶性灵。观中华传统之瑰宝,凝书法艺术之厚重。灯火照亮夜空,碑林园如幻似梦。思王公奉献之精诚,羡春旺识见卓越,人文厚德之可敬。无王公无以荟萃神墨,无张总无以成就碑丛。
有李铁城先生。新密人,诗人,作家,碑碣艺术家,成就斐然,中外蜚声。《轩辕黄帝之碑》《嫘祖之碑》《孔子之碑》,杜甫、韩愈、刘禹锡、李商隐、司马光等诗文大家碑碣,遍立华夏山河园亭。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一生辛勤笔耕。本与春旺无亲故,但风云际会,相逢、相知、相倾。二〇〇二,请李铁城来小里河撰《振兴门记》,文中云:“所谓天不佑贫,因振而兴。今世之富裕者亦众,然常因骄而败,因奢而衰,因惰而滞…天不佑富,因德而继。”振聋发聩,如鸣警钟。春旺当作村训家训座右铭。二十余年,往来频仍,殷切教诲,醍醐灌顶。知交深情,与日俱增。如师如友,如父如子。铁城为事业平生忘我,未婚无子女,晚年患脑梗,落后遗症。思唯春旺可托付终生。嘱云:“死后葬我于小里河土地,看小里河富裕繁荣。”乃将户口本、身份证、工资卡、一百多万元存款折交于春旺。四目相对,热泪如涌。
“君子重然诺,五岳倒为轻。”二〇二三年正月初八,春旺接铁城来到小里河,安排好饮食起居,按照专家健康营养食谱,专人照应。四个月恢复至正常人健康水平。春旺斥资五百万元在碑林园建“李铁城碑碣艺术馆”,中秋佳节,先生以八十八岁高龄尚能在众人搀扶下,亲临宏馆,难掩激动。挥毫题写馆名。并写下肺腑真言,封笔于晚晴。 衰迈人生,病情变化不定。先生痴呆,日趋加重,二〇二四,八十九龄,大小便失禁,不认人,喜怒无常,言语动作失控。春旺安排七人轮流日夜侍奉。他和夫人王兰香亲自为先生翻身,擦洗,洗澡,喂饭,清理秽物,喷洒洁剂,清除异味,保持整洁干净。春旺夫妇从不嫌弃,纵使亲生儿女,难如此关心应承。常思老师教导,受益无穷,无怨无悔,日月鉴明。
王公寿,李铁城。术业专攻,志气恢宏。锲而不舍,心聚神凝。如荀子言:“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试看冰雪严冬,独有梅花香浓;众芳摇落,方显松柏翠青。老子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君子立世,道德光崇。包容宇宙万物,浮云利禄功名。留德操于人间,用精品历练岁月峥嵘。
张春旺。资质英拔,踔厉风发,成就企业大家。执着事业,钟情文化。体认人生有涯,知识无涯。偶得闲暇,读书静思,心胸旷达。以坚毅拼搏精神,迈顽强开拓步伐。豪情溢满胸膛,万难踩在 脚下。爱心播撒,总把儿童、老人、贤能牵挂。高高矗立的文华宝塔,是他一腔挚爱的表达,内涵丰富的神墨碑林,是他心血浇灌的阆苑仙葩。李铁城碑碣艺术馆,是他对恩师教诲的报答。非关附庸风雅,实在踵事增华。人生易老天不老,春风春雨彩虹霞。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春旺“请来”老子,孔子,孟子,程本等古圣先贤全身雕像,入住“文华塔”。当第一位“老子”入住时,突然,普天盖地有上万只吉祥鸟飞来,围绕宝塔旋飞一周,落在周边树丛间。吾闻之,赞云:“圣贤入住文华殿,万鸟盘旋塔顶端。休道灵禽无故绕,精诚浩气感知天”。
二〇二四年六月二十六日———七月三日
康若望简介
康若望,1939年出生,河南省巩义市人,巩义二中退休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杜甫研究会理事,巩义市杜甫故里诗词学会副会长。曾任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校刊社社长兼主编、副教授,教《大学语文》。已出版《拳拳吟》、《人生歌呼》、《河洛诗声》、《琴心赋韵》等六本诗集和《王光亚成功之路》等三本散文集。2016年获“巩义市杜甫文化贡献奖”,2018年获“巩义市杜甫国际诗歌大赛特殊荣誉奖”,2021年获“全国十大日记人物”荣誉称号。
编辑/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