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文安妻子的那双手
作者/蔡枝强
妻子的那双手有着时代鲜明的特色,骨茧筋凸硬粗糙,根根手指尽功劳。妻子的那双手正是劳动者的手,记录了生活的艰辛和沧桑。我时常崇敬地凝视着,心里就不知不觉泛起五味杂陈的涟漪。妻子曾用这双手相夫教子、孝敬父母、支撑起我的一个家。因为有了妻子那双手,我才有机会在外顺利地工作。
最初,我在二十五里之外的一所中学任教。一个星期只回来一次,还是星期六傍晚回来,星期日下午返校。暂短的回家时间,做不了什么家务事。家里的老小只能由妻子照料。后来,家里分了地,我就调到离家十里地的一所中学,意在能为家里帮些忙。但还是杯水车薪,管不了什么事。我任初三毕业班的课,晚上十点左右才能从学校回来。
我父亲摔坏了股骨头,那时候医疗条件不好,父亲住了不到两个月的县医院,好了只能拄着拐行走。没有几年就卧病在床了。母亲年轻时劳累过度,腿不能直立行走,也是半残废。老人都要妻子照料。好在我哥两个,只负担一半的时间。当到了我家的班,妻子全天伺候着,一天要做六到九次饭。早晨起来,先做家里的饭,女儿需要去上学。再做父亲的,最后做母亲的,当妻子家去吃饭时,饭菜早凉了。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妻子替我尽孝,老人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妻子从没有怨言。有时母亲病了,我哥家又没人在家,妻子自己就用小拉车拉着去邻村为母亲看病。三年后,父亲去世了,母亲便也卧病在床。母亲在床上又躺了三年。母亲个子大,约一百五十斤体重。妻子个子小,体重八十多斤。母亲要方便,妻子就要把母亲抱上抱下。由于体重的悬殊,妻子都要用出难以承受的力气,甚至有时眼前冒金星。妻子要伺候母亲一天,直到晚上十点我从学校回来替换她,她才回家和孩子们休息。母亲在年轻时落下了个头疼的毛病,后期一头疼就骂街,不管是谁都骂。每当妻子赶上,妻子就和母亲解释。直到把母亲说的气消了,才算了事。母亲也挺佩服妻子的。
有一次,妻子为母亲做完饭,回家看一看睡觉的二女儿时,发现没在家,到处寻找,怎么也找不到。后来,邻居的孩子说,东边菜窖里有小孩的哭声,妻子马上跑去,一看正是女儿,妻子找梯子,才把女儿抱上来。还有一次,我家的庄稼地里生了虫子,妻子安顿好了母亲,带上只有三岁的二女儿去打农药。当时天很热,妻子让女儿在路边的树荫下玩。女儿不愿意,就跟在妻子后面哭着要回家。妻子哄一会儿孩子,打一会儿药。妻子恼不得,怒不得。真是无可奈何。我听说妻子如此遭难,我就想辞职回家一起和妻子面对生活。妻子说:“你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人,不能说不干就不干了。那不国家白培养你了?我不识什么字,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我知道,困难是暂时的。一切会好起来的。”妻子的深明大义,使我打消了辞职的念头。
由于当时我的工资很低,为了补贴家里的生活,妻子抽时间就去打工,也有时候把活弄家来,/抽时间做。有一次,妻子洗洗洁灵瓶子。为了把瓶子洗的又快又好,就要在大锅里边加温边洗涤。由于洗洁灵里含有火碱,水也热,时间一长,妻子的十个手指甲都出了毛病,指甲和手指肉有了空隙,离了鼓。我事后才听说,就问妻子:“你手指甲都这样了,疼吗?”妻子说:“十指连心,你说疼吗?”我说:“你手指疼,那怎么做饭呢?”妻子苦笑着说:“你不在家,能让老人孩子饿着吗?我忍一忍,坚持一下就过去了。”我无言以对。妻子说得轻松,苦和痛深深埋在自己的心底。俗话说,“病床百日无孝子,”可妻子克服种种困难,病床前相继孝顺老人六年,从无怨言。她孝敬的是公婆,一个亲生儿女又如何?我自愧不如。我亏欠妻子的太多了!
妻子没有嗜好,唯一的爱好就是干活。每天就像上了发条的钟表,手里的活从不停止。她干地里的活,也干工厂里的活。有一次她在一个厂子里为铁管打眼,一不小心,钻头缠住了手套。幸亏其他人手疾眼快,关了电源。但妻子的手还是被钻头铰的鲜血淋漓。老板马上把妻子送进了医院。在妻子的要求下,缝合完伤口,回家输液、吃药。为的是不给老板添麻烦。当拆完药线后,老板问妻子恢复的怎么样?妻子说:“不要为此事费心,手已经好了。”其实她的手还在肿痛。她认为 她没有在厂里干了几天活,就出了错,已经给老板添麻烦了。妻子的手指一个月也没消肿。女儿带她去市医院检查,x光片显示,有两根手指骨裂。女儿带她去输液、换药,三个月后,才完全好了。妻子嘱咐我说:“不要和外人讲,不要让老板知道。干企业都不容易,以免让老板分心。”我理解妻子的意思,没有为人家创造什么效益,不能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有一年,我们家地里的棉花开的通白了。妻子在厂子里上八个小时的工,早晚在自家地里还加班拾棉花,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觉。双手涨得攥不上拳,她还是每天坚持着,直到把棉花拾完才轻松的喘口气儿。
妻子她现如今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也不太好,但是干起家务活来还那么精神。多年来,忙里忙外落下骨节增大的毛病,医生说是类风湿,要注意保养和医治,可妻子从来没有把医生的嘱托放在心上,她还在无休止的劳作。她说:“让我干活,我就高兴。不让我干活,我就憋闷得慌。何乐而不为呢?”妻子是个朴实的人,自己无欲无求,为他人付出她就高兴。妻子名叫牛金梅,她多像傲霜斗雪的梅花,从容不迫默默奉献。为感谢妻子的辛勤付出,我在当地求名师书写了毛主席诗词《卜算子·咏梅》献给妻子,装裱后挂在墙上,以表示对妻子的褒奖。“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人都会衰老,妻子的手自然不能例外。但无论怎样,妻子的手,让我坦然,让我无惧无愧,让我无怨无悔。妻子的手,在属于我的风雨人生里,总是以最温情的姿态与我默默相守。我的潜意识中,妻子那双手,是从她纯净真诚的心灵里,生长出来的一双天使之手,让我的世界丰盈,人生无憾。
2024年7月12日
作者简介:蔡枝强,男,中共党员,退修教师,廊坊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文联系统期刊联盟、河北省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签约作家,《神州文艺》签约作家,政协文安县第十届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成员。在全国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在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上发表文学作品一百二十余篇,计二十余万字。出版民间故事集《龙街》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