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圆明园
作者:陈 江
合诵:河南阅读学会朗诵朗诵艺术团
刘素霞
走进圆明园,就走进了一幅历史画卷。
这是一幅残缺的画卷;屈辱的画卷;血泪浸染的画卷。
歌漫
它在无声的泣诉,悲怆的裸示;它在控诉,在呐喊,在等待,在期盼!
刘素霞
站在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被深深地震撼。
那残垣断壁的罗马石柱,余温尚存,在苍穹下昂首挺立,怒视天空,一派伟岸和不屈。
歌漫
那一块块残缺的汉白玉石雕,虽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但傲骨依然,美轮美奂的绝世精雕,在蓝天下,在月光里,闪烁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讲述着圆明园的前生今世,辉煌和劫难,文明与屈辱。
绿
我轻轻地在石柱间行走,用悲怜的目光抚摸每一块残石。我不敢大步踏行,怕再一次碰疼它已经残缺的神经。一个曾经辉煌,曾经威严,曾经被法国作家雨果称之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满目疮痍、破碎苍凉的景象,让人痛心疾首。梦碎的圆明园,百年一叹,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木头
我抚摸着冰凉的石头,透过浩荡的长风,圆明园将碎落的记忆拼凑,诉说着当年的旷世盛景。
那是我的圆明园啊! 曾经的“万园之王”,曾经的“人间天堂”。是凝固的音乐,是音乐的绝唱。是用黄金研成的水墨,泼洒出来的画卷,是绝世无双的瑰宝。
郭颖
可是,天堂被烧了,天堂着火了!三天三夜的大火,烟云笼罩的北京城,灼伤了四万万中国人的眼睛,也在历史的心口烙下了永不磨灭的伤痛。
雪山百灵
豪华的迷宫、抱红倚翠的回廊、杏花烟雨的庭院、黄金铸就的殿堂,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天堂的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放火的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郭颖
为什么!为什么?我泱泱华夏,物华天宝,四万万同胞,任人宰割?
雪山百灵
为什么!为什么?我堂堂中华,地大物博,四万万同胞,任人欺凌?
郭颖 雪山百灵
列强入侵,城下之盟,割地赔款,任人瓜分,屈辱啊!屈辱!血耻啊!血耻!我可怜的母亲,我受尽凌辱的母亲。
杨爱珍
因为,只因为,清王朝的腐败无能;闭关自守的农耕经济;没有先进的舰炮重器,没有指引四万万同胞团结抗敌的精英,没有一支保家卫国的军队。一种切肤之痛,国耻之恨,悠然而升。让人悲愤,心疼,惋惜,让人伤心,沉思,奋起。
知足常乐
在这一片残存的空间,依稀还浮动着王者之气,被洗劫一空的圆明园,灵魂尚存。你看,那劫后余生的石柱,昂然挺立,那是不屈的精神,那线条和花纹,风韵犹存,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废墟上的西洋楼遗址,宛如一只正在沉没的船,冥冥中一股神奇的力量将它托举。
徐玲
岁月流逝,石波依然,雕兵永驻,这一切看似都已凝固,却始终抹不去血与火的记忆。这曾经蒙受奇耻大辱的废墟,仰望青天,伤痕累累的汉白玉,闪动着清辉,半是悲愤,半是哀伤,更多的是在呐喊·····
思藤
在这一片宁静的废墟中,我把所思所想融进了残石之中,凝固成又一根擎天石柱,默默地和劫后余生的石柱站在一起。 痛心无济于事,无奈则更显悲凉。只有不忘国耻,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实现百年复兴!
全体合
看,一座无与伦比的圆明园/正在 建 成!
2024年7月12日于南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