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无悔(词林正韵)
文/于公谨
露坠戏风时,
难掩桃花泪。
几许醒来挂溪桥,
月静曾如水。
淡淡飘香中,
把酒何须醉。
影动枝头暗灯时,
脉脉情无悔。
浪淘沙令 凄凉
文/于公谨
星动有迷茫,
几点寒霜。
三分思绪带忧伤。
怨恨闲愁多往事,
月入西窗。
风啸七分狂,
泪下千行。
离情万念断柔肠。
长夜梦中惊落雪,
不尽凄凉。
随笔
无意中看到的对比
文/于公谨
说实话,有些对比是不成立的,也是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为什么偏偏想要对比?而且,也是极尽谄媚之词,说着如何如何的好。想一下,如果不是受益者,是没有可能会这样歌颂。本来就是有些让人感觉到鄙视,结果是,看到了这样的词汇,感觉到有些恶心,也是感觉到很多的羞辱,在阉割我们的智商。感觉到很累,就看看手机,就看看里面的内容,无意中看到了有人把某一个人和伟人相并列,让我感觉到吃惊,也是感觉到不舒服。
初冬(五八一)
呼兰大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警察怎么就会称为黑警?怎么就会被呼兰大侠杀了?我想了很久,也是没有想明白。
当然,呼兰大侠是八十年代初期出现的。
也就是说,伟人去世之后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警察敢是黑警?为什么会成为黑警?那些警察,有多少得到处理?那些当官的人,又得到多少处理?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没有处理,黑警就会继续出现,呼兰大侠也是无能为力。
这样的过了几十年,可以说,从一开始,八十年代开始,人们可能还会相信公信力,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对公信力越来越质疑。这就是公信力的缺失。而且,即使是很多人知道了公信力的缺失,依旧会做着继续让人们不相信公信力的事情,比如说种树。
无意中看到一个视频,很多人都是转发,或者是说议论,看到的是,一群人(当然,他们不可能是工人农民,而是领导干部之类的)拿着铁锨什么的,热火朝天地种树。不知道的,以为他们是人民公仆,这是好事情,劳动最光荣。如果是认真看一下,就会发现很多地方不对劲儿,比如说,他们带着鞋套,担心土地污染他们的“贵足”,看到铁锨的新。
很多人都惊讶,我是没有感觉到惊讶。
为什么?
就说一件事情,大家就可以知道原因。
很多年前,炮台植树,也是到了植树节,大连很多干部支持植树,就去炮台了,然后开始摆拍,发了铁锨等工具,当然,工具不可能是他们自己从家里拿,也不可能会自己带,毕竟他们家没有。只能是到了地方,每一个人发工具。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然后,发了手套什么的。摆拍结束,就直接走了,扔下了一地的工具还有手套什么的。
当时的炮台书记破口大骂,这样糟蹋东西,还不如不来,好好的手套,就这样扔了?却也是没有办法,如果是第二年继续过来,还是继续买新的。
树活了?不太可能,只能是重新栽种。
这就是现实,也是真实情况。
除了当地老百姓知道,还有是知道这样的事情?
有些人不知廉耻,摆拍之后,发出来挂在网上,就让人看出了破绽。如果是不挂出来,听说了,也仅仅是听说而已,也仅仅是说,又植树了?
并没有谁会说什么。
而挂出来,就不一样了。
这就是有些自取其辱。
卜算子 离愁
文/于公谨
明月多情时,
辜负春华处。
水去长河且轻吟,
莫怨残红舞。
静卧飘香中,
怨恨离愁苦。
万种云行挂远山,
绕转千重雾。
浪淘沙令 爱恨
文/于公谨
花落渐无踪,
送雁西风。
残云几缕现朦胧。
感慨寒霜将满径,
落叶匆匆。
老树叹从容,
却是情浓。
飘枫万里有花红。
雁去心伤千盏酒,
爱恨心中。
七言诗 凄凉
文/于公谨
悠悠细雨伴西风,几许黄花万种空。
落叶梧桐憔悴损,凄凉自是到心中。
随笔
简单对比一下
文/于公谨
看手机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段文字,里面充满了溢满之词,如何如何的成就,如何如何的伟大,我当时就笑了,本来就是失败的,何必说成功?可能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里面存在的问题,我是觉得,应该是有问题的。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很多人都说过去是如何如何贫穷,如何如何的不好,如何如何的怎么样。当然,鄙视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情理之中的神情 ,毕竟是想要显得现在的好,就会需要让过去成为让人鄙视的对象。很多人都是觉得,那个时候就是穷,就想过,一个孩子会是怎么样。很多人想要感慨,也是感慨不了什么。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看到,不是说,没有可能会看到。十个人的饭菜,或者是说,五个人的饭菜,和一个人的饭菜,能够是一样?不可能会是一样?这就让人感觉到思索。很多人想要说,那个时候是贫穷。是真的贫穷?我是不知道,也是想要让大家商量一下。
初冬(五八二)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愿意相信,而是真的没有办法相信。很多人的做法,可能是觉得,糊弄过去就可以了,结果是啪啪打脸。
很多年前,看到路边栽树。是很努力的,也是很出力的那种。这是好事情,毕竟是绿化。
如果没有在跟前,可能会感觉到好一些。如果是在跟前,就感觉到有些别扭了。栽树是好事,却也是会变成某些人的发财工具。
栽树之后,就想要浇树,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结果是,浇树的水,仅仅是浇一下而已,然后就会浇下一棵树;而且是领导监督。可能是没有看到,就认为很好,如果是看到了,就不可能会是这样认为。毕竟浇水,仅仅是让地面湿一下,看上去好像是浇水了而已。
按道理来说,浇树是小事情,怎么会用领导监督?从另一方面来说,领导是负责任的,亲自监督浇树,如果树不活,都是对不起领导。
结果是,如果是浇树的水稍微多一点儿,领导马上就开始训斥,浇那么多的水干什么?然后,就匆匆地掠过。浇水了?浇了,树会活?看天意。结果是,路边的树,一年一年的种,一年一年的死。年复一年,都是如此。
我是没有弄明白,就问认识的一个搞绿化的人。
绿化的人看看我,说你是真笨。
我说,我是不懂。
绿化的人说,他们从来就没有希望树活过。
我说,怎么会?
绿化的人说,怎么就不会?
我说,原因是什么?
绿化的人说,树苗不是钱?
我说,是花钱买的。
绿化的人说,是买的。
我反应过来,说回扣?
绿化的人说,你啊,是没有当官,所以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情。树死了,可以重新买,可以重新拿回扣。如果是树活了,怎么买?怎么拿回扣?
我说,我是没有想到。
绿化的人说,很多事情都这样。
我说,还真是。
绿化很多,树栽的很多,就是不活,很多都是因为利益牵涉。
后来,就是看树的成活率,才避免了很多回扣的发生。
于公谨。辽宁省瓦迈店市人,喜欢写作,爱好书法,散文,小说,诗词,剧本,皆有作品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