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出辛苦 收获快乐
——漫谈我的退休生活
(二)
文/王克绪
编书辛苦 成书快乐①
我退休后的这十多年里,是平陆县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最好时期。无论工农业生产,还是居民生活改善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取得了平陆立县两千多年来从未有过的骄人业绩。尤其是以2019年4月省政府公告平陆退出国定贫困县序列为起点,25万平陆人民迈上了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高速路。而盛世修志,由来已久。为了记载平陆的发展史实与成功经验,各有关单位都不约而同地启动了行业或部门的志史编纂。我赶上了这个好时代,有幸作为主编和执行主编,先后完成了五本行业志史类书籍和两本家谱的编纂。十三年半编著了七本书,合计283万字,平均两年一本,年均21万字。分别是优质烟开发服务中心30万字的《平陆烤烟新十年》和25万字的《一往情深》,简要记述了平陆烤烟产业从无到有、由弱转强的32年发展历程,着重反映了2001年至2010年全县种植烤烟9.5万亩,生产烟叶971万公斤,销售总额4.44亿元,纳税4057万元的突出业绩和模范人物。原化肥厂现潞安丰喜集团平陆分公司65万字的《腾飞纪事》,全面记载了化肥厂从申请立项到建成投产又到破产改制为阳煤丰喜集团平陆分公司而再度雄起的50年奋斗史实。果业局100万字的《平陆果业志》,系统记叙了平陆县从1947年全境解放到2017年底统共70年的水果产业发展过程。部官镇柴庄自然村王氏家族理事会40万字的《柴庄自然村王氏家谱》,主要记录了柴庄王家十三代祖孙搏击命运的前行足迹和三百年家族致力发展的多样风采。张村镇西南吴村李家庄赵氏家族6万字的《赵氏家谱》,详细记叙了该支赵氏先祖从张裕村迁至李家庄至今143年的壮大历程。档案局17万字的《平陆县档案馆指南》,简要叙述了1949年至2022年平陆县的发展概况和档案馆的基本情况与馆藏档案概要。
志谱编纂,成在资料,败亦资料。没有翔实系统的第一手资料,志谱编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收集相关资料,我穷尽努力,极尽手段,吃尽苦头,耗尽心智。
2012年1月23日,农历壬辰年正月初一,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牵头组织王氏族人,在老家柴庄塬顶举办了春节团拜并合影留念。为《柴庄自然村王氏家谱》收集了190人的大合影和四个分支及六代人分别合影的照片资料。190名族人同框,创造了平陆家族合影之最。为寻觅王氏宗源,我两次赶到安邑北街现场调查。为核实内蒙、北京族人近况,我专程赶到呼和浩特市找当事人查询。
2017年上半年,我随果业局相关人员,先后深入圣人涧镇以西七个乡镇的40多个村组,上门入户面对面采访果农果干150多人次,收集书刊、文件、照片近百份,笔录口述资料10多万字。之后又到档案局查阅资料56天,累计查阅县委、政府、农业局及相关案卷2000余册,复印资料千余页,摘录笔记30多万字。加上其它渠道收集的资料,光目录就编了104页。从而为《平陆果业志》的顺利编纂,提供了资料保证。
2020年前后,为收集《腾飞纪事》资料,我陆续采访原化肥厂老职工60余人次,其中8名健在的老领导,我悉数登门拜访。因登门查访,被一老职工家的小狗咬伤左脚踝,还五次到三门峡市湖滨区医院注射狂犬疫苗,花费3000余元。另到经信局查阅原工业局档案200余卷,收集到极具价值的史料近百份。
具体编纂过程中,我冥思苦想,细致谋篇,合理取舍,认真撰拟,咬文嚼字,反复斟酌,几乎到了忘我的地步。
2011年前后,我因慢性咽炎和浅表性胃炎交替发作而严重消化不良,饭量锐减,体重从62公斤降至53公斤,我仍坚持编写不停顿,使《平陆烤烟新十年》如期与读者见面。
2012年和2013年夏天,为保证《柴庄自然村王氏家谱》的编写进度,我两次主动放弃了单位组织的公费旅游机会。
2020年4月23日下午,我因工作强度过大和视力疲劳过度而引发心脏供血不足心律不齐,当晚21时赶到县医院急诊科就诊。第二天病情缓解,接诊医生建议我转入心内科住院调理。我因挂念《腾飞纪事》的编纂正在要紧时刻,就婉拒医生建议,返家一边服药调理一边继续编纂不停。
2021年8月1日傍晚,老伴在家中楼梯上不慎踏空摔倒而致右脚踝两处骨折。儿女将其送往闻喜县五四一总医院施行复位固定手术,我同样因忙于《腾飞纪事》之编纂,竟未去探视护理,愧对老伴。
平陆有俗语称,提起写文章,不如变婆娘,道尽写作之难。我这人相对笨拙,至今不会用电脑、手机书写。我所编纂的七本书283万字中,除辑录他人文稿70余万字外,其余的200万字,全是自己手工书写。《平陆果业志》的手稿,我用216格的16开稿纸,写了2914页。一稿样书共1097页120万字,重2.6公斤。《腾飞纪事》的手稿,我用的是266格A4稿纸,一共写了1209页。
志谱编纂,最忌只见领导不见群众。我在编纂中,既注重了领导这个关键少数,又兼顾到广大一线群众。《平陆烤烟新十年》和《一往情深》两本书,不仅记述了全国发展特产业特别功臣奖获得者,县人大原副主任、原县烤烟生产领导组常务副组长张克功和运城地区劳动模范、优质烟开发服务中心原副主任杜迎春等领导干部的独特贡献,而且记叙了郭原村、枣园村等先进单位和为种烟而献出年轻生命的车耀伟、姜引枝的先进事迹。《柴庄自然村王氏家谱》以大量篇幅辑录了为发展柴庄、振兴部官乃至建设平陆贡献突出的48个王氏族人,既有领导干部,亦有普通的工人农民,包括在车祸发生时奋不顾身保护女儿却不幸遇难的贤妻良母史秋果。为在《平陆果业志》中充分彰显基层果干一线果农的丰功伟绩,我特意设计了业界之最、典型模范、荣誉集锦、人物简介四个章目,浓墨重彩地再现了全县水果战线上的212项“第一”,69个典型模范,42个优秀人物,372个奖项暨上千人次的获奖者名单。其中既有杜马、张村、部官、张店这样的先进乡镇,也有杜村、槐下、侯王、计都、桃花岔这样的先进村组和罐头厂、汇强果业有限公司、金童果业合作社这样的先进企业。既有县委原书记王俊喜,政府原副县长薛基忠,原火箭公社党委书记谢中令,原部官乡党委书记李功业,果业局原局长张贯中,原罐头厂厂长赵锁成等优秀领导干部;也有为果业生产发展献出宝贵生命的寨头村民马天宝,汽运公司职工王俊生、王强父子,下卓村委主任张犬窝,古城果农潘玉德,晴岚水果经纪人苏胜利;亦有发明果树“简化管理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技术专利并出版《果树辩证管理学》《果树高产高效现代化栽培创新技术》专著的东坡村果农刘全保,还有分别连选连任两届省人大代表的前村果农裴令铎和黄河果业公司经理赵海亮,以及发现并培育了“红不软”桃树新品种的卸牛坪桃农许典臣,把中档苹果销往十余个发展中国家、年销量逾2000万公斤的坑底苹果经纪人张安康。全志辑录的果干果农姓名多达1200余人。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王克绪,1950年生于平陆县部官乡柴庄村。初中学历,退休工人,一生小干事,小事干一生。因职业关系而多与书报文件结缘,编著有《柴庄自然村王氏家谱》《平陆烤烟新十年》《一往情深》《平陆果业志》《腾飞纪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