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校车去上学
文•图/景新跃
一日之计在于晨。从当兵出早操,到现在晨练,早起晨间运动一直没有间断过,只是活动量在减小。多数时间是在四周马路边人行道上慢步,有时也会在院子里小跑几圈,天气不好就在楼道走走。

清早,太阳懒洋洋的从东边山坳探出脑袋,晨曦透过云霞,缕缕红光点亮了天空。不知名的鸟儿,早早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叫着、飞着、嬉戏着,呼唤万物生灵苏醒。地处贵阳和安顺两市结合部的贵安开发新区,植被茂密、雨水充沛、气候湿润,这儿冬有腊梅、春有樱花、夏有杜鹃、秋有桂花,道路宽广人少车少,天然大氧吧,很是惬逸。

7点刚过,行人道上便三三两两聚集起身穿校服背着书包的学生,有家长开着面包车送过来,也有坐摩托车过来,多数是自己走着过来的。贵州是一个高海拔低纬度、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村民建房借助地势而修,户与户之间相对分散,学校大都设立在人员密集的乡镇政府驻地。周边住户家长赶早把孩子送到马路边上的乘坐车集中点,等待校车接去学校。家长们说:我们这儿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家无三文银,早先交通闭塞看天吃饭,通话靠吼、安全靠狗、交通靠走,平日里吃喝拉撒都忙不过来,那儿有功夫管孩子,上学要翻山越岭走四五里羊肠小道,早出晚归读书很是不容易。现在好了,村村通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新区开发征地拆迁,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有条件的家庭每天自己开车接送孩子到学校。

这条马路起初叫黔中大道,不知道什么原因更名为产业大道。沿途设有多个接送小学和幼儿园学生乘坐车临时集中点,龙山村这个点离村庄较近,乘车的学生最多,而沙坝路口只有2名同学。

早到的学生,大都是父母在附近打工上班一族,他们一边走一边吃着早点。校车还没来,同学们围在一处,一边玩闹一边大喊“翻!翻!翻!”,不亦乐乎十分投入,走近一看在拍烟卡。“烟卡”由废弃烟盒折成长方形卡片,双手合拢以空掌心击拍地面,烟卡被掌风击中翻面就算赢,类似我们那个年代玩的煽面包游戏。还有一部分同学在一起玩魔方、翻花绳或跳皮筋。

等车期间,不乏有看书学习交流的同学。那天过沙坝路口,一小女孩蹲在马路牙边上,一手拿着包子一手在画画,走近也没有看清楚她画的是什么,怕影响她人只随手留下一张照片。还有一次,三名学生在讨论试卷,男同学说昨天小测有道题作错了,问问她们是怎么解答的。每每遇到这样的场景,总会让我怦然心动。

校车7点30分准时驶向下一乘车点——黄瓜坡,偶尔也会有一两个慢半拍的同学,急乎乎追上来边跑边招手示意司机叔叔停车等等。

车去人空,我仍沉浸在“一二三要坐端,四五六手背后,七八九台上瞅”,仿佛回到了童年,看到挎着书包行走在学校路上的自己,煤油灯下赶写作业的自己,教室外面被罚站的自己,还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自己。


作者简介:景新跃,铁道兵四十八团周至籍战友会会员。自小偏爱文学,但读书不精,底子簿,常有写作冲动少有作品刊登,愚也。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吴建辉(兼)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