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忆老伴 心中激浪花
(纪实散文)
投稿的作者:毛美凤
投稿的书法:蒋铧
建军节将临,每当我看到解放军活跃在大江南北为国为民作奉献的情景,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我那己去世八年多的兵哥老伴。他的一生不同常人,现我来讲讲点滴“浪花”吧。
出身平凡的他,从小吃百家饭长大,读小学时,就在富家店里边打工边读书,把客人吃剩的饭菜,倒进锅混合重煮一遍,吃得津津有味,所谓百家饭。这多种营养的结合,反而使他体质好,读书能力强,考进县的重点中学,还被选当学生会主席,又是体育健将,还是书法和唱歌能手。因家贫无法升高中,1951年部队召新兵,说时迟那时快,18岁的他便即去报名,填好表后,首长见他有文化又长得好,对话谈吐流利,经体验合格,便将他安排到桂林陆军学院,发四口袋的军官衣给他穿,他怎么也想不到:笑得羞红了脸,向首长行了个军礼。短训即当上文化教员,因那时很多大干部都缺文化,老干部反而静静地听小教员上课,从字母拼音,到字、词、句与章,一步步学习,大家都喜欢这个小教员。两年后,又保送他到武汉高级军官学校深造四年,该校准备留他任教,但广西军区司令员欧志富点名要他回广西,留在自己身也当秘书,喜欢他是个勤奋的厚道人,组织说,“这个人我要定了,如果给一担金子他挑,都不怕会丢一克”。欧司令无论出差到哪都带着他。无不受人羡慕啊!一次去电院看电影,一位排他坐的女兵去拉他的手,还摸他大腿示爱,他将其手推开,事后还向上司告密,搞得那女兵无地自容,真不该告别人啊,双方都是单身,谁追谁先都正常,不同意别谈就行了。
又过了两年,军委下文将部分年轻军官调到艰苦地去锻炼。他调去西莪四年,经历各种苦练,有些同志脚被冻坏截肢,他被叛匪击中大腿缝针,他爬过雪山高原,淌过急流险滩,度过荒野,也睡过叛乱头目出逃后的宫殿,那满屋金银财宝在闪光,如果有贪心者可顺手牵羊,可为人正直无私,军纪严明的他,没拿一分一毫,
四年后又回到司令身边,因亲戚中有家庭成份不好的,只能使用不能重用,他想回家了。
打报告转来地方工作,在县当工会主席,是县常委之一。
他虽在地方,仍保持军人作风,对看不惯的事不同流合污,不贪不占,把方便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常深入工地推车,挑沙干苦活,别人以为他是工人,后得知他是当官的,有人来捧场的,有人送礼的,有人用公款请吃喝的……他都一一拒绝,遇到招工、提干与加薪等好事,他都把指标让给比自己低的人和家庭,这样的实例太多了,不再赘述。
啊,我老伴真是不寻常的人啊,在建军节将临之际,我忆起他耿直无私的高大形象,拿起墨香的笔,为他高唱一曲赞歌,让歌声回旋荡漾,激起浪花朵朵,表达我怀念和崇敬之情吧!
写于2024年7月中旬
毛美凤女士的简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