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菲
今年上半年,因为某些机缘巧合去福山峆垆寺两回了。
第一回去的挺突然,原本不是计划去那个地方,因为路上出了一些故障,原计划不能成行,正合适在那附近逗留。早之前就听说福山有个峆垆寺挺有名的,一直想选个良辰吉日去探个究竟。计划不如变化快,便临时改变出行计划,贸然造访峆垆寺。
这是我第一回来峆垆寺,对周遭的一切很陌生。尽管陌生,却对它乍见欢喜,印象良好。它处在一个低洼的山坳处,三面群山环抱,树木郁郁葱葱,花草葳蕤茂盛。乍眼一看就是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好地方,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寺内面积较大,地面并不平整,由内而外的房屋建筑呈阶梯状分布。但是视野比较开阔,布置得庄严肃穆,环境清幽整洁,给人以圣洁朴素之美。我和林老师两人同行四处游览了一番,真是择日不如撞日,那天居然碰上了佛教里一个重要的节日“佛诞节”,寺院的外院处搭建舞台在进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有诗歌朗诵、歌曲演唱、成人和儿童舞蹈等活动,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听说是当地镇政府发动组织的庙会活动,从农历四月初五延续到四月初八,那天是开幕的第一天,有很多活动。我从未听说过这个节日,于是百度一下查查,了解了节日的来龙去脉,这么重要吉祥的节日好巧不巧居然被我们撞上了,真是幸运。我们无心观看节目,追随游人一路参观寺内的各种建筑和房屋,亭台楼榭建造得精美古朴庄严大气,各个殿内都有不同的神像,令人心生敬畏和安宁之心。
正值暮春时节,各种花儿你争我赶次第开放,寺院内的蔷薇花、牡丹花和芍药花正值盛花期,开得热烈而鲜艳。有一处不大不小的芍药园,满园的芍药花风姿绰约开得热烈奔放,这儿一丛丛,那儿一簇簇,三五成群开得好不热闹。层层叠叠的玫紫色的花瓣硕大而漂亮,美丽逼人的花朵能有碗口那么大,毫不费力地把我们的目光全部吸引过去。它们的美丽和魅力,也引来不少游客的啧啧称赞,大家纷纷驻足停留,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最令人难忘称奇的是,寺院里有一棵千年银杏树,据说是唐朝时期种植的,长得高大茂盛,尽管经历过一千多年风雨沧桑的洗礼,但是挺拔的身姿依然无言地向我们诉说岁月的丰饶和馈赠。它的周边被围栏包围住,作为一个特殊对象被重点保护起来。
那天中午,我们和众多游客一起,也是第一次在寺院内品尝了斋饭。游客中有不少年轻人,感觉大家言语和行为都很友好礼貌,都是轻声细语彬彬有礼,可能是信仰的力量提升净化了他们的心灵,看到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最有意思的是,下午参观返回时,在外院那里碰到一个小伙子在看守分发两大桶烧好的浴佛的中草药水,他负责招呼游人过来品尝喝水,分发完毕就万事大吉了。我们过去舀了几杯盛在纸杯里,因为水有点热不能马上喝下去,就与他随口攀谈起来。得知他是烟台人,是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妈妈是虔诚的佛教徒,信佛十多年了,今天跟随他妈妈过来参加活动并当义工。我问他:“你感觉这几年你们家里面有什么大的变化吗?”他随口说道:“有啊!感觉很多事情变顺了,我妈最大的变化就是不执着脾气变好了,不再经常发火了……”我听后莞尔一笑,不再问答。
第一回游览参观峆垆寺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无论景观还是人物。
后来过了两个月,我们因为工作任务去福山监高考,开会加上监考得四五天,有两个半天我们没有工作任务,待在宾馆闲着也是没事干,于是几个老师相约去不远处的峆垆寺游玩。由于天气炎热,我们出发较晚,到达时已将近下午四点。我们被告知下午四点就要闭院关门,于是有些后悔没有提前做好攻略耽误了行程。我是第二回来这里,已经轻车熟路了,有的大殿已经闭门,极少数的几个还未关闭,带领随行的二人走马观花匆匆忙忙在院内参观一个多小时,便打道回府了。真是不凑巧,来时在福山城里很容易坐上出租车,价格还便宜,返回时真是不好打车,运用滴滴出行等小程序也打不到车,价格高,四十多元钱,即使这样,滴滴司机也不乐意来。我们不得不在外面的公路上漫无目的地等车,等了多时无果,开始着急无奈起来。后来碰到一对做生意的青年夫妻开车要从入口处去寺院参拜,我们告知他们时间太晚关门了,可以明天再来。随之聊了几句,后来搭上了他们返城的顺风车,真是谢天谢地!我们一路上与车主说说笑笑,气氛比较融洽。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收我们的车费,能够坐上车已是幸运了,总不能再占人家的便宜吧?可是,直到最后这对夫妻把我们送到目的地都坚持没有收钱,让我们非常感动,频频感谢祝福对方,挥手告别。“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或许是对他们最好的祝福与答谢。
两次游览峆垆寺,境遇不同,人物不同,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美好感受,世上还是好人多呀!我们生活中尽管有一些不完美之处,有着这样那样的支离破碎和满地鸡毛或者心力交瘁的时候,但是我们那颗疲惫不堪的心灵往往偶然间会被那些善良的好人好事治愈,从而鲜活起来。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在生活的道场中,每个人皆是修行之人,莫不被它修理得老老实实有苦难言。成年人的痛苦和烦恼往往是不可言传的,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解压方式,期待运用信仰的力量得以支撑我们继续前行下去。可能每一个来虔诚参拜的善男信女里面,完好平静的外表下面都曾有一颗千疮百孔的小心灵在备受折磨和煎熬。
人生就是一场马不停蹄地遇见和告别,花开就一定有花落,云卷就会有云舒。有鲜衣怒马的青春年代,有历经挫折的中年无奈。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我们都是普通人,都脱离不了生活的各种不如意和刁难,但是对于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无可奈何束手无策,于是便有了信仰和膜拜图腾的力量。其实,纵观千百年来,尽管外观上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思想文化有了很大改观和变化,但是遵循和发扬真、善、美的原则没有改变,追逐功名利禄和福禄寿喜的愿望一直没有改变。谁不想熬过生命的黑暗,过上称心如意、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生活呢?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一重没有私心杂念,是很单纯纯净的境界;第二重遭遇各种险恶挫折,有了复杂的思考和怀疑;第三重自我提升和净化,有了包容和成熟的力量。人生的每个阶段各有不同,遇见,告别,放下,三个不同的阶段,三段不同的人生历程和感悟。一岁有一岁的芳华,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岁有一岁的情怀;一程有一程的风景,一程有一程的故事,一程有一程的视野。
人生就如一辆呼啸而过的列车,每一站都有不同的风景和人物,有人上车,有人下车,都只是一程或者几程的陪伴,都不曾挥手告别过。人生的一切始于遇见,因为遇见才有了多彩多姿的世界和种种美好,也因为遇见才有了各种痛苦的根源和罪恶的源泉。在生活大熔炉的千锤百炼中,有时候唯有告别那些痴心妄念,抛却执着,戒掉贪嗔痴,人生才会迎来新的转变。在岁月的漫漫长河中,谁才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唯有放下,万般自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欢乐有趣,离别有苦。很多时候不必太在意事情的结果如何,有则锦上添花,无则依旧芳华。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望天外云卷云舒。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让别人成为别人,让自己成为自己,接受一切不完美,允许一切发生!过往不恋,未来不迎,活在当下,方觉人间值得!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哪能多如意,只求万事半称心。万事不求圆满,只求心安理得。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随遇而安,慢慢等待,好好生活,浅浅笑,静静爱,深深懂得,淡淡释怀。平整思绪,修一颗平常心,勇敢地趟过命运的河流。此心安处是吾乡!
作者简介:
李菲,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作家协会会员,烟台散文学会会员,烟台散文微刊编委。作品散见于《齐鲁晚报》《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作家导刊》《烟台散文微刊》《长春湖微刊》《学习强国》等。在2020年国际诗歌网第三届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大赛中,所写的《风吹麦浪》获得三等奖。在2021年烟台统战部建党百年征文活动中,所写的《故乡的路》获得三等奖,并被收入《故乡的路》一书中。在2022年新疆喀什英吉沙县的“美丽传说故事”全国征文比赛中,所写的《在那杏花盛开的地方》获得优秀奖。平时喜欢记录点滴,分享感动。希望能具备一双慧眼,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做最好的自己。
编辑:知音识曲
“中国经典文学”栏目发布优秀稿件,投稿微信13606458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