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做好战争准备
冯国庆送黑子明回来的第二天就被通讯员叫到了连部,他在那里见到了曾经给他们讲过间谍故事并且在雪地里把自己变没了的师部参谋长高小虎,四位新组成的连领导都在场,高参谋长见到冯国庆说:“小冯,这几天我就在找你,你怎么去了哈尔滨演出?珍宝岛那边更紧张了。”
冯国庆说:“我刚从那边回来,没发现。打也是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双方都还克制。可毕竟边境离咱们这么近,直线距离只有三十公里,咱们这边怎么跟没事儿一样?是不是要让大家都有所准备?”
“嗨,这叫‘外松内紧’,做给那边看的。就像诸葛亮的空城计,反而让对方疑惑。其实我们的正规军、边防军、生产建设兵团武装连、各公社的民兵都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恨不能晚上睡觉都搂着枪。可是你不能对下面说啊,别把军心搞乱了。”
冯国庆奇怪为什么上面对下面有那么多不能告诉的事情,比如已经发现了危坝,不能对民众说,怕造成社会恐慌,却不抢修,也不安排撤离,结果洪水一来房倒屋塌,还死了人;比如已经预测有地震,也不能对民众说,怕坏人趁机作乱,也不安排疏散,结果地震一来天塌地陷,这着火那爆炸 次生灾难不断,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敌人离我们这么近,不告诉民众也不制订防犯措施,这是在赌仗可能打不起来吗?
高参谋长说:“上次你们发现了那只间谍虎,兵团随即搞了场十万人的大拉练,都上了苏联的《真理报》,说我方陈兵百万,频繁调动可能会发动闪电战。”
连部的四个领导都笑了,为这件事原班子立了功。连长郑春和说:“我们连续拉练一周,每晚走五十多公里,把大伙都累坏了,都说是瞎折腾,哪知道遏止了对方的进攻。”
冯国庆说:“这算解决了问题吗?”如果连部的广场上突然出现了荷枪实弹的苏联大兵,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躲在屋里不出来?四散奔逃?拿镰刀锄头反抗?还是老老实实跟苏军合作?中国军人的词典中是没有“投降”一词的,也没有“有限战争”的理论,打得赢打,打不赢也得打,全民皆兵,宁可玉石俱焚,这是爱人民爱国家的做法吗?
高参谋长说:“上次黑子明来和你们说过苏军在用赫哲语发电报,那是他们来的人发现我们这边都不懂赫哲话——至少说不周全,他们就启用了这套闲置的密码。苏军的密码分三级,普通军事行动用‘赫哲码’这一类的密码,特殊军事行动用‘密钥码’——就是截获了他们的电文并且有密码本没有‘密钥’也破译不了,他们的密钥常换,都是专机送达,截获的难度极大;苏军更高级的是‘乱码加密码’,一般用于最高军事行动,他们不常用我们就不掌握。我参加了珍宝岛那边的军事会议,首长要求我们配合他们攻克‘赫哲码’,再通过‘赫哲码’揣摩他们的‘密钥码’,进而攻克他们的‘乱码加密码’。”
冯国庆昨晚听黑子明说高参谋长在找他,还想向首长建议让他参军或临时抽过去和他们合作,当时他没答应是因为不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战争所用,却不能说,这是最大的不爱国——他认为通过研究赫哲话并恢复他们的生活习俗、是对这个“极少数民族”最大的尊重,就是爱国;现在这两种爱国方式——战争和民族建设撞到了一块,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他就只能参与了,说:“上次付政委说要研究赫哲文化,开几次会就拉倒了,我希望这次别像上次,别苏联人研究了 我们才研究,只用于军事。我能帮他们做点什么?”
郑连长说:“我们这边能参与的只有你和吴天明和乌长胜,由方副指导员亲自抓,你们直接听高参谋长指挥。”
冯国庆明白了,他们还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不是同时解决赫哲族的民族性就要丧失的问题,说:“好吧。”
高参谋长说:“过几天你我在佳木斯军区开会。”
方副指导员把冯国庆送到门口说:“有关边境冲突的事回去不能说,不能让知青们感到战争的威胁。”
冯国庆说:“好吧。”
冯国庆回到男生宿舍,大家都在打扑克,四人一副牌摆了两桌,打法叫“三打一”。这得带点彩,赢钱的请大家吃水果罐头,北大荒缺少新鲜水果,有一种黄桃罐头最受欢迎。冯国庆说:“别玩了,苏联人就要打过来了。”
这是排长不高兴了,大家就暂时停下来说:“咱们这年过得多热闹?打不起来了。”
这就相当于“咱们庄稼长得多好?肯定不会溃坝”、“咱们的日子过得多好?肯定不会有地震”,冯国庆问:“你们听说珍宝岛那边的事儿了吗?”
谢志远从小跟冯国庆长大,知道他不会大惊小怪,问:“你送黑子明看到了什么?”
冯国庆想,得让大家有所防备,问:“上次高参谋长在雪地里失踪连个脚印都没留下你们弄明白他是怎么做到的了吗?”
大家说:“我们想破脑袋都没想出来。”
冯国庆说:“甫志高,你喊女生们过来。”
甫志高是谢志远的外号,他说:“是。”就叫来了副排长王玉苹,女生们也在打扑克,一时停不下来。
冯国庆问:“你们看最近的报纸了吗?中苏边境怎么样了?”
王玉苹说:“以前天天有广播,转播中央台的新闻,过年就停了;连部有《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参考消息》、《红旗》和《兵团通讯》我们也忘了看。”
冯国庆想:“这是要来一出苏联版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当年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全面闪击苏联,斯大林获悉了情报却不相信,也不告诉民众,德军打进来苏联人还在温柔乡,损失惨重。说:“都是些小摩擦,但咱们还是得有思想准备,如果苏军轰炸你们怎么办?”
大家互相瞅瞅,不知道该咋办,武装班的朱怀山刚刚去过前线,知道冯国庆想说啥,说:“听到警报就跑到户外,扯下被套把棉絮盖身上,躺在雪地里就不易被敌机发现。”
大家又互相瞅瞅,连部好像没有警报,一次都没试验过。倒是有个小号手,过年回佳木斯了。
冯国庆说:“咱们小时候军训学的就用上了,趴在地上要双手拄着下巴张开嘴,就不会脑震荡。外面发现了苏军怎么办?”
大家神色紧张道:“能,能发现老毛子?”
“我这是假设。我告诉你们这是现代战争,苏军虽然不像西方军队那么遵守《日内瓦公约》,还不至于伤平民,只要你们手无寸铁,非连队组织不要反抗。”
这显然不是连领导的意思,连领导恨不能让他们上去咬,却很少搞军训,这叫什么“生产建设兵团”?有人感叹道:“国庆,你真是我们的大哥。”
冯国庆问:“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你们可想过?”
大家又互相瞅瞅,没一点思想准备。
冯国庆说:“现代战争不是全面战争,苏军会进攻重要的军事目标——我军指挥所、弹药库;政府大楼、通讯中心;机场、交通枢纽;粮库、油库;不会占据咱们连部,更不会进咱们宿舍。”
这时女生们都过了来,说:“把我们吓得心砰砰跳,这太好了。”
“最怕是咱们自己乱,抢粮和争相出逃,你们要信任我,听我的。”
大家说:“是,排长。”“是,大哥。”
“第一,连队会控制吃的,会按份发放,从现在起你们就要准备出三天的干粮,军用饼干和午餐肉罐头,要悄悄在小卖部买,不要造成恐慌。”
大家说:“我们听你的。”
“第二,我们排是个独立的战斗集体,必须统一行动,包括转移,我会预备好徒步去哈尔滨的路线,那时候佳木斯已经被占了。”
有人问:“咱们真的打不过苏联?”
冯国庆说:“速战咱们不行,持久战咱们不怕,关键是得保证你们自己的安全。”
副排长王玉苹说:“从现在开始咱们排出门都要统一行动,并且保守秘密。”
冯国庆说:“不要想现在回家,仗什么时候打起来不一定,常备不懈就好了。”
大家振奋道:“是,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