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二0一0年至今,已十四年头了,翻看一0年的美篇、看到当时写的文《采莲曲》想起了好朋友、好兄弟陈学文,因是我俩一起骑车走过的那段路!陈学文、一个好同志、他脾气好、作事扎实而不张扬、是我多年的文友。在担任文联主席时为文联各协会做了不少工作。他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忘记了照顾好自已身体,在劳碌中倒在任上!他太年轻了!仅仅五十一
岁,十分怀念他![合十]
采莲曲
作者/赵新洪
二零一零年秋,七月流火,与陈学文先生一起,踏车沿107国道北上,寻觅郦道元《水经注》中所所提古督亢地“樊馆”(方官)地之“濡水”。一路穿古范阳郡治涿州,过涿州八景之“拒马长虹”大桥。沿永乐河桥观“胡良晓月”碑,忘记了酷暑和劳乏,乘兴来到琉璃河堤下则见大桥北岸长堤。但见琉璃河中,虽无涛涛流水,却仍有淀水融聚成湖,波光耀目。
岸堤绿柳成荫,蝉鸣无序。人工营造之万亩水田。田植莲藕,碧野无垠,荷花成片,荷叶淙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映入眼帘,使我顿时一见倾心,清香沁入心脾。
我们正陶醉在美景中。---呜儿地一声口哨,悠忽忽地自对岸远处飘来。滚进白云,钻进湖水。于是,湖水便一晃一晃的波起来。那声音脆滴滴的醉透五脏。不时地扯住莲叶的神经,莲叶前后忽闪忽闪地,摩擦声吱吱地叫,像少女的笑声。
野鸭子的叫声和着堤柳蝉鸣,也很动听。两岸村民听惯了,不觉得什么,而我却觉得很新鲜。不亚于口哨声。虽然不那么飘悠,湖面有了这声音,才找到了连接音韵相和谐的色梯 口哨、鸭叫、蝉鸣,一到采莲汉子嘴里就变了调儿,那味儿很足。
莲蓬壳躺在水面,无声地游荡着,极自在。淡蓝的水,黄绿的荷,红棕棕的莲蓬壳,色泽好美。莲蓬好多好多,一排排,小丛丛地挤在一起,乘着湖风荡起来,一涌一涌地你推我,我推你地向湖心,向岸边游去……
喝湖水长大的汉子有点野气,一蒿撑去,船行好远。采莲汉子的手爆着青筋,很粗很糙,但很灵巧。莲蓬一个接一个的被汉子扔进船仓,不一会儿就一大堆。汉子将莲蓬装进袋子,用蒿轻轻敲打,发出膨胀的声音,很好听。这时湖水反倒静了下来。这静、神秘,也感幻觉。似乎世间所有生物都不存在了,一切都悄然离去。人也没了私心。那心、那灵魂,那所有脏东西都得以净化。就像汉子敲打莲蓬掉出来的莲籽一样。晶亮亮的很纯洁,很真挚。
采莲汉子每天都会出现在路旁的市场。一堆堆莲蓬被一对对青年人反反复复选购,时髦的城里人急乱的捡挑,扔下这个,拿那个,不知到底哪个好。
天很晴,太阳很辣。采莲汉子忙着帮选好了人,捆扎莲蓬。满头汗水,古铜色背膀浸出的汗球球,晶亮晶亮的像颗颗珍珠。太热了,真想给汉子搭个凉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