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蔚县:民间文学——魏象枢护煤的故事
作者:路海云 彭嘉萌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有丰富的煤炭储量,这与魏象枢护煤、保护家乡地下资源的故事是分不开的。

魏象枢画像。
魏象枢,蔚州人,清康熙年间刑部尚书。相传,一年冬天,非常寒冷,宫中和京城煤炭紧张,引起皇帝关注,便下旨对京津地区的煤炭矿藏资源进行调查。很快,户部就接到“蔚州盛产优质煤炭”的报告。一天早朝,户部尚书将报告呈送皇帝,并说:“蔚州西北山区地下储存着大量煤炭,派人开采可解决宫中和京城的急需。”皇帝听后龙颜大悦,当即准奏。这时,在朝为官的魏象枢听了心里着了急,他心想,我的家乡本来就很贫穷,而西北山区的父老乡亲祖祖辈辈都靠挖煤生存。现在皇上要用家乡煤炭供应宫中和京城,大量开采,一来需要家乡父老乡亲出苦力,技术设备简陋,容易出现伤亡事故;二来破坏耕地,影响地下水资源;三来矿藏资源是有限的,大量开采,也许一时兴旺,但若干年后,资源减少,直至枯竭,很可能造成家乡人民无法生存。

关于魏象枢的记载。
经过一番深刻思索,魏象枢奏“万岁,臣乃蔚州人氏,家乡的西北山区是藏储着大量煤炭,不过这些煤中含有一半臭炭,其味非常呛人,宫中不能用,京城人们也不能用。如果去挖不是在干劳民伤财的事吗?请万岁三思。”皇上听后大为不悦,责问道:“那么你家乡的人为啥能烧用呢?”魏象枢又奏道:“万岁,微臣之家乡的百姓世代都用这种臭煤,习惯了,也就没事了。”皇上半信半疑,便对他说:“好吧,你说的对与否,只有试验一下才能得结论。你就将蔚州煤炭先运一车到宫中。然后,晚上先在你房间放上一盆炭火,把你关在里边,如果你能活到天明,这说明你没有骗寡人,若不然,你便是欺君之罪,立即斩首。”说完便退朝。
魏象枢听后有苦难言,有口难辩,但为了家乡人民死而无憾!魏象枢派人从家乡运来一车臭炭煤。晚上,他怀藏了一条湿毛巾,随着皇帝派来的人一起到了放着臭炭煤火盆的房中,来人将他反锁在房中即离开。开始,魏象枢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孔还能坚持,不久便呛得难耐,他努力支撑着。又过了几小时功夫,他头昏眼花,软瘫在屋门附近。正巧,门槛边有一老鼠洞,他像找到了救命星似的将嘴贴在老鼠洞口。凑巧,这鼠洞是与外边打通的,能通风,过了一会,他清醒过来。就这样,他在地上整整趴了一夜。

影视剧《魏象枢》剧照。
天快亮时,他离开鼠洞,端坐在椅子上。此时,看门人打开房门,本以为魏象枢已被呛死,可打开后却目瞪口呆,揉揉眼睛问:“你是人是鬼?”魏象枢站起身抖着袍服说:“大白天哪来的鬼呢?”看门人听魏象枢说话,才定下神来,然后去回禀皇上。
皇上听了也非常吃惊,命人传魏象枢来见。不一会,魏象枢便满面春风地来拜见皇上,皇上这才信以为真,相信了魏象枢的话,收回王命,不再使用蔚州煤炭。魏象枢就这样保护了蔚州的煤炭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