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四年,见识不少
初出国门,笑话也多
故事继续
与君同乐
(续上)
前言:
上中学时,少不更事的我在读《红楼梦》时还嘲笑了一下从农村到城市看望贾府的刘姥姥,说:“她到了大观园出的洋相多多”。不成想,等我踏上工作岗位并“光荣”出国为国家援外工作做贡献时,我也如同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碰到的尴尬事不少。虽然说事情过去几十年了,但至今思来依然忍俊不禁。于是,决定把此旧文发表一下,与读者诸君共享(这是第二部分)。
初出国门
文/龚如仲(Ralph)
我还是从到非洲正式上任说起吧。
到达达累斯萨拉姆工作组总部不久,总部领导就派我陪总部的“木材采购小组”去一个名叫利文斯敦(LIVINGSTONE)的地方进行木材交易(木材用来制作枕木)。小组由工作组物资供应组组长(铁道部的一位正处长)老曾牵头,工程师老钟主谈,司机老王开车,再加上翻译的我,一行四人。而这个叫利文斯敦的地方位于赞比亚与博茨瓦纳交界处,路途十分遥远。我们经历了数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才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到了那里我才知道,天底下竟有这等巧合的事,我们下榻的地方竟然又是我前面提到过的洲际饭店。而且我早就听说,位于利文斯敦的维多利亚大瀑布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奇观。在非洲人的眼里,它甚至比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的尼加拉瓜大瀑布还要胜上一筹。我们四个人当时是真想去看看,但想到工作为重,就决定先在酒店住下来,然后开会研究次日的谈判方案。开会完毕后,我们一行四人就直奔餐厅用晚餐。
坐在餐桌前的时候,我立刻就犯难了。这是我头一回出国,头一回接触西餐,到底吃什么好呢?我拿着英文菜谱仔细端祥了许久,也没弄清楚点哪道菜才符合我们大家的口味。此时,与我同行的三位仁兄早就饥肠辘辘了,只是他们不懂英文,就只有眼巴巴看着我发楞的份儿。最后,老曾终于忍不住了,他下令让我“随便点,大家能吃饱就行了”。
正当我举棋不定的时候,我一扭头忽然看见邻桌一对黑人夫妇正在津津有味地啃烤鸡。于是我灵机一动,就给我们四个人每人都点了一份相同的烤鸡。我心想:“任何中国人都不会拒绝香喷喷、热乎乎的烤子鸡吧”?而结果也正如我所预料,他们三人饭后都十分满意,并对我大加称赞(恐怕主要因为那时大伙儿太饿了)。这顿饭应该说是吃得很圆满了,不过事情并没有完。就在我们吃饱喝足、准备结帐的时候,只见服务生端来一盆水,水上冒着丝丝热气。我仔细一瞅,看见水面上还漂着几片柠檬。服务生把这盆水放到我们面前,并说了一声“PLEASE(请),就离开了。
看着这个漂着柠檬、晶莹剔透、还冒着热气的水盆,我们几个傻眼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愣是不知道这是什么把戏。“研究”了一番后,老曾问我:“送盆水,啥意思”?我答道:“不知道”。老曾又转脸问老钟,就是连博学多闻的老钟也是一头雾水。正在此时,性急的司机老王开了腔:“这水是喝的,不信你们瞧,上边还有水果”。他一边说,一边拿起汤勺打了一勺送到了嘴里,随后大声称赞:“好喝,还是热的”!正当我们三人也想仿效老王、引勺痛饮时,我突然瞥见临桌的那对黑人夫妇在低头窃窃浅笑。我一看不妙,当即对老曾等人叫停。然后,我拿起菜谱仔细阅读起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是吃完烤鸡后必备的“洗手水”(是清洁手指用的FINGER WATER)。于是,我们四个人就装模作样地轻咳一声,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尴尬。然后,大家“手指入盆、轻揉柠檬”,把手洗净。
饭毕回到房间,老钟开始用“喝了洗手水”来嘲笑老王。老王听了不觉“大怒”,他用手指着老钟大声说道:“得了吧,老钟,其实你们几位都想喝一口,还好意思笑我?老王言罢,我们四人就一起捧腹大笑、笑成了一团!是啊,彼此彼此,何必“五十步”要笑“一百步”呢?事情算是过去了,然而最倒霉的依然是老王,因为打那以后他得了个外号,人人都叫他“热的”……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