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常识]·三伏天的来龙去脉
作者/蒙吉品
三伏天,这是自古以来,我国传统历法的一个概念,它标志着一年里时令变化中天气最热的阶段。
三伏天,也被称为”伏天”,其名称中的“伏”字,是说阳盛阴衰,阴气受阳气所迫而藏伏起来之意,也指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之意。
三伏天的日期计算,是以干支(即天干地支)纪日法而确定的,即从夏至日起算,第三个庚日(每10天一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是末伏。素有,”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之说。
三伏天持续时间,初伏和末伏,通常各持续10天,而中伏持续时间因年份而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今年我们须经20天的中伏炎热天气。
那么三伏天为何以“庚日"来讨算呢?庚日的“庚"字,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即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出现时,则为初伏第一天,依次,每10天则为一个伏天。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则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则为20天。
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有些年份伏天是30天,而有些年份却成了40天的不等情况。
每年从夏至开始,小暑和大暑之间的日子,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人们常用“热在三伏似火烧,冷在三九如冰窖",来形容一年冬夏气候变化炎、寒的特点。这种切和实际的形象说法,也符合我国气候变化的实情和特点。我们应该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把握人类生存的必然条件,有利有节,顺势而为,驾驭时势,攻艰克难,不断更进。

☆作者简介:
蒙吉品:笔名梦乡,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人。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省级刊物《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会理事,《蓝月亮诗刊》签约作者,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诗歌学会会员,秦都区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省、市报社和广电台通讯员。爱好文字工作,喜欢写作,先后在省、部、市报刊及广电发表过一些文章。2023年6月参加全国“第三届《新时代艺术名家》大赛"获得一等奖。又先后在好多网络平台发表文章数百篇(首)。还陆续在《青年文学家》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数篇(首),荣获《优秀作家》奖。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