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病态,回归理性]
——读《阿Q正传》有感
阿Q,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他,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形象,却成为了一个历史的缩影,一个民族的镜鉴。
阿Q,是一个无业游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无所事事,却又自高自大。他懦弱无能,却又自以为是。他被所有人瞧不起,却以自己的“精神胜利法”为傲。这是他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的生存哲学。他不敢面对自己的真实处境,用一种自我欺骗的方式来寻求心理安慰。他害怕别人瞧不起他,就先瞧不起别人;他害怕别人嘲笑他,就先嘲笑别人;他害怕失败,就逃避现实;他害怕被欺凌,就把自己的欺凌看作是“儿子打老子”;他打不过别人,就以“君子动口不动手”来为自己壮威。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种自我安慰,自我逃避,自欺其人的方式。
然而,阿Q并非一无是处。他有他的天真,有他的热情,有他的勇敢。他对世界有一种纯真的认知,对生活有一种执着的热爱,对死亡有一种无畏的勇气。他,就是阿Q,是独特的“这一个”。他“博览众弊”,又似乎是我们每一个人。
阿Q,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弱点,自己的病态,自己的无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阿Q,都有可能陷入阿Q的精神困境。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阿Q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的病态和无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阿Q为鉴,防止自己陷入阿Q的精神困境。
阿Q,是我们的一个警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阿Q身上找到自己的危险,找到自己的困惑,回归理性。
阿Q现象,是我们的一个教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阿Q身上找到自己的错误,找到自己的愚蠢和虚伪,使自己成熟起来。
阿Q现象,其实是一个时代悲剧,折射的是旧中国的病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这种悲剧中找到警示,找到救治这种病态的良药,幡然醒悟,吸取教训,开创自己的未来,为创造不再出现更多阿Q的时代而努力!
作者能从原著如此浩瀚的论证中跳出来,阐述自己的见解和感慨,作为一名中学生,是有相当难度的。在论述中,剖析步步跟进,层层深入,将一篇名著所表达的意念基本表达到位,这是难能可贵的。应该提出来的是,文章有些虎头蛇尾,前面部分相当不错,可是到了后面就出现了意思重复现象。对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所产生的根源也没有深究。这两点老师进行了修改润色,现在理性多了,丰满多了。总之,越写越有底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