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的真谛]
王钰纪实文集《梦醒东窗》序一
我与王钰同志认识是在原天水地委书记桐树苞老人组建“天水杜甫研究会”后,王钰被选为研究会副秘书长,常与桐老等人来我办公室,商议以“杜甫”为“桥梁”、“纽带”宣传天水,提升其知名度,于是,便有了工作上的交流。
我退休后,共同的摄影、写作及文学爱好,我们相互接触多了。他曾为我的一本摄影集写过一篇《景从外来,情从心出》的文章,发表在《天水日报》、《宝鸡文学》等报刊上。文风清新,没有过誉之词,对摄影作品的评价有深度,受益匪浅。我对他的为人、文学功底更加深了认识。以后,他陆续给我推荐、介绍了省内外一些作家协会,文化的“搭桥”,联系更加紧密,可称为忘年之交了。
与王钰同志接触多了,给人的感觉是对工作有责任性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人。他为人热情,实诚,勤奋、谦虚、低调,兴趣爱好广泛,社会活动活跃,善于思考,勤于写作,经常在有关报刊和网络上发表文章,尤其在一些专文中对天水历史文化的研究颇有深度,很有见地,读后印象深刻,可作为文史资料参考。他曾出版过几本书,大多与他的工作岗位有关,在他熟悉的文学圈中,都曾得到了好评。
前不久,他告我,编了一本书,要我给他作序,我勉为其难,再三推脱,因为我对政法工作不熟,难以准确的对他的作品做出评价。他再三恳切,将电子版资料发来游览时,文中在他身边发生的一件件刑事案件造成的悲剧,通过他笔下的文字形式显现出来。人间悲剧的一幕幕情景,使人惊心动魄,有所思,有所想,是现实生活中真善美、善良和欺骗、愚昧和法治,活生生的法制教材。我答应了他的请求。
王钰同志是个有心之人,也是个性情之人。他从事特殊工作岗位多年,认真研究服刑者身上发生的案件。将它们挖掘出来,经过精心挑选,认真整理成册。让这些在大墙中沉睡,具有典型而“奇特”的短文短案,成为启示人,警戒人的一面面鉴镜,反照出每一棕棕案件作为反面教材带给世人的深刻教训和反思。在法制越来越健全,人们对法治观念越来越强,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法治建设进一步相适应仍有很大差距的今日,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这个方面来讲,王钰同志做了件很有益于推进社会进步的事情。
全书择选了一些带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案件为例,这些来自政法系统第一手资料,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可信性,在更有可悲性的同时,又是一本留于后世的“奇案选”。书中以“恋爱、婚姻、家庭”的悲伤;“一”字型的事件发生造成的悲哉;几起众相百态的典型案例、几例典型冤假错案以及个别杂案杂事五大部分。件件触目惊心,震撼人性,使人读后刻骨铭心,反复思考。而法官的判词如“惊堂木”,能启示人,警示人,是进行全民法制教育中很好的一本反面教材书。
王钰同志编攥这本书,起名《梦醒东窗》,看了他的《后记》才明白他的用意。
以“梦”做文章, “人作梦毕竟是虚拟的,不能当真,但这种怪梦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引用了古人的“东窗”意喻,以“梦”来诠释人生,是有深刻意义的。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梦”,海纳百川,胸怀寬大、忍让谦让,退一步海宽天广,在宽容、忍让、大度同时,时刻想着头上悬着的那把法制之箭,就不会或者尽量少发生一件件怪案、奇案。“梦境”实际是他对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反思,思考,是对“惩恶扬善”的一种追求。以案说法,以梦说真。使读者能够从中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 ,让更多的“法盲”从梦中惊醒,那些藐视法治法律的人,走出梦境,面对现实,是这本书的现实意义。
百态众相,人生百态,世道人生,直指人性“梦境”的价值和它的真谛,让更多的人从“梦幻”中苏酲,应该是王钰同志此书的“灵魂”。
是为序也!
2024年4月30日
作者简介:
冯沙驼,男,汉族,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曾先后在县、区、市级领导岗位上长期任职,担任过天水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政协主席。2009年退休。曾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数十篇文章。出版过《探索与实践》、《回望集》、《如此多娇-风流人物-国内外摄影选集》、《如此多娇-江山如画-冯沙驼国内外摄影选集》、《拥抱世界-冯沙驼摄影作品集》。
《梦醒东窗》作者简介:
王 钰,笔名: 覆盆子,甘肃省天水市人,曾供职于甘肃省天水监狱。近年先后出版《笔走大墙内外》《25号监舍》《难忘的岁月》《上磨的时光》,主编《神农山与神农文化》等著作,现为天水市地方志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作协、天水作协会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