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欣欣然,今天带着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为大家带来这篇《纯真岁月》。希望能通过文字,带您走进六零后七零后的童年,感受那个时代的纯真与质朴。
【小小说】纯真岁月
作者: 欣欣然
在六零后七零后的童年岁月里,物质虽极度匮乏,却丝毫未减快乐的成色。
那时,村子里放露天电影堪称最盛大的活动。消息一经传出,孩子们便如脱缰的野马,迫不及待地搬着小板凳,一路小跑,早早在空地上占据最佳位置。夜幕悄然降临,白色幕布亮起,那投射出的光芒仿佛是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开启了一个梦幻的世界。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即将上演的精彩。
平日里,田间地头是大家的欢乐场。捉泥鳅、捉蚂蚱是常有的趣事。为了一只肥肥的蚂蚱,能在草丛中蹲守许久,眼睛紧盯着,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惊跑了猎物。到了夏天,河里的水散发着诱人的清凉,尽管大人们再三警告,孩子们还是像小泥鳅一样,“噗通”一声跃入水中,溅起朵朵水花,脸上洋溢着无畏又欢快的笑容。
那时候没有什么玩具,我们姊妹四个就只有我一个干妈送的橡胶小鸭子。可即便如此,我们也能玩出百般花样。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一般都是女孩子的营生,而男孩子则热衷于滚铁环、扇四角。
我们还用废布条缝制小沙包,或是精心制作鸡毛毽子。踢毽子时,女孩子们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上下飞舞的毽子,那模样别提多认真了。丢沙包时,你躲我闪,笑声、叫声响成一片,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我们还会用麦秆编蚂蚱笼子,大家聚在一起,比比谁编得精致。这可有意思了,每个人都全情投入,手指灵活地穿梭在麦秆之间。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精致的蚂蚱笼子呈现眼前,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比一个的手变得更加灵巧。
麦草场里捉迷藏也是我们常玩的游戏。大家藏得严严实实,找的人东奔西跑,常常为了找到一个小伙伴,把麦草堆翻得乱七八糟。
有时嘴馋了,还会跑到菜地里偷黄瓜、偷豆角。一旦被看菜人发现,吓得撒腿就跑,鞋都跑掉了也顾不上捡。
每天放学,匆匆写完作业,便直奔野地挖野菜。那时候,家里全靠父亲一人挣钱,养活全家七口人,根本没有买菜的钱。野菜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可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从没有人挑三拣四,更不敢妄想能吃上一顿有肉的饭。
夜晚,一家子里好几口人挤在一个土炕上。炕上连褥子都没铺,仅有一张苇席。大家安静又乖巧地躺在上面,不敢肆意打闹,只因苇席上偶尔冒出的小刺会扎疼屁股。睡在炕上,孩子们有的摇头晃脑地背课文,有的奶声奶气地说着童谣,有的绘声绘色地讲着笑话,还有的眉飞色舞地分享伙伴间的趣事,老人们则在一旁慢悠悠地讲述过去的故事,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房间。
家长们忙于生计,根本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姊妹几个都是大的照管小的。我为弟妹辅导作文,连同自己应做的习作,练笔量颇为不少。所以在班上写作文时,我总是最先完成。老师常常把我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当作范文,其实老师一边读一边修改,读出来的作文远比我写的原稿生动悦耳得多,我誊写时自然就依照老师的话,将作文写得漂亮了,这让我进步飞快,我特别感谢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尤其是张秀兰老师和李秀云老师,是她们让我爱上了作文。那时候既没有参考书,更没有网络能够查询资料,全得靠自己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有时候没钱买灯油了,便在月光下为弟妹和邻居小伙伴听写生字、辅导作文。做完这一切,伙伴们依旧难分难舍,于是玩起了“姑姑家”的游戏。根据各人的特质,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一个恰当的“家庭”角色。有时候,大家还会模仿当时流行的样板戏角色来玩,玩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过年,是心中最殷切的期盼。哪怕新衣服是粗布制成,或是用大人的旧衣服改做的,也能让孩子们兴奋得好几宿睡不着觉。大年初一,孩子们穿着新衣,欢天喜地地给门子里的老人拜年。老人满脸慈爱,从兜里掏出几个核桃、大枣、花生,孩子们如获珍宝,小心翼翼地揣进兜里,脸上绽放出满足的笑容。走亲戚更是一大乐事,天还未亮就出发,即便要步行很远的路,也丝毫不觉疲惫。到了亲戚家,有肉的饭菜香气扑鼻,临走时收到的几毛钱压岁钱,紧紧攥在手心,仿佛拥有了全世界,能让孩子们开心好一阵子。
暑假同样令人期待满满。女孩子忙着割草挣学费、挣工分,跟着大人有模有样地学干活、做针线活;男孩子也不闲着,扫地做饭、田里务农,样样都干。
那个年代,课外书稀缺得如同珍宝。偶尔借来一本连环画,姊妹们便如饥似渴地争相传阅。白天没空看,就趁着如水的月光,沉浸在书中的奇妙世界,眼睛一眨不眨,神情专注而痴迷。鸡蛋是难得的稀罕物,生日时能有一个炒鸡蛋,那便是无上的幸福。过生日的孩子总会大方地分给兄弟姐妹一点,大家咂巴着嘴,那滋味至今难忘。
家里来乞丐,老人虽只掰小块馒头打发,却并非小气,实乃粮食紧缺下的无奈之举。大人常以红薯充饥,把馒头留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
长到小学毕业照一次像,初中、高中毕业再照一次像。在家里翻箱倒柜也找不到小时候的照片,但回忆起来仍觉趣味无穷。
如今,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那段纯真岁月虽已渐行渐远,却如刀刻斧凿般深深刻在心底,成为永恒的温暖回忆。
但愿现在的孩子们读了这篇小小说,能好好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拟于 2024 年 7 月 6 日上午
寄语:
感谢您耐心读完这篇《纯真岁月》,愿这段过去的时光能在您心中泛起温暖的涟漪,也希望我们都能在回忆中汲取力量,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期待您的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在岁月的长河中交流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