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出辛苦 收获快乐
——漫谈我的退休生活
(四)
文 /王克绪
打工辛苦 奉献快乐
退休后继续工作,一般都说是打工。我退休后相继为六个单位打工,其中为柴庄自然村王氏家族理事会、果业局、阳煤丰喜集团平陆分公司、广东和发输变电公司、档案局五个单位打工,任务就是单一的编纂志谱。下面所说的打工,系指以公文写作为主的打工。
1、原单位返聘打工5年又2个月。自2011年元月起,我被原工作单位 优质烟开发服务中心返聘为法律顾问,照常上班至2016年2月底。主要职责和退休前一样,负责公文拟稿并列席主任办公会议完成会议记录,年均完成公文稿10多万字。期间除主编了《平陆烤烟新十年》《一往情深》两本书外, 还为配合县人大主办的“烟草杯”法律知识竞赛,编写了群口快板表演唱《富民强县夸夸烤烟》。为配合县诗联和县楹联协会主办的“金叶杯”全国有奖征联征诗活动,在《平陆诗联》期刊上发表了《科技兴烟业,服务富烟农》的长篇通讯。为宣传优质烟开发服务中心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的事迹,2011年10月10日在运城日报上刊发了《以人为本优质服务、做烟农的贴心人》的报道。2011年初在退休职工座谈会和单位春节联欢会上,作《从业四十年、最忆是烟办》演讲。2012年7月1日在单位的“庆七一热爱读书增强修养演讲演唱会”上,作《我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努力》演讲,在本单位引起良好反响。
2、奉命为县老龄委义务打工5年又4个月。2012年6月,时任县老龄委常务副主任兼老年协会会长的张克功,安排我为老年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义务承担老龄委和老年协会的文稿拟撰。这五年多也是我返聘优质烟开发服务中心上班和主编《柴庄自然村王氏家谱》及《平陆果业志》的时段,尽管忙的不可开交,我还是挤出时间,不仅为老龄委、老年协会完成文稿20余份5万多字,而且协助主编秦邦道先生完成老年协会会刊《古虞晚霞》一共三期40万字的编辑。同时作为统稿编辑,协助党克勤、荆阳群两位主编,完成了老龄委组织编纂的《走进平陆》一书的最后校审,并主笔增补了名人篇中《苹果状元张贯中》和名产篇中《烤烟》等章节。老龄委办公经费极其有限,老年协会没有任何收入,我为老龄委、老年协会打工,完全是尽义务,分文未取。
3、因故再度被原单位返聘打工三年。2017年前后,优质烟开发服务中心的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为向上争取烟叶种植计划,继任领导数次提出返聘我,继续负责对外公文的拟撰。我因忙于《平陆果业志》和《腾飞纪事》的编纂无法抽身,只能婉拒。但仍于2018年为单位完成了《平陆改革开放实录》一书的约稿,即《平陆烤烟:从引入试种到产业化经营》的长篇纪实特写1.8万字。2020年底《腾飞纪事》的编纂进入后期,我才在原单位领导的力邀之下,再度返聘承担公文拟撰职责。至2023年底,累计完成文稿50余篇4万余字。为单位走出低谷、重新振兴,发挥了一个老职工应有的作用。
打工很辛苦,尤其是兼职打工,忙上加忙,累中添累,而且付出多,报酬少。但我无怨无悔,即便再忙再累、再紧再急,所有文稿的拟撰都认真对待,从不敷衍应付。我付出了辛苦,却得到了领导的赞许,同事的认可,同行的好评,从而为自己畅通了老有所为的方便之门,快乐还是多于辛苦的。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王克绪,1950年生于平陆县部官乡柴庄村。初中学历,退休工人,一生小干事,小事干一生。因职业关系而多与书报文件结缘,编著有《柴庄自然村王氏家谱》《平陆烤烟新十年》《一往情深》《平陆果业志》《腾飞纪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