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无疑是缺失牙修复的理想方式。但提及种植牙,很多人都会出现一系列担心:疼不疼、能用多久?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要植骨?……
在开始种牙前,了解这些问题,让种牙之旅更加顺利!
种植牙如果维护得当,可以终身使用!
如今,世界上使用寿命最长的种植牙已经超过50年,并且还在每天刷新纪录。1967年,瑞典人Sven Johansson接受了种植牙手术,一直使用至今。而世界上第一颗种植牙,直至患者Gosta Larssor去世时依然完好,陪伴了他40余年。
时隔半个多世纪,种植牙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发展,因此,从技术进步角度而言,如今做种植牙的患者使用寿命理应会超过50年。不过,种植牙的实际使用寿命与患者的牙槽骨条件、口腔健康状况、全身健康以及医生的种植技术等等均有关系。
如果医生告诉你,你需要先植骨才能种牙,通常情况下是因为你的牙槽骨萎缩,出现了骨量不足的问题,不满足种植牙的牙槽骨条件。
对于牙槽骨条件较差者,可以在种植牙手术前通过人工植骨技术,增加牙槽骨的高度及宽度,从而使牙槽骨可以满足种植牙的要求。
如果把种牙比作种树的话,骨量不足就相当于土壤(牙槽骨)发生了流失,不足以支撑种植牙这颗大树。种植牙成功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人工牙根(种植体)与牙槽骨的紧密结合。而如果骨量不足,种植体与牙槽骨的结合就可能出现问题,导致种植失败。
而牙槽骨骨量不足的情况,大多因为存在长期牙病、缺牙时间太长、退行性病变等问题。因此建议日常做好口腔健康维护,缺牙以后更要尽早补救。
牙齿缺失后,通常建议尽快修复。因为若长期缺牙,不仅不利于咀嚼及美观,更会危害全口口腔健康,缺牙位置两边的牙齿会因为失去互相支撑力,在咀嚼等外力的附加作用下,向缺牙位倾斜,对颌的牙齿也因缺乏咬合而会伸长,整个牙列的平衡关系就会打乱。
所以,缺牙时间久了,通常还可以种牙,但是可能会更复杂,花费更多。如果出现牙槽骨流失严重,则需要先植骨;如果存在牙周问题,则需要先控制好牙周病才能开始种牙;而如果咬合关系被破坏,缺牙位被占用,则可能需要通过正畸、咬合重建等方法打开缺牙位,建立正常咬合后再做种植。
种植牙的关键部件是种植体,而种植体品牌选择,不仅关系到要花多少钱的问题,更关系到后续的稳固性、维护保养等一系列问题。
在选择种植体品牌时,建议首先考虑那些经过长足发展的主流种植体品牌。这是因为,一方面成熟的种植体厂家,其在设计、生产工艺方面更加精密,并且经过较多的临床验证,更加安全可靠。
另一方面,不成熟的品牌和种植体可能几年内被竞争淘汰,后续配件和维护可能跟不上。一些技术不够成熟的种植系统,可能会遇到工具不全、配件不齐,而不同品牌之间又有技术壁垒,突发问题或疑难病例很难处理。
就好像,买一辆汽车,如果是不成熟的产品系列,三五年之后,该系列可能面临停产问题,而后续车子的维修保养可能都会较为困难。
很多人看了种植牙手术过程的视频,看到牙床被飞速钻开,然后旋进金属合金牙根,感到很恐怖、很害怕,担心在做种植牙的时候会很痛苦难受。
事实上,种植牙手术只是个甚至比拔牙都简单的小手术,在熟练的种植医生那里,种一颗牙只需要十数分钟。而且伴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种植,精准种植等都能极大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因为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当天即可进食温凉的食物,遵医嘱进行护理,不用担心疼痛问题;术后大约7~10天口内伤口即可愈合。
种牙的确不是一项大手术,但却对医生的技术、诊疗条件有一定要求,在了解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你可以试着选择一位负责的种植医生和一家靠谱的口腔医疗机构了。

孙永宁, 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口腔医院种植中心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委、口腔全科医学杂志编委,口腔额面修复学杂志编委,中华口腔正畸学编委。自1999年开始,主要从事口腔种植修复的基础与临床工作和口腔正畸矫正治疗工作。200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07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颅额面缺损的种植修复技术,做为子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家十五科技公关项目“口腔额面部缺损的种植修复临床研究",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获颅额面种植发明专利一项。目前主持省部级和局级课题2项,参编论著现代种植学,主译及参译口腔种植论4部,正畸矫正学5部,发表口腔种植及正畸治疗等相关文章1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