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品酒
来济南工作之后,生活变得单调起来。少了原来朋友聚会的推杯换盏,多了现在沿街散步的自在清欢。尤其是晚饭后,踏着槐花飘香的路面,望着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闲云野鹤般的行走中,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这样的生活正是我所喜欢的。
但是,在济南,也在不经意中结交了一些真诚的朋友。大多是朋友的引荐,让我拥有了更多美好的相遇。
德厚酒业的总经理孙传洋,就是我最近结识的一位新朋友。
2024年7月9日下午7时,我在家已拌好了洋葱,热好了黄豆窝头,准备简单的晚餐后出去散步。这时,原驻济南招商办满主任给我打来电话,问我是否吃饭了?我说正想吃。他说,先别吃了,赶紧过来吧,我在中南名邸,过来品酒!
品酒?这让我好生奇怪。带着这种新奇,我来到位于皇家花园南邻的中南名邸。满主任已在楼下等我。进入这家居室,发现三个人正在厨房里忙碌着,那美味的飘香已盈满全屋。由于他们正沾着手,只是简单地跟我打了声招呼,让我和满主任先喝茶,说一会儿菜就做好。
坐在客厅里,小口啜饮着武夷岩茶中的珍品——大红袍,望着南侧阳台长势旺盛的绿植,感受主人营造的优雅环境,真是别有一番情调。
据满主任介绍,孙传洋是德厚酒业的总经理,在全国有很多分公司,身家几千万,有丰富的酿酒经验,同时对中医也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善于推拿、针灸等等。参与炒菜的是山东谌润律师事务所的李杰岩律师和市水务集团原财务总监张兰。这支厨师“团队”,级别可是够高的。
来到主人豪华的餐厅落座,一张古色古香的圆桌置于中央,几把古式老椅位列四周,而酒柜上放置着各种不同的白酒和红酒,体现主人的品味。
不一会儿,十个精制菜品次第端上桌来。分别是:酸辣土豆丝、香辣豆腐条、干煸腊肉、清炒苦瓜、爆炒藕片、洋葱鸡蛋、红烧五香茄子、清炒秋葵、红烧鲅鱼和爆炒猪肝。孙总说,这些菜都是按五行来做的,酸甜苦辣咸以及补蛋白的都有,对养生很有好处。其中的腊肉、火腿都是上乘的优质食材,而秋葵、茄子、苦瓜等蔬菜都是来自济南南部山区,是绿色无公害的,大家可以放心的吃。
说完之后,孙总在桌子中心摆上了四种德厚酒。之前,我喝过陈厚,但没有喝德厚。孙总介绍说,贵州德厚酒,始创于2017年3月,是一种酱香型白酒,受到所有客户的一致好评。这第一款酒是20年的,是古法酿、古法调、零添加的,最老的酒用20年的酒勾调而成的;第二款酒是30年的老酒,第三款是40年的老酒。第四款是50年的,就是最老的酒加50年的老酒给调的,当然它的基础酒口感更好一些,是普通酒无法比拟的。这种酒的特点就是喝了口腔内它的甜润度,口感,还有圆润度很好,喝进去之后香气增加,酒体骨感更强,舒服感更强,而且活血通络的效果比其他品牌的酒要更强一些,更好一些。
讲完后,孙总给我们准备了一种特制的小酒杯,上面有德厚的logo和24克镀金,非常精制。然后依次按20年、30年、40年、50年来慢慢细品。
首先要我们观酒之色。当纯正的德厚酒倒入酒杯半杯,再将酒杯举起,透过光线观察酒体颜色,感觉是那么清亮透明。而轻轻转动酒杯,让酒液挂满杯壁,酒液会在杯壁停留些许,足见德厚酒的成色。其次是闻酒之香。端杯置于鼻下,让酒杯靠近鼻尖,平稳吸气,去嗅闻酒液自然散发的香气,顿感酒香扑鼻,更能感受到德厚酒的灵魂与魅力。经过这两步之后,我们才来尝酒之味。轻抿一小口,让酒液从舌尖流到舌头两侧,直抵舌根,再缓慢地砸吧几下,让酒体铺满整个舌面,体验德厚酒的醇厚丰满和细腻柔和。再就是品酒之韵。缓慢饮下酒液,在感受酒体风格的同时,深深地往外呼出一口气,酒香就从口腔重新释放到鼻腔,竟闻到与初闻酒时不一样的香气,是那样的浓郁、悠长,让人感到舒适和享受。
当一杯一杯的美酒下肚,当一口一口的佳肴入胃,当德厚酒的酿造工艺的面纱慢慢被揭开,我们才深切的体验到,酒是时间与粮食酝酿的精华,是匠心与艺术碰撞的火花,更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而品酒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乐趣,它能领略酒中的真味,也能感受人生的况味。
在品酒的同时,孙总也将他的人生经历细述于我们,让我们也深深地为这位酿酒大师的励志故事所吸引。为了更好地传承德厚酱酒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孙总坚持所爱,执着奉献,经过数十年的奋斗,一路成为资深的酿酒大师;他遵循古法,融入新技,只为酿出更高品质的酱香型白酒,让人们都能品尝到德厚酒的醇厚酱香。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至深夜。虽然我们喝了不少酒,但没有那种微醉感,而是有一种更清爽的轻松。这时,孙总才告诉我们“真相”:这种德厚酒里边有29味中药,喝了之后对人体是大有裨益的。
最后,孙总说,酿酒需要传承,也需要不断的创新,需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尝试不同的酿造方式和配方,创造出独特的风味,让消费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味觉体验。
让我们相信,孙传洋总经理会继续精进酿酒技能,做德厚人,酿良心酒,为德厚酱酒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陈宜森,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退休前在济南市商河县法院负责宣传,2024年在济南市中法院从事法院宣传工作。有近千篇新闻及文学作品在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山东法制报刊登,著有作品集《天平追梦》《法庭故事》两部,获各级奖项一百余个。
