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花开: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出碧泉
作者:牟洪营
朋友,您见过并蒂莲吗?在生物书中可以查到:荷花在生长过程中,一般只形成一个花芽,一个分生中心,开一朵花。如果受到某种特殊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或内部的特殊变异,着生在一支茎上的花芽,便有可能分化成两个分生中心,进而发育两个象是双胞胎的花蕾,从而在一支花柄上形成两个花蒂,并开两朵花,结一对莲蓬,这便是并蒂莲。并蒂莲花的产生,需要大面积的荷塘,几乎十万朵荷花中,才有一朵因为各种原因,长出双头的并蒂莲花。而且不可复制。在长期的荷花利用当中,人们知道这种双头莲花不影响荷花荷塘的原有价值,无毒,稀少和无法复制,且双头莲花有着极其美观的欣赏价值,通常是荷花茂盛的地方才有机会出现。并蒂莲有点像人类生双胞胎,但是几率低得多,还不到十万分之一,所以将并蒂莲看作吉祥,吉利。
并蒂莲有“花中君子”之称,是荷花中的极品,象征着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并蒂莲,茎杆一枝,花开两朵,可谓是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并蒂莲被誉为爱情的象征,谕意夫妻恩爱,美满幸福,并象征男女爱情缠绵;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深厚。自古以来,人们便视并蒂莲为吉祥、喜庆的征兆,善良、美丽的化身。民间传说中,并蒂莲的出现是吉祥之兆。
并蒂莲为什么在中国古代视为祥瑞呢?那是因为荷花半身就自带一种让人愉悦的完美。荷花花朵本身相对其它草木花朵来讲,巨大,圆润,饱满,而且荷花生命力顽强,不需要人工过多的干预,种植和管理起来特别方便,荷叶荷花根茎都可以利用,且加工过程简单。这是一种馈赠多于投入的价值极高的植物。正是因为荷花常见,且多半维持着古老的植物特性,所以荷花的变异相当缓慢,出现变异品种的几率非常少。
并蒂莲属睡莲科,荷花中的千瓣莲类,是花中珍品,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地下茎叫藕。种子和地下茎都可以吃。原产我国,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是荷花中的一个变种是花中珍品,它集莲荷之精华于一身,尤能引人入胜。并蒂莲花为睡莲科莲属的一种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大多生长在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等水域中,也可作盆缸栽培。实际上,并蒂莲是荷花的一个特殊变种,因而具有荷花的一般植物形态特征。
其根状茎横生,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其叶片硕大,单生,圆形,盾状,全缘并略呈波状,具十数条辐射状叶脉,从中央射出遍布全叶;叶面遍布细密的钝刺,刺间有蜡质白粉,能使雨露在叶片上凝成滚动的水珠;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挺于水面之上,给人以一种亭亭玉立、风姿绰约的美感。 并蒂莲花为睡莲科莲属的一种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大多生长在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等水域中,也可作盆缸栽培。我国有该属植物,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及台湾各省区。 自古以来,人们便视并蒂莲花为吉祥、盈庆的征兆、普 良、美丽的化身。
据《全芳备祖》“后集·莲部”记载:“泰始二年(公元266年,西晋)嘉莲双葩,并实、合跗、同茎。”又据《群芳谱》卷二十九:“并头莲,晋泰和间(公元366-371年)生于玄圃,谓之嘉莲。”再据《宋书·符瑞志》称:“文帝元嘉(公元424-453年在位,为南北朝时期)十年七月华林天渊池芙蓉异花同蒂。莲生建康额檐湖一茎两花。”权征兴(公元759-818年)在《中书门下贺神龙寺渠中瑞莲表》写道:“神龙寺殿前渠中瑞莲花图,其花一茎两房。”以上表明并蒂莲在古代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古言中有文:“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蒂莲”的名句广为传诵。明代杭州女诗人冯小青(文学故事人物,相传曾家住扬州)曾写道:“稽首兰云大士前,莫生西土莫生天。愿将一滴杨枝水,洒作人间并蒂莲。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花开并蒂世已希,拍案称奇添旁支,赶在暮春逞压轴, 浓艳何妨吐香迟。凌波倚翠弄瑶台,并蒂浮香戏水来。
粉面何需将进酒,羞红缘为两情怀。千头万蕊一根本,玉肤冰肌两罗浮。”宋代诗人吴文英在《夜行船·碧甃清漪方镜小》里有文:“碧甃清漪方镜小。绮疏净、半尘不到。古鬲香深,宫壶花换,留取四时春好。楼上眉山云窈窕。香衾梦、镇疏清晓。并蒂莲开,合欢屏暖,玉漏又催朝早。”宋代诗人吴芾在《再见双头莲》里写道:“我来才见月初圆,两度池开并蒂莲。嘉瑞还来非偶尔,悬知连岁有丰年。”
唐朝诗人姚合在《咏南池嘉莲》里写道:“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出碧泉。浓淡共妍香各散,东西分艳蒂相连。自知政术无他异,纵是祯祥亦偶然。四野人闻皆尽喜,争来入郭看嘉莲。”唐朝诗人雍陶在《永乐殷尧藩明府县池嘉莲咏》里写道:“青蘋白石匝莲塘,水里莲开带瑞光。露湿红芳双朵重,风飘绿蒂一枝长。同心栀子徒夸艳,合穗嘉禾岂解香。不独丰祥先有应,更宜花县对潘郎。”唐朝诗人王贞白在《宫池产瑞莲帖经日试》里写道:“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香飘鸡树近,荣占凤池先。驿日临双丽,恩波照并妍。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
宋朝诗人黄庚在《任复斋池中有瑞莲命予赋之》里写道:“芙蕖开处傍池亭,花结双头媚晚晴。两隗骈肩如欲语,二乔并首似含情。同心净植真奇种,联蒂腾芳以瑞名。若使濂溪当日见,爱莲有说恐难评。”宋朝诗人晁端礼在《鹧鸪天·并蒂芙蓉本自双》里有言:“并蒂芙蓉本自双。晓来波上斗新妆。朱匀檀口都无语,酒入圆腮各是香。辞汉曲,别高唐。芳心应解妒鸳鸯。不封虢国并秦国,应嫁刘郎与阮郎。”表达了她对并蒂莲的无限憧憬与祝福。
对并蒂莲的欣赏,更加细腻,且女性化。荷花开在亭子旁边,并蒂莲花在雨后,向着夕阳绽放。那肩并肩,头挨着头的样子,像美女大乔小乔,在一起窃窃私语,姊妹情深。
因为并蒂莲,别有一种绰约楚楚的女性美,不是周敦颐的莲花所能涵盖的。实际在宋朝,并蒂花的审美逐渐女性化柔媚化,往往被形容成娥皇女英,汉宫飞燕姐妹,将女性物化,实际非常庸俗,这类诗词虽然有不错的句子,但是整体格调不高。这样的花真是荷花中的奇葩,所以叫作瑞莲。
并蒂莲在宋朝广泛吟咏,这是因为宋朝经济繁荣,而文人文化的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唐朝是“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那么到了宋朝,这故事和图案锦上添花。无论要连理枝头开上并蒂花。所谓“屏幛重重翠幕遮。兰膏烟暖篆香斜。相思树上双栖翼,连理枝头并蒂花攲凤髻,亸乌纱。云慵雨困兴无涯。个中赢取平生事,兔走乌飞一任他。”实际并蒂莲花的图案已经脱离了水中,成为精神上的花朵。这要是周敦颐看见并蒂莲,他的《爱莲说》写荷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样刚烈的语言,只怕很难写下去吧!。
出自宋代曾有光在《赠画山水陈兄》里写道:“眼前画士蚕样密,有如陈君万才一。少年识高画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描尽江山归指点,寒林古嶂烟云斂。若悬瀑布飞潺湲,樵人向晚归山巅。幻出楼台景一簇,松钗堕落鸿金屋。苔封石径绿茸茸,深藏古寺无声钟。花落啼鸟四时好,绿阳系马迷芳草。溪上桃花三月春,渔翁垂钓理丝纶。
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风度。秋声飒飒芦苇寒,惊飞白鹭起前滩。野梅冬杪香飘路,忽惊四面仝云布。展开一轴指雇间,始知妙画归毫端。谁云不复见摩诘,陈君自得如神笔。石台一去不复来,陈君继芳诚奇哉。形容聊述歌一首,行看声亚诸人右。”站在空中栈道上更有一种:“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风度。”的夏日清凉感受,也有周敦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庄重之感。就如同,见花开,喜悦见本心,无论如何,平淡是真,只有内心平静才能释放出美丽。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无论你曾经经历了什么,滤除杂念,远离喧嚣,守心自暖。荷花亭亭玉立,高雅脱俗,轻风吹过,送来沁人的幽香。盛夏之时,带给人们一丝清凉。
春有百花,夏有荷并蒂莲。 心如莲花,人生才会一路芬芳。无论经历多少变迁,依然从容淡定,不为谁开不为谁落,只为心中的那一缕清芳。
佛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静的莲花,不管人世间多少苦难,多少坎坷,莲花盛开的地方,总是平淡风轻,岁月染香。”女人如水端庄优雅,温柔贤淑。女人如茶,韵味悠远,越品越醇。女人如花,经久不衰常开不败。女人如歌,低吟浅唱,唱好属于自己的那首歌。“芳华落尽终归尘,莫道无言至黄昏。夏日池亭避严暑,荷花落岸香风度。四面垂扬十里荷,问云何处花最香。荷叶五寸荷花娇,也能遮却美人腰。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生在淤泥位置低,不卑不亢水天齐。风蒲猎猎小池塘,雨过荷花满院香。女人如水如茶,女人如花如歌。”
守着心中的那朵并蒂莲花,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也一定要绽放。往事不回首,未来不将就。酸甜苦辣自己尝,喜怒哀乐自己扛。每天送给你自己一脸微笑,又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你的优秀不要任何人来证明,自己就是一道最美的风景线。沒有必要在别人的风景里仰视。要为自己精彩的活着,好好爱家人爱自己。心如并蒂莲莲花,一路芳华!。
诵者简介
金鱼儿,现如今在家已是退休教师了。本名叫:金莉萍。喜欢文学,爱好朗诵,旅游,热爱生活;优美动听的声音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